【六四三十】維園燭光不滅 天安門母親:溫暖我心、照亮艱難路程

撰文:勞顯亮
出版:更新:

1989年6月3日夜晚至6月4日凌晨,解放軍以子彈和坦克鎮壓學運,完成天安門廣場的清場。不少人在長安街成為槍下亡魂,死難者家屬組成天安門母親群體追究責任。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曾說,首筆捐款來自香港,張先玲和尤維潔受訪時,亦對香港心存感激,「維園的燭光溫暖我們的心,照亮我們艱難的路程」。她們坦言香港難與中國切割,中國沒有民主亦會影響香港的自由,希望港人能繼續發聲,守護自由的空氣。

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系列報道:尋記憶 思前路天安門母親追求「真相、賠償、問責」決心不變維園燭光不滅 天安門母親:溫暖我心、照亮艱難路程

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上)與發言人(尤維潔),守靈三十年來,堅持「真相、賠償、問責」三項要求。三十年過去,天安門城樓依舊掛着毛澤東肖像(中),遊客參觀時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羅君豪攝)

首筆捐款來自香港

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曾在訪問中提及群體收到的第一筆捐款來自香港,款項早年用作死難者子女的助學金,近年用於照顧年邁難屬的醫療和生活開支。「維園的燭光溫暖了我們的心,也照亮了我們艱難的路程,香港同胞的關懷和哀悼,我們深深表示感謝。」

提到香港,另一位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心存感激,亦理解近年部分年輕學生不參加支聯會舉辦的維園燭光晚會的原因。

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想起2014年雨傘運動時支聯會轉交給她的信,「信中的年輕人說沒忘記六四,只是不認同維園燭光晚會的方式,我們理解,沒什麼可批評的。」

「中國政局不變,香港遲早與內地一樣」

不過,張先玲提醒,香港的民主路難與中國切割,「(如果)中國的政治局面不改變,香港早晚跟我們一樣。」尤維潔希望香港人能繼續發聲,「我們是守靈人,守了三十年了,很痛苦,希望香港年輕人,在自由的情況下,能共同發聲。」

每年六四,香港維園都舉行燭光晚會,悼念死難者。每年都有家長帶同年幼子女參與。圖為2018年,六四29周年維園燭光悼念集會現場。(資料圖片 / 羅君豪攝)

香港有支援內地難屬的「天安門母親運動」,每年的籌款都會100%透過秘密途徑,轉交到天安門母親成員手中。做了十多年義工的鄺凱茵說,會定期在香港舉辦工作坊,或到學校開講座,向下一代講述六四的歷史和留住記憶,「除了宣傳,我們還會去學校,用不同形式推廣,令香港市民或外地來港旅客知道六四死難者家屬,在內地的遭遇和他們的訴求。在香港我們這班朋友覺得是責無旁貸,可以在相對能發聲的地方,讓他們的故事能夠被聽見。」

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義工鄺凱茵說,自己有責任讓六四難屬的故事能夠被聽見。(羅君豪攝)

上文節錄自2019年5月27日出版第164期《香港01周報》文章〈六四30年 尋記憶 思前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