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黑格爾誕辰250週年:關於他的時代、生平與哲學概念的9個知識

撰文:葉雯德
出版:更新:

在黑格爾的成熟期著作《哲學科學百科全書》中,他使用了清晰嚴密的三重結構來演示他的哲學系統,即使只是翻開《邏輯學》、《自然哲學》或是《精神哲學》的目錄,就已經能夠看出三重結構之下又有一個附屬的三重環節。這種寫法並不只是一種便利之舉,也不是個人風格的選擇,因為黑格爾認為世界本身就是同一性-分裂-統一性的概念活動。今天正值黑格爾冥誕250週年,我們也拙劣模仿他這種寫作形式,整理了三重結構之下的三個環節,共九個關於黑格爾的知識,談談他所處身的時代、他的個人生平和基本理論。

黑格爾的時代

1. 政治背景:在1871年之前,日耳曼民族先後有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邦聯和北德意志邦聯(剔除了奧地利帝國)等形式聯合著各個城邦,但每個城邦都有獨立主權。「日耳曼」這個字詞指的更多是一群說同樣語言和近似宗教宗派的人,而不是一個自我承認的民族主體,也不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主權政體。在黑格爾的青年時代,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開始改變日耳曼民族的走向,大部分哲學家都意識到鬆散、各自為政的社會形式不符合現代發展。例如城邦制之下的關稅繁多不利商業、封建社會關係之下模糊的國家制度,也使得日耳曼民族難以與其他高度集權的歐洲列強競爭。德國近代政治哲學家(包括費希特和黑格爾)都以不同的方向回應時代所需,嘗試建構日耳曼政體的現代化藍圖。

費希特:哲學界中的拿破崙・波拿巴

2. 文化背景:在今天,我們都將英國、法國和德國看成源遠流長,又有自身特性的文化「單位」,但其實這種文化三足鼎立的觀感在20世紀之前還沒構成,因為德國的文化影響力一直都不高。德國唯心哲學雖然常常被認為是人類最豐富的思想資源之一,不過在黑格爾的時代中,真正流行的思想體系是英國經驗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法國的政治哲學與法學。德國思想要到19世紀末期才比較有文化號召力,但是它主要影響的仍然不是英國和法國,而是比德國更落後的俄羅斯和丹麥。黑格爾對英國的影響還要多隔一代才顯現出來,而法國的黑格爾哲學發展更要等到二戰之後。

黑格爾:社會真正運動的時刻 是在日常的勞動和教化過程之中

3. 教育發展:哲學家與大學教師這兩種身份並不是一直都結合在一起。笛卡兒只做過瑞典女王和其他貴族的家庭教師,萊布尼茲的正職是司法人員和外交官。在18世紀中期的德國開始,哲學才與大學體制融合,康德可以說是最早在大學裡任教的重要哲學家之一。到了今天,沒有在大學裡任教過的哲學家反而變得屈指可數。黑格爾的時代可以說是大學與哲學結合的最高峰,這同時意味著哲學家不再依附於少數貴族的供養,而是成為現代高等教育體制的其中一個元素,他們的寫作和教學也需要面對更多的公眾和不同的階層,而且有著明確的政治意圖。在普魯士國王的支持下,教育家洪堡特創立了柏林大學,並且率先提高哲學的社會重要性。費希特、黑格爾和謝林都先後出任過柏林大學哲學教授,有著近乎國師地位的影響力。

謝林:「絕對無差別的同一」既非觀念,也非實在,而是兩者的統一

黑格爾的生平

4. 黑格爾的出身:黑格爾時代(1770-1831)的一個重要社會變化就是中產階級的擴大,以及社會流動性的增加。黑格爾的父親是一位公務員,母親是律師之女。雖然此時的德國離統一還相差一個世紀,工業商業都比法國英國落後很多,也沒有海外殖民地,大體上仍然是封建主義社會,但是教育相對開放,中產家庭子弟可以與貴族子弟上同樣的學校,但階級之間的歧視是一直存在的。即使黑格爾已經貴為柏林大學教授,但叔本華仍然看不起他,因為覺得他出身不夠好,是個沒有遊歷過的鄉下人。

