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天安門四君子周舵反思激進革命文化:民主憲政路遙遙

撰文:勞顯亮
出版:更新:

1989年6月2日,周舵與劉曉波、侯德健、高新在天安門廣場見記者宣布絕食,四人後來被稱為「天安門廣場四君子」。6月4日凌晨,他與侯德健與戒嚴部隊軍官談判,讓最後留守的數千學生撤出廣場。六四後周舵被捕,關押近一年後獲釋,曾到美國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但他沒有如其他民運領袖一樣,流亡外國,而是決定回國。近年周舵不時在網上發表文章,內容涉及政治體制改革等敏感話題。他不贊同香港採取「違法達義」佔領中環的模式爭取民主,但被問到內地政治近年是否走回頭路,他說「這是最粗的紅線」,不能碰、不能答。

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系列報道:尋記憶 思前路天安門四君子周舵 難忘與軍官談判撤離廣場生死一線天安門四君子周舵反思激進革命文化:民主憲政路遙遙

天安門四君子周舵,堅決留在國內,研究政治改革的可能。但被問及近年民主路是否倒退時,他就說這是最粗的紅線,不能碰亦不能答。(羅君豪攝)

被扣上「操縱學運幕後黑手」帽子

六四後周舵被捕,關押近一年後獲釋,1992至1994年到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系擔任訪問學者,但他沒有如其他民運領袖一樣,流亡外國,而是決定回國。

「所有親戚都老淚縱橫勸我不要回去,我說我愛國啊。」周舵苦笑地說道,回國正因中華民族歷盡苦難坎坷,「肩上有責任,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些事情,讓民族不再重蹈歷史覆轍。」

審訊期間,周舵被扣上「操縱學運的幕後黑手」之名,他反問若背後有人操縱、有嚴密組織,事情不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回國後,他在持續被監控下,研究中國政治,「中國政治現代化不可能靠激進革命、三天兩晚就完成。只能一磚一瓦,做思想理論建設。」

周舵(左起)、劉曉波、侯德健、高新在1989年6月2日宣布絕食,被稱為「天安門四君子」。(支聯會提供)

不認同佔領中環 是激進黨文化所害

比較1989年的民主運動,以及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周舵有自己一番體會和看法。他直言不贊同採取「違法達義」佔領中環的模式爭取民主,更認為兩次運動中,學生領袖到後期難以控制群眾,示威現場愈趨激進,溫和聲音被認為是「叛徒」,這都與共產黨的激進文化並無二致,即堅決不妥協、不知進退。

「這是共產黨幾十年來向人灌輸的、激進革命的黨文化:革命英雄主義、往前衝、誰往後退就是叛徒軟骨頭。實際上共產黨自己並不是這樣,共產黨的策略非常靈活,只要能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可以使。」

周舵比較1989年天安門民運與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認為兩次運動中,學生領袖到後期難以控制群眾,示威現場愈趨激進。(支聯會提供圖片)

最粗的紅線 不能碰、不能答

近年周舵不時在網上發表文章,內容涉及政治體制改革等敏感話題,文章不僅僅在網上發表,周舵更曾稱有渠道讓中共的領導層看到。

他認為縱觀世界歷史,英美所代表的自由憲政模式成為現代化主流模式,但中國在1949年選擇了法俄式的激進革命模式,是走錯路,「從斯大林模式,怎麼走出來,走回自由憲政的英美道路,難度更大。」

記者緊接問,從1989年至今,或習近平上台後,是否又走回頭路,周舵如此回答:「這就是那條最粗的紅線,是不能碰的,所以這條問題我只能不回答了。」

天安門廣場每日都吸引大批遊客,但進場前都要經過嚴格安檢,與十年前相比相差甚遠,更遠比1980年代戒備森嚴。(羅君豪攝)

上文節錄自2019年5月27日出版第164期《香港01周報》文章〈六四30年 尋記憶 思前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