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為何選沃爾茲做副手?|專家有話說
8月6日,美國副總統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哈里斯)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在考慮了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夏皮羅(Josh Shapiro)、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凱利(Mark Kelly)等數位民主黨人後,正式宣佈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Tim Walz)作為其副總統候選人,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
作者: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杜志遠
鑒於此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選擇了萬斯作為其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此次選擇沃爾茲具有針鋒相對之意,標誌着美國政治走向的一個分水嶺。特朗普和賀錦麗分別選擇萬斯和沃爾茲作為其副手參與總統競選,不僅僅體現出黨派執政的差異,更反映了「傳統老爸」(草原進步派、自由派)與「叛逆孩子」(極右翼、保守派)在歷史時刻的對決。
(一)沃爾茲的謙遜和藹可親與其他競爭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他的溫和立場也顯得更加安全。在經過對十幾位競爭者的篩選後,最終進入角逐名單的有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夏皮羅和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凱利。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夏皮羅精明強幹且雄心勃勃,而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凱利則具有正直的軍人風範。然而,賀錦麗經過慎重考慮後認為沃爾茲是最安全的選擇。夏皮羅因批評親巴勒斯坦抗議者並支持使用公共資金創辦私立學校,引起了民主黨主要選民的反對。如果選擇夏皮羅,可能會重新引發黨內分歧。相較而言,沃爾茲則具有傳統價值觀,同時推動了黨內進步派人士所喜愛的立法計畫。雖然他對加沙戰爭的看法與國會民主黨主流人士一致,但他也支持並理解大學示威者對加沙戰爭受難者的同情。沃爾茲有助於賀錦麗政府脫離拜登政府「以色列優先政策」和「永遠是中東的政策」。
(二)賀錦麗選擇沃爾茲作為副手,與特朗普選擇出身「鏽帶」小城的萬斯如出一轍,旨在吸引美國中部及農村地區選票。一是沃爾茲的加入也有助於加強對「樞紐縣」的爭取。「樞紐縣」由全國大約200個縣組成,這些縣在2016 年轉投特朗普之前曾兩次投票支持奧巴馬。其中80多個地方集中在四個州:伊利諾伊州、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這些縣的白人更多、更不富裕、受教育程度更低、人口更少,且以農村或小城鎮為主,是民主黨近年來選票流失的重災區。美國專家勞裡克·亨尼頓認為,選擇沃爾茲可以讓對民主黨敵意較強的美國農村地區安心。二是選擇沃爾茲能幫助賀錦麗擺脫共和黨所代表的大城市/沿海精英主義標籤。民主黨一直被稱為「豪華轎車自由派」和「喝拿鐵的自由派」,與工薪階層白人選民的聯繫在特朗普時代進一步削弱。沃爾茲提供了與這些選民溝通的路線圖,表達方式更加真實。
(三)沃爾茲不僅懂得如何在保守派地區以民主黨人的身份獲勝,還善於向持懷疑態度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捍衛和推銷進步政策。儘管沃爾茲的知名度遠低於因自傳《絕望者之歌》而早在2016年聲名大噪的萬斯,但他在2006年成功當選為傳統傾向共和黨的明尼蘇達州第一選區國會議員,證明了他可以贏得鄉村地區的共和黨選民的支援。在接下來的12年裏,他一直擔任眾議員,並在這期間證明了自己能夠以溫和派和獨立選民能夠理解的方式捍衛進步法案。這也是賀錦麗選擇沃爾茲的核心原因。沃爾茲創造的「模式」不僅讓民主黨人感到高興,也讓右翼的許多人感到威脅。此外,沃爾茲的價值在於能夠削弱競爭激烈州中的農村共和黨優勢,樹立與全國民主黨傳統形象和進步政策資訊不一致的形象。他能夠與那些原本不關注民主黨的選民進行對話,這使他在攻擊特朗普方面特別有效。如果沃爾茲能夠在非大都市地區贏得共和黨選票,即便只是取得一點成功,他都會為賀錦麗提供巨大的幫助。這種策略曾是奧巴馬成功的關鍵——削減共和黨在優勢地區的壓倒性百分比——也是2020年拜登獲勝的模式之一,當時拜登在美國農村的表現略勝於克林頓。
(四)沃爾茲與賀錦麗兩人政治主張高度契合,沃爾茲被譽為忠誠的民主黨人。擔任明尼蘇達州州長期間,沃爾茲大幅擴大勞工權利,推出新的帶薪家庭和醫療假制度,保護墮胎和LGBT權利,實現娛樂性大麻合法化,恢復重罪犯的投票權,實行全民免費學校早餐和午餐,推動中產階級減稅,並提出爭取在2040年前實現該州的清潔能源目標。此外,沃爾茲重視個人自由和公共教育,強調發展清潔能源經濟。這些都與賀錦麗的競選主張相一致,也與主流民主黨立場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