叔本華:人生就如一個鐘擺 - EP55

叔本華:如何解脫痛苦 - EP56

5. 黑格爾與他的同代哲人:眾所周知,黑格爾與謝林和荷爾德林曾經是室友,而雖然黑格爾在今天的名聲都比後兩者大,但其實不論在思想上或者在生活上,黑格爾都深受兩者的恩惠,而他後來的「回報」卻不是那麼厚道。黑格爾在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大學教席,而謝林卻已經成為舉國知名的天才哲學家。在黑格爾請求下,謝林推薦他去耶拿大學,而且答應為他的新著《精神現象學》寫書介,但發現裡面滿篇批評自己。謝林去信質詢黑格爾,但黑格爾卻是已讀不回,造成兩人關係破裂。黑格爾少年時曾經寫過《埃琉西斯》一詩向荷爾德林致敬,但到荷爾德林住進精神病院後,黑格爾就對他不聞不問。已經和黑格爾斷交的謝林寫信請求他照顧荷爾德林,黑格爾照樣已讀不回,甚至在自己的美學和哲學史講學中沒有提到荷爾德林。

《精神現象學》:通過這條道路,精神成為純粹知識或絕對精神

6. 黑格爾的論敵:黑格爾批評謝林哲學使得兩人關係決裂,但黑格爾最長期的論敵卻不是謝林,而是在今天已被遺忘的費希特主義者弗里斯(Jakob Friedrich Fries)。弗里斯認為美德的首要律則是主觀情感上的忠信,但這種忠信的內容是什麼,它是否客觀正確並不重要。弗里斯也是當時有名的排外主義者,認為猶太人玷污了德國人的純淨血統,因而率先主張政府需要以衣著標識猶太人,並且以這種主觀的道德哲學和排外的民族主義引領當時的大學生兄弟會(Burschenschaft)。弗里斯的學生桑德(Karl Sand)指控劇作家科策布(August von Kotzebue)是俄羅斯間諜,因而潛入其住宅將他刺殺。弗里斯其後為桑德寫求情信時,就用他的道德哲學來為其辯護,指桑德的行為出於良心與誠意,足以證明他無罪。這種用道德主體的純潔性拒絕客觀規範,因而合理化一切暴行的哲學被黑格爾稱為「優美靈魂」(Beautiful Soul),他認為這是一種新的邪惡形式。

弗里斯(Jakob Friedrich Fries)(Geni)

黑格爾哲學概念

7. 唯心論(Idealism):費希特認為一切知識都有其根據,但是最終極的根據,換句話說,世界最高的原則本身並沒有根據、沒有限制它的外物,而是自足自立的、內在同一的。最高原則凌駕全部知識,但沒有東西凌駕它。問題是,最高原則是物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這就是區分唯物主義哲學與唯心主義哲學的方法。唯物論主張世界最高原則不是精神性的,因為精神、意識、知識必須要有一個物質作為其對象和依據;唯心論主張世界最高原則是精神性的,因為物質必須有認知它和確認它的主體。費希特想要解決唯心論與唯物論之間的膠著狀態,為唯心論找到自在自為的合理性:他指出,精神有它的外物,即物質,但物質作為精神的外物,首先必須被精神認知為一個對象。也就是說,物質並不是完全獨立於精神而主宰精神的,而是首先被精神當成對象和關係才能發揮影響力。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講:對象只能是我的對象,非我的東西仍然是我的非我,和我對立的東西是由我來設置出來的。一切非我都仍然從屬於自我——費希特認為這是抽象認知的最高原則。西方理性主義哲學所說的理念(Idea)就是發揮著自我功能的東西,但它並不是毫無章法地認知和思維事物的,而是以概念。概念既是思維的內容,但卻又不是任意的東西,而是思維本身客觀地固有的,在這意義上,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對立並不存在,思維者與思維內容的對立也不存在——這可以說是德國唯心哲學的基本要旨。

