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塞: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反對「人道主義馬克思」
「保衛馬克思」的信念
路易.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這所大學是很多當代法國哲人的搖籃。他於1940年被召入伍,期間曾被德軍俘虜,回國後完成碩士論文,於1948年加入法國共產黨,而這個決定對於他的思想來說,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當時法國共產黨正被一股「官僚式的馬克思主義」籠罩, 一邊是史太林的教條主義,一邊是馬克思式人道主義。阿圖塞最廣為人知的著作《保衛馬克思》(Pour Marx/For Marx),正是針對當時法國共產黨思想的抨擊。
阿圖塞在《保衛馬克思》中試圖將各國的馬克主義實踐整合,提出一套解救方法。他甚至視毛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唯一出路,又對中國文化大革命提出異於常人、採取傾向辯護的態度,而忽視流行的將之視為「十年浩劫」的批評。這點使他差點被法國共產黨退黨,也是頗為後人詬病之處。
據說阿圖塞十分關懷自己的學生,而他的學生大多成為當代法國哲學界的重要人物,例如著名的哲學家巴迪歐(Alain Badiou)、洪席耶(Jacques Ranciere)、巴里巴(Étienne Balibar)與馬舍雷(Pierre Macherey)。
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
阿圖塞並不認同馬克思青年時期的思想,尤其《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述的。他認為到了後期馬克思的著作,即《資本論》,才採取科學的理論方法,阿圖塞尤其強調這個科學面向。
「意識形態(ideology)」於今天是一個常用的術語,阿圖塞亦是為之奠定理論的重要一員。早期當「ideology」一詞被提出來時,它本來指的是一套對於意念(idea)的學問(logic),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才將「意識形態」這詞跟政治與生產關係連結起來。而到1969年阿圖塞的〈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才將意識形態理論套用到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社會、文化、宗教、教育、家庭層面等,他以結構主義闡明了當中的再生產(re-production)的關係。
反對「人道主義馬克思」
二次大戰後,存在主義在法國佔據著主流的地位,存在主義強調個體的自由選擇和行動。這反映在政治上,存在主義思想家例如沙特,便積極鼓勵個人要「介入」(engagement)政治和社會,希望可以解放在資本主義底下慘遭異化(alienation)、被制約的個體。由於存在主義始終把焦點放在人的解放,所以當時存在主義被認為是一種人道主義(humanism)。而由於沙特晚年熱衷於馬克思主義,甚至曾經說馬克思主義可能是最不可能被超越的哲學,所以沙特存在主義式的馬克思主義又跟西方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盧卡奇(György Lukács)的思想大有合流之勢,在法國形成一股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式人道主義,一時之間,不少存在主義哲學家、天主教徒等都在談論馬克思主義如何關注個人,帶領人們解放自己和重新發現自己的本質等等。
阿圖塞很快就發現,過份強調人的解放、人的本質的重新發現、解放與佔有等面向,很容易使馬克思主義滑入抽象的唯心主義,因為這標示著人們要談論抽象的人的本質,但對於何謂人的本質根本是眾說紛紜:存在主義者認為是自由,基督教徒認為人是上帝的肖像,理性主義者認為是理性。阿圖塞拒絕這些對人的抽象規定,他指出馬克思偉大的洞見是:不再由人出發去解釋人,而是由人以外,構成人的各種物質的條件和社會的關係出發來解釋人。所以,對於馬克思而言,要探討甚麼是人,就要越出人之外,到人的社會條件和這些社會條件所組成的結構出發。因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提出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等重要概念,以此來解釋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馬克思認為,要理解人,一定要把人置於社會之內來考察,所以他提出︰一個人無非是他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例如若有人問你是誰,你會回答你是某人的父親、某公司的員工等等。若然離開了所有社會關係,你就根本不能設想自己是甚麼。如此說來,一個人就是他受到整個社會結構所指派到的那個位置。以學生為例,「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社會位置,任何人處於這個位置,就可以宣稱自己的是學生,進而言之,社會關係保證了一個人的身份定位。阿圖塞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社會觀點,對一切人道主義對人所作出的抽象的、甚至是近乎空想的規定作出了有力的批駁:人的社會位置和社會屬性比起上述所謂自由、理性、良知等抽象的規定來得更具體。
阿圖塞的第一與第二次死亡
哲學家的私生活總是比他們的學術更引人關注。阿圖塞在1985年的回憶錄中,提及一件令他「死亡」的事——1980年的殺妻事件。不少評論認為阿圖塞一直以來處於精神不穩定的狀況,1980年因殺妻事件才受到正視。殺妻後,他因精神崩潰而無法進入司法程序,以至審判最後無法進行,最終被駁回。那次的殺人事件,似乎是阿圖塞在毫無自覺下造成的。人們稱1980年是阿圖塞的「第一次死亡」,因為他在這事件後淡出了學術界,在精神病院受監護。到他1990年正式去世時,才是他的「第二次死亡」。雖然他於「第一次死亡」後淡出,但他學術影響力一直不減,多年來他的作品仍不斷被翻印、再版,更有人整理並發行他翻前未出版的講義。
雖說他的生平總籠罩著一種不穩定性,然而,他膝下弟子卻成為了思想界的巔峰,包括傅柯、德希達、洪席耶、米勒、塞荷、巴迪歐等等,他的哲學思想影響了整整一代的大師們。
延伸閱讀——阿圖塞的幽靈:回顧阿氏的意識形態理論遺產|方川明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