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匠相傳】姜氏三兄弟繼承舞獅祖業、推潮獅  曾被斥欺師滅祖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訪問姜氏金龍醒獅團,以為主理人是個銀髮白髻的老師傅,眼前卻是個一身潮牌運動服、噴上定型髮蠟的潮人教練。年僅39歲的姜偉池,10多歲已與兄長接手打理父親的武館。當年正值香港經濟起飛,乏人習武,武館式微瀕臨結業,三兄弟偏偏決意繼承祖業,繼承舞獅這門傳統技藝。
三個黃毛小子當年冒著被同門叔侄指責欺師滅祖的風險,堅持換上金色新獅頭比賽表演,銳意革新獅團。20多年過去,姜氏早已摘下多個世界獎牌,成為本地數一數二的醒獅團,商演邀約源源不絕。三兄弟近10年四處宣傳龍獅武藝,與品牌合作設計獅頭,與商場籌辦「潮獅」展覽。「潮師」姜偉池說要讓醒獅文化耳目一新,有些精神卻不能忘卻。
攝影:高仲明

父親師從周漢興辦武館 曾不欲兒子繼承

姜氏的師公周漢興早年已於廣州習武打出名堂,後來避難來港開辦武館,於唐樓天台教拳授徒。姜偉池的父親是其徒弟之一,在父親師父周漢興過身後參與打理武館,一直靠微薄的學費收入,及一眾師叔伯出資維繫。

時值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當時不少家長改讓子女學鋼琴畫畫,認為學功夫容易學壞,且無助升學就業。舊式武館乏人學武,難以再於商業社會營辦生存,姜父一度打算結束師父遺業。姜偉池說父親當時內心矛盾,「一方面當然想我們繼承,另一方面亦深知這世代很難再靠習武搵食,所以不欲我們兄弟接手。」

姜父覺得習武行內品流複雜,怕三子學壞,多年故意不讓他們接近武館。但家住武館對面,姜偉池兒時爬窗便能望見師叔兄舞獅練武。小孩子腦海裏,深深記得舞獅時鑼鼓喧天的畫面,並以小獅頭作玩具,與哥哥在家裏舞獅自娛。一個當獅頭、一個當獅尾,另一個打鼓,角色分配剛好。

葵涌工廈的武館牆上掛滿周氏武館師侄舊照,泛黃的黑白照中,不少都有師公周漢興的身影,多年後亦為徒子徒孫記得。

三兄弟無師自通學舞獅

不過,父親當年雖然師承師公周漢興,但教授徒弟也沒一套現代的訓練系統;姜偉池從父親身上所學不多,惟有多看師叔伯練習,模仿他們的姿勢步法。他每年最期待區內的天后誕,因為能夠名正言順走上街頭看醒獅表演,是「偷師」的好時機。

或許也有點天份,姜偉池與兄長自學很快便舞得有模有樣,他自言對此沉迷成癮,「那時真的玩到好癲,幾乎天天也舉著小獅頭舞來舞去,家裏任何像獅頭、有個手柄的物件,例如篩子,也會被我們取來練習。」姜偉池擺出一個舞動獅頭的動作。

黑獅頭對姜氏獅團來說,代表承繼師公驍勇善戰的精神,並有紅鬚毛,代表流血打勝仗歸來;多年前只有周氏武館有此獅頭專屬顏色和造型,獲紮獅廠特別製造。

世界賽奪標 重振武館名聲

接過父親的武館後,姜偉池自言初時與兄長其實沒有什麼繼承的想頭,「只是想玩,覺得舞獅好玩,舞完成整套動作之後,放下獅頭那刻,很有成功感。」三兄弟日夜苦練舞獅技藝,不斷參加各地醒獅比賽,希望先重振武館名聲。

姜氏醒獅隊終在1997年摘下本地比賽首個冠軍,亦陸續於世界賽事奪標。「但贏盡世界獎項,只得業內人認識有咩用?舞獅未廣受大眾認識,武館也一直只有寥寥數隊成員。」於是,三子決定要為武館開枝散葉。

