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夏寶龍重磅講話 政府、建制何以諱莫如深?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三中全會閉幕後,23日會見率團訪京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希望香港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爲;又指對于面臨内外環境深刻變化的香港來說,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中央再次公開呼籲香港要改革,但奇怪的是政府與建制派對此重大議題諱莫如深。

夏寶龍(右)會見陳茂波時,強調香港要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政府新聞處)

作為與夏寶龍見面的最高級官員,陳茂波在訪京行程結束後,透過新聞處發稿指:「今次率領金融體系的主要負責人訪京,拜會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加深了我們對三中全會精神的領會,讓我們更好部署和推動香港拼經濟、促發展的工作」及「「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行政長官的帶領下,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以赴,以紮實的工作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積極求變創新,推動香港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不斷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也為自身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新聞稿並未交代他或其他成員如何理解夏寶龍提出的「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究竟要如何改革、哪方面要改革、具體又如何推動改革等。

陳茂波(中)返港後,暫時也未有公開回應夏寶龍提出香港改革的談話(馮子健攝)

陳茂波未回應如何理解夏寶龍講話

陳茂波星期四(24日)晚返抵香港後,今日(26日)下午出席一個研討會,記者追問他如何理解夏寶龍指香港要改革的發言時,陳面帶微笑向記者區揮手說「ByeBye」,然後步入升降機及離去。

本港政圈鮮有詳細談及香港的改革(資料圖片)

傾向講機遇 鮮少談改革

至於立法會的主要政黨也未有就此番改革言論作公開回應。《香港01》記者曾主動聯絡部分立法會議員,綜合而言,他們主要認為是指政府要更積極作為,招商引資,但在更好配合國家發展、匯聚人才方面,需要更積極推動。即使用上「改革」字眼,提出的也不離精簡流程、盡量減少行政程序等,未觸及根本性制度改。

而仔細分析政府和建制派熱熾回應三中全會閉幕後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發言,他們普遍聚焦於感謝中央對香港的關顧、香港作為內地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應牢牢把握國家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所帶來的重大機遇,繼續發揮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等。簡而言之,均未有觸及香港自身問題與改革。

是否再一次反映中央與香港之間存在認知上的落差?「改革」二字,在本港何以如此難於啟齒?

二十屆三中全會。(新華社)

制度性改革牽涉範圍廣 須深思熟慮

點出夏寶龍是要求特區政府呼應三中全會的精神,拿出勇氣、膽識和創新精神推動制度性的改革的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大家的「不反應」是因為認同,又相信各方人士包括政府官員鮮有仔細論述,可能因為不敢貿然公開就夏寶龍要求的制度性改革作演繹或解說,畢竟今次所指的「改革」是結合三中全會精神的「制度性的改革」,牽涉的不是單一的範疇。以土地供應為例,要增加供應,不止只談加快和精簡規劃、審批程序等,還有政府收地能否更進取?郊野公園邊陲用地又能否徵用?禁區土地又是否要開放使用?涉及的已不限於土地政策,還有保育政策、財政和保安等範疇。

他又指,香港的市場是否存在壟斷,若要打破壟斷又要採取甚麼措施?教育是否有不平均情況,影響基層兒童上流?要解決貧富懸殊,至少涉及福利制度與稅制問題等,不能只簡單拋出「改革」旗號,必須提出經深思熟慮,實際可行的方案。

劉兆佳指夏寶龍鼓勵港府放膽去做改革,勿怕得罪既得利益集團。(黃寶瑩攝)

劉兆佳:勿害怕得罪既得利益集團

至於中央很早之前已要求香港要改革,如今夏寶龍再次發言,是否意味本港的改革進展太慢?劉兆佳認為改革已有進展,他舉例過去奉行大市場、小政府政策,而本屆政府已推出「搶人才」、「搶企業」措施,打破過去不干預模式,但當然力度可以更大、觸及面可以更寬廣,夏寶龍今次的講話是為本港的改革「撐腰」,著政府放膽去做。

勿害怕得罪既得利益集團,要以香港人的利益為依歸。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至於會否正因為「勿害怕得罪既得利益集團」,導致「改革」二字變成「忌諱」,抑或政府終累積足夠的勇氣推進改革,可能最快待至十月才能揭盅。特首李家超正就期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進行諮詢,政府一般不會在此之前提出任何重大的制度性改革建議,且看屆時李家超會否就「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交出答卷。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