黑格爾哲學系統就是概念之間層層上升的推論。概念是思想的元素,而且並不是由經驗而來的,而是思維本身就有的。像黑格爾邏輯學說的那些概念,沒有一個可以從感官裡面經驗得到。我們只能經驗到事物所有的各種特殊的質,但是質性(Quality)這個概念本身並不能被經驗。康德與黑格爾的唯心論與前人的差別在於,他們認為概念並不是反經驗,準確來說,概念是諸經驗的形式和基礎。如此說,思維雖然不一定能生產對象物的存在,但它對對象物所有的認知的根據,即概念,都來自它自己,而不是來自對象物,因此思維是主動的。

德國觀念論(下):費希特、謝林、黑格爾

8. 辯證法(Dialektik):柏拉圖也稱自己的方法為辯證法,柏拉圖的論敵智者派,以及黑格爾的論敵浪漫主義,也同樣用到辯證法,甚至是中國的《易經》和老子都有辯證法的形式。因此我們不能說辯證法是黑格爾發明的哲學方法,他的貢獻在於將辯證法看成一切事物運動和發展的方式,而不只是一種論述和認知的方法。不論是誰的辯證法,其要旨都是將對立的概念整合在一個統一的根據之下,因此將差異的東西既看成相互排除,又相互構成,任何一方都不能獨自存在。廣義的辯證法也有三重結構:正題、反題以及合題。舉例來說,雄性(正題),與前者相反的雌性(反題),以及結合兩個對立的統一根據:性別(合題)。我們可以肯定地定義雄性有什麼規定,但在反思之下,會發現雄性的規定只不過是對雌性的否定,反之亦然,雌性的規定也是相對於雄性,任何一方都不能沒有對方而構成完整的自己。如果將辯證法視為一種方法,那麼我們就需要對對立的東西都有充份的理解,才可以確定其中一方的性質。

但是,並不是任何常識覺得對立的事物都可以構成狹義的、黑格爾意義下的辯證關係。黑格爾辯證法的特定內容是「概念」:這裡說的概念並不是指人類對事物的抽象想法,而是指一切事物(包括客觀的世界與主觀的意識)的結構和層級秩序(與康德所說的範疇相似)。在《哲學科學百科全書》中,黑格爾就演示了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存在),如何發展和提升到包含更多差異和對立的具體概念(例如生命、光、動物、意識、法權),以致最終極的絕對精神。這些諸多概念之間,由低至高,由抽象到具體的層級關係才可以被稱為黑格爾式的辯證運動。換句話說,真正的黑格爾辯證法要表達的,並不是一個對立面如何與另一個對立面統一起來,而且要說明這一組對立統一如何發展成另一組對立統一。黑格爾辯證法的世界觀因此不是平衡和循環的,而是螺旋上升式的。

《哲學科學百科全書》:人與自然的矛盾,黑格爾的德意志哲學大樓

9. 主奴關係:人對人的奴役是人類苦難的根源之一,解除苦難、通向自由的起點因而就在於解除奴役,黑格爾完全認同這一點,但他認為奴役有著教化和積極意義,是封閉的個體發展出相互承認的人際關係時的必要之惡。如果我們用廣義的辯證法,即抽象的對立統一形式來看主人與奴隸的關係,就會將它誤解為二元對立面之間的循環運動:舊的主人被打成奴隸,本來的奴隸當家作主,重複以至無限。但黑格爾認為這種循環式的辯證關係是一種壞的無限,了無新意,而且不能夠解除奴役,而只是轉換了奴役雙方的位置。

在主奴關係中,主人同時保存了他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獨立性,而奴隸則只能保存自然生命,犧牲了他的精神自主性,為主人服務。但是,奴隸在被奴役的過程中,掌握了勞動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學習到自己的活動要以他人為對象,不能直接滿足自己。奴隸在奴役中被教化成不以直接性與個體性來做事,而是能夠以中介性和他者關係來活動——他犧牲了精神的原初自由與封閉自主性,但在異化與奴役的過程中贏來了普世的、真實的、能與他者共存的自由。主奴關係的出路不是把主人與奴隸的角色轉換,而是完全把兩者消滅了——他們都轉成了平等的公民。主奴關係表現了黑格爾哲學的重要主張:社會各成員的普遍自由並不是先天和直接給定的,而是要在教化甚至是異化之下才能實現出來。

科耶夫:影響一眾法國哲學大師的黑格爾學者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