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山人.陳嘉俊1】狗嶺涌露營詭異經歷 上得山多終遇鬼?
由貪玩開始接觸野外活動,涉獵露營、釣魚及行山,之後將興趣化為事業,創辦雜誌及出版社,再轉型至網上媒體,「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創辦人陳嘉俊(Jan)半生在山野中打滾。
回憶少年時在山中尋幽探秘的日子,Jan滔滔不絕,由東平洲講到塔門,從東龍島說到大東山,充滿刺激與快樂。他最記得有次在大嶼山的狗嶺涌露營,遇上疑似靈異事件,更在黑暗中誤食昆蟲當晚餐。
登門造訪Jan的辦公室,雜物雖多,但收納整齊。不同的戶外叢書放滿幾個書櫃,較有紀念價值,則放於可上鎖的櫃中;指南針等小工具,分門別類,放在幾十個小抽屜入面;至於頭盔等大工具,亦按種類,放在辦公室一個角落的大鐵架上。多而不亂,井然有序,是Jan的辦公室給予記者的印象。
每天望住「西貢美景」工作
最吸引眼球的是Jan辦公的角落,辦公桌面向櫃背,櫃背上面有一幅俯瞰西貢萬宜水庫東壩一帶風景的大海報。Jan笑言:「工作會悶,就算在辦公室中,沒辦法出去行山,起碼可望到這幅相。」群山環抱的水庫,碧波圍繞的島嶼,這是Jan最喜歡的西貢景色,「一望無際,不會見到高樓大廈。那邊的海島也很漂亮,基本上每個我都去過。」
我露營的那個年代,很少人去露營,環境比較原始,很喜歡那份寧靜。
Jan小時候已經接觸山野,「由細到大落街玩,讀書不好,最愛通山跑,去水塘捉金絲貓(豹虎)」;如果說第一次正式參與野外活動,則是中四,他與朋友結伴露營,再發展出釣魚及行山等興趣。他說:「我露營的那個年代,很少人去露營,環境比較原始,很喜歡那份寧靜。那時的法例也執行得不太嚴謹,我試過在不同的郊外地方拾柴枝生火,又在沙灘上露營。」在東龍島設立營地前,Jan已到那兒露營及釣魚,「我們在燈塔或者在碼頭後紮營。最深刻是那裏的風勢很強,真的很強。」
以前最愛大東山過夜觀星
Jan以前很喜歡上大東山過夜,晚上看星,早上觀日;爛頭營上,背靠石屋,三五知己,圍爐煮食,談天說地。他說:「如果現在做(在山上生火)的話『死硬』!以前少人玩的時候,玩了都沒有人知,而且以前沒有社交媒體,你影了張相不就得你自己一個知,怎會一放上網就幾萬人見到!」他強調以前過夜後一定清理好地方才離開,但他坦言大東山已成郊遊熱點,人山人海,不會再去。
見證香港郊野發展多年,Jan發現有些地方大變,有些則有小變。他又提起西貢萬宜水庫的東壩,「以前其實很原始,在大概1995年時,落到下面的輔壩,左邊會有繩梯,讓人爬上去,之後再落去釣魚。左邊有塊大石,很高的,你要爬過去的話,就要有繩幫手。除了釣魚,有些人行山都會爬繩梯上去,繞過咀位去影相。後來地質公園成立,或者管理好一點之後,繩就消失了。」
指內地船隻偷東平洲珊瑚
Jan十分回味以前去東平洲遊玩的日子,「未成為海岸公園前,我們已經去那裏玩。我們在更樓石上看星,在新昌士多食『大鑊飯』,在那些舊屋中睡碌架床。那時候,除了坊間旅行隊的活動之外,甚少遊人會去東平洲。」最令他難忘的是四周的海洋,「東平洲是香港最適合浮潛的地方。夏天浮潛看珊瑚,真是一流,現在就非常差了。」
記者追問水質變差後的情況及原因,Jan說:「人多了,污染物多了。東平洲近深圳的大小梅沙,以前由東平洲望過去,沒有高樓大廈,全部是郊野景色。當大小梅沙發展了,東平洲又成為海岸公園後,他們就會覺得這裏是個特別的地方,就過來拿走資源及珊瑚。(是什麼人拿走?)對面內地的船。」
