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香港山人】龍虎山曾「私竇」林立 聽蘇中雄說山的歷史
行山是一門獨特的運動,因為行山不只是行,還能在旅程中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及自然生態。
龍虎山位於香港島西區,曾經是軍事重地,是上世紀初是英軍海防及防空的要地,但二戰後軍事設施荒廢,而且龍虎山接近民居,所以逐漸成為居民的後山樂園,到 1998年,龍虎山被劃定為郊野公園。
人稱蘇生的蘇中雄,一生與龍虎山結緣,由60年代起行龍虎山,見證這座山50多年來的轉變,他試過以前山上人煙稀少,被非法入境者打劫,之後經歷過滿山「私竇」的熱鬧歲月,到現在井井有條的郊野公園時代。
龍虎山位於香港島西區,於太平山及西高山旁,乃西環及香港大學的後山。龍虎山上有座松林廢堡,在上世紀初是英軍的海防及防空的炮台,護衛港島西的安全。二戰時,炮台被炸毀,戰後被荒廢。龍虎山自從在1998年被規劃為郊野公園後,設施及行山徑愈來愈完善,近年很多行山人士喜歡由港大上山,經龍虎山上太平山的盧吉道,欣賞維港兩岸的美景。龍虎山愈來愈廣為人知,是其中一個行山熱點。
60年代開始行龍虎山
73歲的蘇中雄人稱蘇生,在龍虎山行山約半世紀,可說對這座山的環境及歷史瞭若指掌;他說:「你問我有什麼地方未行過?沒有路的地方就未行過。」蘇生在60年代於港大工作,自此與龍虎山結緣大半生,「聽同事講後面有座龍虎山,都幾偏僻,很少人行。那時我還住在北角,每兩三星期上來行一次,那時我也是只懂跟大路行,不懂其他小路。行了大路若干次後,開始好奇小路去什麼地方,就周圍探險。」
那個年代,龍虎山寂寂無名,人煙稀少,蘇生說:「港大很少人為意龍虎山,或者說那時很少人喜歡行山。」蘇生在70年代結婚後,就搬到薄扶林居住,與龍虎山的距離更近,「我就係住在龍虎山腳,住了41年。我在1977年搬來,就行足(龍虎山)41年。那時我30歲左右,會帶小朋友來行山,這是星期六、日最好的活動。」
70年代與妻女於龍虎山被打劫
那時龍虎山治安並不好,蘇生一家曾在山上遇險。他說:「附近很多非法入境者,我記得是1978年,我及太太帶住女兒行山,遇到一個非法入境者打劫我們。我當時只被劫去手錶,因為我本身是輔警,很醒目的,我會將錢放在鞋底,但那時一隻電子錶都很貴的。之後我一個跟住他,我當時想,我是輔警幫辦,豈有此理打劫我!沿住古道,我追到他去旭龢道的消防局,一出就接寶珊道,四通八達,他不見蹤影了。」
蘇生續說:「還有一次,我在龍虎山見到3個人,我叫早晨,沒有人答,跟住我用普通話說:『你們早!』他們就應我。我不知他們會不會打劫我,我就在地上拾起幾塊石頭,拋來拋去,我扔東西很強的,見到有棵大樹,就扔過去「砰」一聲,之後跟他們講再見。我不知是否嚇走了他們,總之我要告訴他們,別打我主意,否則就扔你們,到時不知鹿死誰手。」他表示在70及80年代有很多非法入境者,他跟一些行山人士向山頂警局的警司投訴,之後警方就加派警員巡邏,治安好轉。
記者跟蘇生沿環繞龍虎山山腰的碧珊徑走,路上有很多涼亭及郊遊設施。蘇生表示沿路大部分郊遊設施在90年代都是「私竇」,十分熱鬧。什麼是私竇?以前山下的居民喜歡到山上劃地為界,建設自己的私人樂園。蘇生邊走邊說:「曾幾何時龍虎山有很多私竇,沿路十幾檔,很有山頭主義,那檔是琴姐的,有幾檔我都記得是誰,還有檔叫李家園,就是李生的。李家園很大,起碼有500或600呎,你行了入去都不知道,以前可以擺4至5枱麻雀,又同時煲粥煲茶,甚至跳舞開party都可以。」
碧珊徑位於龍虎山山腰,在郊野公園邊陲,連接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香港大學、薄扶林道及瑪麗醫院。整段路建於輸水管上,由麻石鋪成,平坦易行。
滿山私人樂園 遊人打牌煲茶煮飯
蘇生表示以前龍虎山上的私竇至少十幾廿檔,他續說:「個個私竇都不同,有大有小,有些很個人化,亦有大眾化。私竇入面會有有爐、水缸、煮食用品、麻雀枱、凳,甚至有人連帆布床都拿上來。如果想煮飯的,你買菜,他帶米,有人帶油、臘腸,總之你帶了上來就自然會有人煮,煮完就一起食,又可以一起打麻雀,打完就開餐。搞私竇的人會覺得那處地方是他的,雖然通常都會歡迎其他人,不過如果入面全部人都講潮州話,你不是潮州人的話怎樣混入去?私竇都會分不同鄉下、省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你不懂潮州話、客家話,就去找個說廣東話的。」
蘇生行龍虎山幾十年,最喜歡的景點是?龍虎山秘景 蘇中雄最愛龍虎石澗之寧靜
李嘉誠外父曾於山上建廟
當龍虎山被規劃成郊野公園,那些曾經興旺一時的私竇全被拆毀,大部分的舊址都被改建成公眾使用的郊遊設施,包括當年由行山客興建的兩座寺廟觀海寺及西林禪寺皆被拆卸。蘇生訴說兩座廟的歷史:「我當時聽人講是李嘉誠外父莊靜庵興建的,當時他們在旭龢道住,大家夾些錢,莊生那班人先起了西林禪寺,給了一對姓陳的夫婦打理。姓陳的夫婦就收錢幫人祈福,莊靜庵覺得我起間廟不是給你用來賺錢,但沒有辦法,已經給了別人,那就不如再起多間觀海寺,不用收費的。不過,兩間廟都在1999年拆了,因為要變做郊野公園,不能有私人地方,所以全都拆去。當年古廟起得很漂亮,以前有座臥佛,現在只餘山坡那堵牆,很可惜。」
由以前無王管的滿山私竇歲月,來到現在的郊野公園時代,蘇生認為分別是:「現在的龍虎山設備多了,行山客多了,知名度亦大了,尤其是郊野公園成立後,更多人認識龍虎山。以前很少人識及行,當然樹木樹林已經長高了,比以前茂密。少了什麼?少了私人霸佔的私竇。」
想去龍虎山行山?可以參考這條路線:【行山.路線】跟住照片行龍虎山 港大上山鄰近港鐵站
行山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