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燭店由第三代傳人接手 最終目標︰半賣半送祭品助人鬼解心結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農曆七月,燒衣旺季,老一輩重視傳統習俗,祭祀禮節是否青黃不接?深水埗有間香燭紙紮店,家族經營逾廿載,傳到第三代的24歲阮梓成(Ken),賺錢圖利不在他的店。每天打開門做生意,他格價入貨,對抗香燭集團壟斷;還提供「全面」服務,像個另類醫生,燒衣祭祀是藥方,藥到病除,為人、為鬼,解心結。

每天清晨至晚上,Ken皆在店內打理生意,既是店主,亦是售貨員,工作一腳踢,與母親分擔工作。(黃永俊攝)
Ken熟悉祭祀習俗,應對不同客人,他在訪問重覆說了三次「要謙卑」,學習和了解不同人的風俗習慣。(黃永俊攝)

與時並進 四圍格價 打破紙紮大集團壟斷

農曆7月15傍晚,Ken的香燭紙紮店客似雲來,男女老少都有。人燒衣,我又燒,時節拜先人,鬼節化寶祭孤魂,誠心拜祭的人還在,香燭生意卻愈來愈難做。香燭紙紮小店近年陸續倒閉,Ken繼承家業,要繼續獻策,讓店舖掙扎求存。

大集團壟斷市場,連香燭店也不例外。「一些店兼做批發商,先以低價大量入貨,再以高價批發予小店,令小店利潤減少,無法競爭。」他唯有不斷格價,只選取各間供應商價格相宜的貨品,四處入貨,貨源自十多間。

近年傳統香燭紙紮行業難做,不少店舖結業,Ken接手打理家業,也設法維持生意,方便街坊熟客。(黃永俊攝)

上世紀80年代香燭店曾兼賣糧油,至今天出售各款傳統時節用品,中秋賣燈籠,新年賣賀年裝飾,做這行,就要隨時節應變營業。今時今日香港講求服務態度和質量,Ken的店如是,他細心檢查貨品,香燭要點得着,祭品套裝要執齊,因稍有錯失,會令使用的人誤以為惡兆。

 

Ken的店由叔父廿多年前開業,經歷三代。自言不愛讀書的他,當年一邊讀高級文憑課程,一邊兼職售貨員。每隔數個月,賺夠本,便環遊世界,「想用見識彌補知識」,至身心想安定下來,決定接手打理家族這香燭紙紮店。

除了售賣時令貨品,香燭店內還有神像和風水等用品,方便客人。(黃永俊攝)
紙紮香燭品掛滿店面,Ken視為「戶外廣告」,過時過節,提醒老人家和路過的人,需要購買祭品。(黃永俊攝)

母親「半賣半送」營商  兒子初反對後領悟

他與母親共同經營已一年,兩代人生意觀各有不同,母親有時加送衣紙,半賣半送,或「計平啲」。「咁樣做生意,我們咪蝕!?」,從前他在大企業打工,利潤至上;回到家裏的店,眼見阿媽的營商手法,他形容「衝擊好大。」

香燭店就在深水埗,在明哥(陳灼明)的良心飯堂「北河同行」新址旁。舊區的街坊、熟客重人情,Ken沒想到:「平一、兩蚊給客人,他們轉個頭,回送我們很多生果、食物。」小小的香燭店,仍像昔日的街坊小店,會幫忙暫託小孩,長者每天來搭訕「打牙骹」;又有些顧客搬到別區後,定期回來光顧,清明、重陽、鬼節前夕到小店聚舊,「我們最後想如明哥一樣,半賣半送,仍能維持生意。」

Ken通曉祭祀文化,為客人逐一解釋禮節祭品,替他們執合適的衣包。(黃永俊攝)

Ken這份家業,對年輕一代來說,或有點古老而陌生。祭祀知識是傳統智慧,有客人初來光顧說:「『o靚』仔你識乜呀?」店主回一句:「你唔講,點知我唔識?」好難想像,眼前的黃毛小子是店主,竟然有問必答,或主動了解別人的家鄉習俗,熟習各項祭祀禮儀。

在深水埗這舊區,香燭店確有生存空間,Ken解釋,不少長者和內地新移民,皆重視中國傳統習俗,也多從事建築、地盤的客人,動工前會拜拜神。

紙錢圖案不同,人像、動物盡有,在Ken眼中,充滿特色,又覺得祭品與時並進,好有新意。(黃永俊攝)

客人祭祀多因心中鬱結  賣紙紮兼當心理醫生
 
來光顧的人都相信鬼神,自認為遇見千奇百怪之事,心有不安,就來買元寶蠟燭,化寶燒衣。Ken自覺是另類醫生,客人以為燒衣愈多愈好,要求執一袋二袋,他會老實問個究竟。說到底,似乎是關乎心中鬱結,多於外在鬼神。
 
例如有些人來保家宅安寧,難對親人啟齒的家事與感受,先在香燭店抒解。又有個母親懷疑兒子撞鬼,終日在家打機,丈夫為此吵罵泄不滿,原由或是一家三口欠溝通,互不諒解。「當然可以拜神燒衣,但我會提議一些解決方法,讓他們以實際行動化解。」

Ken笑道,自己有時像心理輔導多於賣香燭。但當聽過無數「顯靈」的故事,對於神靈鬼魂,他又深信不疑。「嫲嫲過身後,我常燒好多衣紙、頌經給她,不知她會否收到,哪怕機會參半,我都會這樣做。因為若先人真的因此受益,我會好開心,心靈滿足。」

今年七月十四,他燒多了街衣,對孤魂野鬼說:你們有衣有食,原諒人間怨事,早日往生。「鬼像人一樣,也有心結未解,才未能往生,所以與鬼說話,也要講道理來化解。」

為減輕母親工作量,Ken一年前選擇全職顧店,打理家族生意。(黃永俊攝)

「香港制度法治和傳統祭祀文化並存」

常言神鬼之事非精密科學,港人時而跟隨西方思維,仰賴科學計量;時而卻迷信風水運情,遵照中國傳統習俗。「若在大陸,可能怕是呃神騙鬼,但正是在香港,有制度和法治,祭祀文化卻能存在,才顯得它的價值和意義。」大概在社會高速發展背後,人們求日子心安,祭祖拜神是為填補人心靈的一塊。

不過,實際地說,當年輕一代不再光顧,香燭店也命不久矣。Ken樂觀說,「祭祀沒有斷層,其實很多年輕人都想燒衣拜神,走到店內,無從入手,我會為他們解釋和預備祭品,當他們知道背後意思,便會成為常客,一直光顧。」

Ken每天清晨回到店裏,負責開檔,至晚上打烊,收拾店面。(黃永俊攝)
每晚店面打烊,Ken與母親皆留在店內點貨,或包裝紙錢,預備翌日營業的工作。 (黃永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