靠梁榮亨行山書引路
現在計劃行山旅程,大部分人會上網找資料,但在Jan年輕時,互聯網尚未普及,要依靠旅行界前輩梁榮亨的書。他說:「我那代人行山,會看梁榮亨出版的那些野外遊歷書,介紹古靈精怪的地方。他書上的那些地圖,大家明白吧,都是他自己畫,比例不同,那些虛線又不知真的有沒有路,有時跟他的地圖行都會迷路,可能要鏟林。或者他行完之後,有段時間沒有人行,生滿了雜草,你明明見本書講有條路,但又不見,如何是好?年輕人不怕死的,那就穿樹林繼續行。」
說起鏟林爆林,Jan記得中學時代去塔門三日兩夜的歷險。他說:「我們那次由碼頭出發,行去東灣,之後去車灣,再轉頭環島,打算玩兩三日。行到有個位置,明明應該有條路,但去發現沒有路,怎麼辦?一路行一路鏟林,鏟到周身傷,其實都危險,你以為塔門安全?其實不跟大路的話有很多山崖。」塔門南邊有完善的行山徑設施,但北邊的茅平山及車灣一帶仍是荒山野嶺。
數最難忘的一次行山露營,Jan說起畢業旅行去狗嶺涌。狗嶺涌是一個位於大嶼山西南部的海灘,由石壁行入去都至少要一小時,十分偏僻。Jan跟幾個同學入狗嶺涌露營4日3夜,有晚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他憶述:「我們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去露營,有一日黃昏見到兩個女仔來露營。我們煮飯時見到女仔,我們幾個麻甩仔當然過去撩女仔,我說沒有去都一定是騙你的,撩完之後繼續煮飯。第二日睡到天光起身,就見不到她們,難道兩人一早就走了?我們十分驚……」說到這裏,他忍不住大笑,他續說:「靈異經歷只得一次,我又不是太害怕,雖然我做過很多虧心事。」Jan又再笑起來。
將昆蟲當豆豉食
除了疑似靈異經歷,那次狗嶺涌露營還發生了食蟲事件。Jan說:「我們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照明工具,你會開頭燈煮食,看看熟不熟,煮完就關燈。有一日晚餐,我們煮豆豉鯪魚食,很有趣的,食豆豉時,為什麼食落口會沙沙聲!我們覺得不妥,開燈照,發現入面全部都是昆蟲。應該是煮完之後沒有蓋住,放在一邊時,昆蟲就走了入去。那裏沒有燈,真的只有靠月光,有時要節省電就要關頭燈,結果關燈食飯,就將昆蟲當飯菜食。」
創辦《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雜誌後,行遍香港的Jan終於走出去,在品牌贊助下,於2004年首次到外地行山,去台灣的玉山。他很記得離港前的訓練,「每個人至少背50磅東西,由梧桐寨行上大帽山,再行到元朗落山。不夠重的話,就加水,沒有水就加石頭,總之背囊要夠50磅才可以出發。都幾恐怖的,我們就要體驗這種長時間負重行山,在香港行得到,才能確保你去到台灣行都安全,不會連累隊友。」
比較外國與香港的山,Jan表示景觀有很大的分別,「外國的山景連綿不絕,而在香港,可能過了兩座山就會見到樓。」他補充,香港雖小,但不代表香港的山易行,他說:「講行山的難度,行香港的山都可以很難,在於你行普通行山徑,還行一些高難度的路線。純粹講爬山,香港的山都可以很難爬,有些山勢跟海外的山一樣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