姜偉池很早已帶領團隊四處參賽,16、17歲當上「師傅」開班授徒,之後的10多年青春都在耕耘醒獅志業,32歲退役,之後獅團其他成員依然屢獲獎項;2012年香港龍獅藝錦標賽,他們獲冠軍。(取自姜氏金龍醒獅團Facebook專頁)

辭職全身投入醒獅培訓

1997年大賽奪標後,姜偉池曾全職投身電影業,幫補武館的經費。小小的幕後崗位月入二萬多元,卻經常需要捱更抵夜趕戲工作,他無奈要放棄練習的時間。後來他自覺不應本末倒置,不願放棄志業,遂辭去副導演一職,向學校自薦,轉行當舞獅教練。新界一間小學以每月4,500元聘姜偉池入校教小學生舞獅,他一口答應,只想更多年輕人對醒獅有興趣。

但他發覺傳統龍獅武藝並沒專書記載,只靠師父口述傳授,自己如今無法清晰教出一套舞獅套路。「以前每個師兄弟學的招式未必相同,師父可能偏愛一個徒弟就教他多幾招。習武醒獅自古不像其他體育運動,設一個有效訓練系統。今天若有人走上武館想學醒獅,我們該先教他什麼呢?」

姜偉池自研的訓練課程,亦是獅團的安全守則。「醒獅不但在平地,還跳躍在梅花樁上,有一定危險,每個崗位一定要清楚其位置,保護樁上的成員,否則沒準則很易受傷。」
+14

自研教程 大量訓練獅團隊伍

姜偉池說舊式習武已不可行,「要這一代後生仔學紮馬紮兩個鐘、甚至一年,根本無可能,他們多沒甚耐性,學一兩個鐘就喊著要下課。」他與兄長於是自研教法,包括體能操練、基本功夫及不同技法,用於訓練更多獅團隊伍。「我全部傳授給我們的教練,他們再教授旗下的學員,成立多隊姜氏獅團小隊。」

與此同時,醒獅亦由街頭表演變成運動項目,愈來愈多大賽和評核準則。姜偉池先後考取國際教練和裁判的執照,獲更多學校認可入校開班。

直到今天,姜氏金龍醒獅團團員已遍佈上海、廣州、德國等地,單在香港就有數百名中小學學生。訪問這天周五傍晚,葵涌工廈的武館裏,一班小子在偌大的排練室舞獅打鼓,年紀最小的10歲孩子舉著小獅頭舞動,流利地向記者介紹步法姿勢。他的教練也不過25歲。

周五傍晚時分,姜氏醒獅隊如常聚首操練,年紀最小「昇B」僅十歲,練習前已熱情地舉著小獅頭舞動。旁邊同樣是年輕的臉孔。

創意設計獅頭 策展廣推公眾

眼見獅團發展得如此有規模,姜偉池卻說:「我冇一個使命要將醒獅發揚光大,我想玩好呢樣嘢(舞獅),我就只能夠諗點樣令佢好,所以嗰陣要諗一啲我覺得比較有型嘅嘢,將佢重新展現出嚟。」姜偉池認為即使團員增加,醒獅長久以來於公眾眼中,僅是「一閃而過」的表演,新年或喜慶場面之外,就沒多機會接觸。

他於是近10年落力將醒獅文化面向更多公眾。「我哋要一個運動唔死喇,係整個社會話畀你聽佢唔死,如果被社會淘汰呢,我哋幾鍾意嘅話都冇用呀。」

喜歡畫畫設計的他後來竟想到把獅頭重新設計,並廣邀藝人參與合作。2009年,他在旺角朗豪坊舉行首個醒獅設計展覽,商場借場策展之餘,更有葛民輝等明星和形象指導師等作品。不少品牌如adidas和猿人Bape,望見舞獅文化能如此前衛,不久也紛紛聯乘把品牌融入傳統獅頭圖案展出。

姜偉池說舞獅和嘻哈分別來自中西街頭文化,何不結合試玩?2003年他結合嘻哈舞蹈來舞獅,配合夜光獅頭令表演帶出新鮮感。

首獲運動品牌贊助出賽

那次「潮獅展」更促成adidas長期贊助和支持。姜偉池記得多年前與幾個隊員自行在運動衣縫上區旗布,就代表香港出賽。他多次想過:「世界各地的醒獅運動員都有政府或運動品牌的資助,為什麼香港代表就沒有呢?」

