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悖論性是理解《資本論》的核心 但卻最為人所忽略

撰文:葉雯德
出版:更新:

對馬克思的接受和理解,可以說是世界政局變化的其中一個徵兆。二十多年前,當金融風暴導致亞洲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崩潰時,新自由主義仍然是西方發達社會的主流論述和經濟指導原則,那時候人們仍然有意識地、熱衷地討論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劣,當然結論仍然是一樣的:資本主義符合人的自私和競爭天性,所以比社會主義優勝得多;共產主義國家的失敗也就是因為逆反人性,而馬克思不過是這種共產主義狂想的總結者,連被反駁的地位都沒有。今天我們已經很少聽到這種言說方式了,現在我們討論的不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優劣問題,而是民主自由與專制獨裁之間的善惡問題——曾經佔據人們頭腦的討論雖然淺薄,但起碼仍然運用制度性和社會性的觀念,而今天我們已經把問題轉成道德性的觀念。這種意識內容的轉變是一種徵兆,只是這種徵兆反映了世界政局的什麼體質變化,我們仍然不能對此一目了然。但伴隨這種徵兆的還有這些現象: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立關係已經被懸置了,再沒有一個國家採用這個「冷戰框架」,但與此同時,馬克思思想所受到的高度關注,甚至可以說超越了冷戰時代,即使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者和一般市民,也都嘗試閱讀《資本論》。

馬克思: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在2008年再次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時,《資本論》(中文翻譯版三卷合共二百五十多萬字)更成為了暢銷著作。不少馬克思學者也因此發了危機財,甚至揚言馬克思的時代要到來了——這當然沒有發生,人們拿起《資本論》不過是想在危機中找到一些解釋,而不是想要超越資本主義甚至組織革命。雖然這種危機引起的潮流並沒有引起什麼馬克思主義復興,但這種尋找解釋的心態實在是正常不過,連馬克思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也是對全球危機所作的回應。1857年,首先在美國發生的財政失效,後來席捲成歐美之間的貿易危機,是歷史上首個全球性的金融恐慌,馬克思為此見證了資本主義系統的內在崩潰,因而寫成《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試圖提出一個新的框架來理解資本運作。

托馬・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衛城)

緊接著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是歐美各個的連年戰爭:美國爆發了南北內戰,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後,以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為目標開始發動對丹麥和奧地利的戰事;在大國交戰之間,馬克思及其同志們也創立了國際工人聯合會。但在這段局勢不斷發展的時期中,馬克思並沒有停止理論創作,他擴充了《批判》的理論框架,加入了很多新的研究資料,寫成了第一卷《資本論》(1867)。在第一卷《資本論》出版之後幾年,普法戰爭爆發,法蘭西第二帝國被國內資產階級推翻,巴黎市民為了抵抗資本家的統治和普魯士軍的入侵,成立了史上第一個以工人為主體的政權「巴黎公社」,馬克思立刻將精力投入到對公社的分析和辯護上,寫成了《法蘭西內戰》(1871)。政局的急速變化,以及身體的不斷變差,卻使得馬克思無法完成第二卷《資本論》的出版計劃。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Penguin Books)

《資本論》所涉及的主題非常豐富,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獨立出來大造文章。在此我們無法簡要而精準地陳列馬克思對資本運作的描述,但是我們可以抽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獨特的思維角度。馬克思並不是哲學家,他事實上更願意自居為反哲學,所以他也不像傳統哲學家那樣直白表示過自己的方法論和邏輯學,但單是從《資本論》來看,他的論述邏輯是一致的。這種論述或者可以被稱為「唯物史觀」、「辯證法」,但馬克思自己用過的詞已經被後世不斷洗白,面目全非,我們難以望文生義。因此我們需要演示馬克思思考問題的方式,而不能只將他用過的術語重組一次。這個思維方式當然能夠將馬克思與國民經濟學區分出來,而且也將馬克思和庸俗馬克思主義者,或者是所謂左翼區分開。

