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改革開放、一條心招商引資 借鑑內地經驗、香港方可成功

撰文:蔡志忠
出版:更新:

筆者是內地省級政協委員,在過去二十幾年的委員生涯中,每年都要回內地開會至少一至兩次。大家别以為當政協委員是吃吃喝喝識朋友,其實不然,作為委員要履職盡責,要有建樹和貢獻,每次開會還要遽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等,而內地政府也非常重視這些建議,並會進一步加以落實,本人撰寫的提案就曾經被全國政協採納。內地改革開放四十幾年,一向貫徹「走出去,引進來」的方針,全力對外招商引資,我們共同見證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相信這些年內地經濟得以突飛猛進,少不了政協委員的功勞。

正如近期内地三十幾個省市領導訪港,與各自負責的省市相關人士召開交流座談會,討論的都是如何提振中港兩地經濟,他們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視,非常值得港府學習。時代已經不同,內地政府官員很淸楚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希望借助香港這個對外窗口,幫助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發展,例如進行IPO融資、推廣科研公司、推介醫藥產品和新能源產業等,也不斷召開招商引資大會,將有實力的財團引進中國,這些做法也很值得香港借鏡。連日來內地領導與委員們會面,別以為他們天天都在講政治,更重要的是要如何發展經濟。領導更親自來探訪香港委員們的企業,關心委員的工作與生活,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意見。

這是拼經濟的年代,中國幾十年來經濟高速度發展並非偶然,今年預期GDP也有逾5%的增長,大家可以說中國經濟基數比較低,所以增長的幅度容易比較大一點,說法雖然也沒錯,但是如果以深圳上海為例,為何他們已是先進城市,GDP仍然可以大幅提升?這一點香港需要認真檢討。就如為實施14年的「樓市辣招」撤辣,早幾年前就應該做了,為何要爭議這麼久才撤?別總是宣稱以辣招捆綁樓市成交就能壓低樓價,讓未買樓者上車,事實證明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樓市的升與跌是以經濟好不好為基礎,經濟周期向下,人們的收入減少,樓價自然缺乏動力。撤銷辣招為樓市鬆綁,只是增加市場交投量,幫助整個產業鏈,不會讓樓價上升。樓市是經濟重要支柱,施政應該以香港整體的利益為重,不應以個人的民望為先。

5年前大刀闊斧施政 不會讓競爭對手拋離

雖然說撤辣是遲來的春天,但也支援了疲弱的經濟,幫助中小企業暫時鬆一口氣。住宅市場總算穩定下來,斷供比率只有0.06%,仍屬於輕微數字;不過工商市場就已經遲了,今年工商物業壞帳比例會擴大,一個物業淪為銀主盤,並非只是銀行金融的問題,也是一個家庭出現經濟困難的問題,更代表一家公司(可能是大公司)將有機會倒閉的問題,影響更多的當然還有一衆打工階層。所以為什麼外界一直苦口婆心要求盡快撤辣,就是不想樓市病入膏肓而失救,從而拖累各行各業,影響香港整體經濟發展。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需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外商對香港的觀感必須重視。今天樓市已全面撤辣,股市也有所回升,然而某些外資行近日仍然看淡樓市前景,他們認為香港撤辣為時已晚,樓市成交量短暫反彈之後,終將回歸平靜。原因是幾年來香港經濟嚴重內傷,雖然多項吸引人才計劃彌補了部分資金和人才的流失,但是工商市場缺乏新公司進駐,也沒有新資金投入,前景未許樂觀。筆者雖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但我認為執政者必須有所警惕和作出檢討。有人說如果香港早5年大刀闊斧引進外資和人才,大膽推出金融改革措施,早5年為樓市撤辣,經濟一定比現在好很多,就不至於今天讓競爭對手拋離。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財經專欄】蔡志忠|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從事地產行業近38年,擁有豐富的工商舖投資經驗。集團旗下企業包括財務、飲食、百貨商店、超市、迷你倉、共享工作間等等,業務多元化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