後來獅團獲adidas贊助比賽衣飾,三年前更主辦「adidas醒獅杯」,姜偉池說這對他而言,是莫大的成就。「不單是我們獅團得益,更是整個醒獅界。我們終於被一個運動品牌承認是一項運動,並贊助和舉辦賽事!」

在此之後,銅鑼灣時代廣場去年起也主辦「國際醒獅節」,讓多國的醒獅隊聚首香港砌磋交流。「我真的要很多謝這些品牌和大商場,也是我們武館事業的轉捩點。」姜偉池說。

數年前開始,運動品牌adidas支持主辦adidas盃世界醒獅邀請賽,亦對醒獅界為一大鼓舞。(取自姜氏金龍醒獅團Facebook專頁)

改用新款獅頭吸客邀商演

他回想當初繼承接管不久,三兄弟便擅自買來金色獅頭,盼改變獅團形象。首次亮相那天,立即被師叔伯訓斥此為欺師滅祖,膽敢取代師公祖傳、代表周氏武館驍勇善戰的黑獅頭。「我們當然不會忘本。但時代變遷,在一些喜慶場面舞動黑沉沉的獅頭,賓客或覺得不吉利。而其他武館也早已用上色彩繽紛的獅頭表演。」姜偉池與兄長覺得,一班師叔伯漸漸會明白為何武館要改用金色新獅頭。「這樣多年下來,武館發展至今天的成績,他們有目共睹。」

如今獅團有各款包括夜光和印有品牌圖案的獅頭,讓客人在新店開張、結婚喜慶等場合選用。姜氏獅團亦以醒獅商演為主要收入,一個農曆新年出演數百場,淡季每月也有固定有約20場邀請。「以前武館一年僅三幾次舞獅,多是畀面邀請者才表演,雙方沒酬勞回報,不像今天要報價、甚至競投表演機會這般商業化。」

姜氏醒獅團一班成員在天台排練舞獅,向記者示範步法姿勢。同一幕半世紀前於田灣的唐樓天台,師公周漢興也是如此操練徒弟,刻苦精神不變。

盼港人尊重醒獅 「是一項國技」

姜偉池不諱言今天舞獅表演說穿了就是一盤生意,「但無論獅頭設計怎變、有多少商業機會和獅團分支,我們都不會忘記師從周漢興,來自『周漢興龍獅總會』和『姜氏金龍醒獅團』的出身。」姜偉池字正腔圓讀出自己的名號。

他和一班教練在舞獅課堂裏,依然教學生武館的習武精神,學習師公面對挑戰也「剛強勇猛」;認為雖世代不同,但師公的精神不變。三兄弟亦如師公般「好打得」,把醒獅文化打入商界,令這頭獅由瀕危變為威震海外,不被時代淘汰。

兒時老師同學發現他習武的「身世」後,總是標籤取笑。「老師說:『大家小心呢個姜偉池,佢屋企開武館,唔慌好嘢』。」多年後,習武舞獅不如從前般惡名昭彰,卻恐快失傳。姜偉池希望港人欣賞醒獅文化,尊重每個舞獅師傅。「大家看他們在梅花樁上表演一分鐘,可能是學十年功夫苦練而成。每套動作招式背後也有意義,並非兒戲搞笑。醒獅是一項國技,在其他有華人國家或地區其實備受尊重。」

 

唱出一代時勢,聽見極緻工藝,10月24日,旺角麥花臣場館,張敬軒X泳兒X吳浩康X曾樂彤,【01眾樂廳 音匠相傳】音樂會隆重登場。

了解01會員換票詳情及音樂會最新消息,緊貼【01眾樂迷】facebook專頁,請按此

誰是下一接班人?姜偉池自言現階段沒想太多,「呢啲野講緣份,我只知道我而家做好個獅頭,等更多人認識,自然就有人會接,不一定姓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