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平穩健康 喜見房住不炒 撤辣決定非常正確 樓市升跌預期之中

撰文:蔡志忠
出版:更新:

「樓市三個月見真章!」這是筆者在今年3月中撰寫文章所指出的重點見解。當時是港府宣布樓市全面撤辣後的三個星期左右,樓市交投大幅攀升,新樓成交急升超過10倍,市場態度出現180度轉彎,因為沒有人想得到港府會全面撤辣,坊間的預測頂多只是減一半辣而已。對於港府這個果斷英明的決定,筆者當然表示讚賞。市場立刻由悲觀轉為樂觀,幾乎所有樓市專家均預測今年樓價有5%至15%的升幅。

當時的筆者並沒有與市場持同樣看法,堅持今年樓價只會上落5%左右,理由是樓市仍然供過於求。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今年的新樓落成量高達22,300伙,供應量為近20年新高,明年也將進一步攀升至25,500個新樓入伙,而未來3至4年的潛在新樓供應量有112,000個。盡管新盤在2月份撤辣後的3個月沽出了約7,300伙,創出了新高,也帶來了驚喜,但是要消化以上龐大的數字又談何容易呢?

筆者比較幸運 預測常符合預期

我是屬於比較幸運的一個,多年來對樓市的預測幾乎都能符合預期。不愛撰寫譁衆取寵的文章,沒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言論,一貫忠於事實的報導和中庸之道的作風,倒也開始慢慢受到讀者歡迎。我們正處於一個大時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使我們這些從事傳統行業者無所適從,因此更應該採取穩健作風,對後市要持審慎樂觀態度。

近來樓市成交放緩,外界又轉趨看淡,筆者反而認為不必過於擔心。樓市全面撤辣,自然會吸引大量購買力進場,尤其是那些變得不用支付額外印花稅的內地優才和專才。當時「樓市三個月見真章」的意思,就是形容樓市三個月後將回歸平淡,這可不是馬後炮。不出筆者所料,地產商求量不求價,繼續減價促銷,一方面讓資金盡快回籠,另一方面讓產業鏈繼續滾動,可謂一舉多得。至於後市將如何發展?筆者覺得是好淡爭持的局面,市場會有創新高的新樓成交,也會有創新低的銀主盤成交,慶幸的是,炒風沒有再次出現,香港真正進入「房住不炒」的新局面。

好淡爭持 變幻是永恆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外資對香港的觀點自然也必須重視,有人看好有人看淡十分正常。近期「香港玩完」的言論使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一舉成名,他指香港經濟正面對 3 大挑戰:(1)經濟基礎正在削弱;(2)中美關係日趨緊張正影響香港;(3)正喪失政治自主權。說來說去就是政治影響了經濟,言論其實屬於老生常談,沒有新意,反而是其出位言辭讓他的名字變得街知巷聞。

另一位更有知名度的投資專家、「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 Mobius)則相信「香港仍未玩完」,並聲稱對現時圍繞香港的悲觀情緒感到驚訝。他在上周訪港期間,與多位商界人士會面後指出,香港營商環境的基本精神仍然活躍,「我看到了同樣的忙碌、同樣的野心和同樣的成功決心。」不過他同時也警告:「如果不與時俱進,香港就有被拋在後面的風險,」

麥樸思看好香港,我們更加要相信香港。南金融、北創科並駕齊驅,通過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擁抱創新科技和AI技術,來配合中國雄心勃勃的鴻圖偉略,也更加鞏固香港作為中國通往世界的橋樑作用。未來的日子,不管要面對多少困難,無論將面臨甚麼變化,香港都會一直蛻變創新,勇往直前,成就另一個輝煌,因為變幻就是永恆!

【財經專欄】蔡志忠|亞洲地產創辦人、港區省級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

從事地產行業近38年,擁有豐富的工商舖投資經驗。集團旗下企業包括財務、飲食、百貨商店、超市、迷你倉、共享工作間等等,業務多元化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