初版《資本論》首頁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分析了資本—貨幣—商品—勞動力之間的交換過程及其中的每項要素。儘管馬克思的分析有很多獨創性,但他並沒有將資本交換過程本身說成是無人能解,直到他才能準確分析的東西。即便像是商品價值的實質是勞動力這一點,也是由國民經濟學家李嘉圖首先提出的。唯獨在兩個部分,馬克思都用了「秘密」一詞:〈第一章,4.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以及〈第二十四章,1.原始積累的秘密〉。在這裡我們著重談論資本主義起源與原始積累的問題。

商品背後的秘密:馬克思講的「商品拜物教」到底是什麼?|方川明

資本交換過程這個運動是循環的,無始無終,但它又不是人類歷史恆常出現的活動。這就是資本主義的起源問題引起神秘性的原因:資本的運動是內在自足和邏輯性的,但它的存在卻是不自足和歷史性的。為了解釋這個循環的運動如何出現,政治經濟學家相信第一筆資本來自古代精英的節儉勤奮,這就是所謂原始積累理論。但這個解釋只是抽取了資本運動的其中一個元素來包涵整個資本運動,在邏輯上就已經有漏洞。然而,當馬克思在解釋資本主義起源的時候,他並不是在資本交換過程中選取另一些元素來反駁政治經濟學家,因為很明顯,說勞動力先出現,還是說資本先出現,其實都只是以這個運動的部分來解釋全體。馬克思做得更徹底,他在資本運動之上看到另一個運動:階級鬥爭和社會分裂。

記黑格爾誕辰250週年:關於他的時代、生平與哲學概念的9個知識

說起階級鬥爭,人們通常想到那種白熱化的暴力衝突,但事實上階級鬥爭的核心並不在於肢體上或意識上的交戰,而在於財產的分裂:無產者並不是人類的自然狀態,在資本主義之前,人類都是與其所處的自然結合,個人與其所處的社群也是連成一體的。無產者,即抽離於生產資料的人,是異化和分裂的結果,但這不是黑格爾講的那種普遍的主客體分裂,而是一種特殊的主客體分裂: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分裂。具體來說,英國的圈地運動就是這個過程的典範,馬克思寫道:「掠奪教會地產,欺騙性地出讓國有土地,盜竊公有地,用剝奪方法、用殘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財產和氏族財產變為現代私有財產⋯⋯封建家臣的解散和土地斷斷續續遭到暴力剝奪而被驅逐的人,(就是)這個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階級⋯⋯」。當這個分裂在歷史中固定後,社會就出現了只有生產者身份的無產階級,以及不參與生產,但佔據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沒有這個分裂運動,資本運動內的各個元素也不會實現。但是,階級鬥爭也不是馬克思所發明的概念,馬克思的思維獨特之處也並不在於以階級鬥爭說來取代資本積累說。馬克思的理論真正超越前人之處在於,他看到兩個運動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和諧關係,而是悖論式的壓抑關係。

資本的循環流通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幾種:

產業資本:勞動力—(產品+剩餘價值)—商品—貨幣—資本—勞動力;

商業資本:貨幣—商品—貨幣;

金融資本:資本—(投資資本+利息)—資本

在以上任何一種資本流通過程中,我們都不會看到社會分裂,因為資本的運動一方面要求分裂的加強,另一方面又壓抑了這個分裂。馬克思真正獨特的創見在於,他發現資本運動將生成自身存在的分裂運動排除出自己的系統外。馬克思正是以這個悖論性原則來圓滿解釋總體歷史和社會運作,而且也以這個原則批判了他之前的政治經濟學。這些政治經濟學並沒有悖論性的思維,他們沒有意識到,一個事物的内在循環和邏輯性,與它能夠成為現實、成為社會主宰的模式是兩回事。在列寧、盧森堡這些革命家的論述中,以致是盧卡奇班雅明等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著作裡,都常常批評社會民主主義者為「庸俗馬克思主義」。其庸俗之處在於,他們與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一樣,也看不到被壓抑的分裂運動,看不到悖論性,而以為無產階級的貧困問題,最終可以在資本流通和分配這一個運動中解決。悖論性是理解《資本論》的核心,但卻又是最被解讀者所忽略的原則,一切對馬克思的誤解都可以說來源於此。

理解馬克思哲學的五個維度|葉雯德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