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01山記】托木行山辛苦百倍 老師傅發明「水管背囊」幫手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路是人行出來?路是千辛萬苦鋪出來的。
不用一分鐘就行完的行山徑,可能是幾十人整天努力的成果。
沒有維修過行山徑,任你如何想像,也不能體會箇中何等辛苦。
行山徑上,每步背後,很感激一班默默付出的郊野公園工作人員。

《01山記》是記者上山採訪後,以第一身寫下旅程上的所見所聞。

漁護署的工作人員協助義工托木。(顏銘輝攝)
一行人要將物資及工具運到一公里外的維修點。(顏銘輝攝)

去年是香港郊野公園成立40周年,漁護署舉辦遠「築」工作坊,招募參加者,體驗修築行山徑。我兩度報名,但沒有抽中,後來聽漁護署的朋友笑言,反應太踴躍,30個名額的活動,引來300人報名,其實香港很多人都有興趣為郊野出一分力。隨郊野公園40周年慶祝活動結束,我本來已打消了體驗修築行山徑的念頭,但今月初得悉,漁護署與「綠惜地球」合作再辦修築行山徑的活動,十分驚喜,我便馬上聯絡主辦方。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可以成為義工,在周末(2月3日)到大潭郊野公園體驗修築行山徑。

維修行山徑前 先托木行1公里

今次修築的路段是大潭水塘往淺水灣坳的一段沙泥路,一行人包括義工及工作人員共約40人,我們首個任務是搬運大量器材及木材到維修點。郊野公園的工作人員早已將器材及木材放在大潭中水塘水壩尾,我們就要用人力,將器材及木材搬到一公里外的維修點。我將一根木頭托上肩頭,起初感覺還好,但漸漸發現比想像中困難。一來我覺得愈托愈重,不時要在路中放下木頭,換另一邊肩頭托,據我估計這根木應該超過10公斤;二來很難找到木頭的平衡點,有時覺得木頭快向前跌,有時感覺它向後滑。漁護署的朋友在路上常叫我「找到平衡點就輕鬆得多」,但對不起,很難做到,我真的找不到。

記者親身托木,最難的是保持木頭的平衡。(同行義工攝)

漁護署工作人員教義工托木(按圖放大)

+1

漁護署老師傅發明「水管背囊」

三來雖然戴上勞工手襪,但木刺仍會刺痛雙手;四來多根木頭在肩上,會影響行路時的平衡,令輕鬆簡單的山路變得要步步為營。漁護署的工作人員也明白這項工作的困難,為我們這班義工發明了「水管背囊」,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創意以及就地取材的能力。假如我們半路捱不住,他們會為木頭綁上繩,而其中兩個繩圈套上了膠水喉,方便我們穿上肩頭。雖然在半路上很有衝動試用「水管背囊」,但我咬緊牙關,走完這段不簡單的一公里路。

我見到幾個上了年紀的漁護署工作人員,托住木頭,舉重若輕,健步如飛。今次還有退休的漁護署工作人員回來幫忙,他們雖然一把年紀,但托住十幾公斤的木頭,輕而易舉,比我們這些年輕人行得還要快。他們說,以前工作的時候,常常要背負幾十公斤的水及英泥上山,所以訓練有素。只是上午托木頭這個任務,我已經對這班維護山徑的幕後英雄佩服得五體投地。

漁護署的工作人員為了方便義工,將短木樁綁好並加上繩。(顏銘輝攝)
義工可以用膠水管圈將木頭背上膊頭,我戲稱為「水管背囊」。(顏銘輝攝)
單膊托木會很疲累,所以漁護署工作人員亦加了「水管背囊」。(顏銘輝攝)
女義工背住木頭,步行上山。(顏銘輝攝)

要帶什麼工具上山維修山徑?(按圖放大)

+5

洞鍬:最難用維修工具

午間吃過乾糧後,我們全力在維修點工作,包括鋤泥及打木樁。這段路的泥土被沖蝕,中間出現大坑,我們今次要鋪平山路。我們這些門外漢真的不太懂用好大槌、洞鍬及鶴嘴鋤等工具,大家都有點雞手鴨腳,花了很大力氣但可能效果都不太理想。有時站在旁邊指導的漁護署老師傅忍不住出手,他們鋤幾下已經塵土飛揚,槌幾下已把木樁打入大半截。我覺得最難用的工具是洞鍬,今次也是我首次接觸這種工具。我們可以把洞鍬插入泥土,再把泥土翻出來以挖洞,但我挖的洞又淺又寬,不利插木樁,仍未掌握到其用法。

我們一行約40人,工作了一整天,到日落才離開,你猜我們維修了多長的路?其實只是維修到20級左右,我目測應該有40米至50米長的路,而且還有一兩級未完工,之後還要人「執手尾」。我事後問漁護署的朋友,如果只由他們這班熟手技工全力工作的話,會否比我們這樣雞手鴨腳快得多,但他們告訴我不會,因為人手有限。他們說40年前一個站會有50人,但現在只有約20人,扣除管理人員及文職,能上山擔擔抬抬得10多人;而我們這班義工勝在人多,被他們形容為「人海戰術」。

義工利用布袋運石頭。(顏銘輝攝)
記者嘗試鋤散泥土。(同行義工攝)
義工合力用槌打木樁。(顏銘輝攝)
義工鋸走凸出的木樁。(顏銘輝攝)
義工將用石頭鋪平山徑。(顏銘輝攝)
義工組成人鏈,將石頭運上去。(顏銘輝攝)

除了感謝漁護署的工作人員外,今次還要感謝來自台灣的步道專家徐銘謙博士,她不但分享了自己在台灣修築山路的經驗,還落手落腳主持了今次的修路,我們所有人都尊稱他為「徐老師」。那些在郊野公園工作幾十年的本地老師傅,亦很尊重徐老師,因為徐老師的心得亦令他們獲益良多,而且互相交流,才能令香港修築山路的技術有進步。

對漁護署工作人員說「多謝」

最緊要多謝路過的行山人士,他們不但包容我們阻路,而且很多人為我們打氣,支持我們修築山路,有幾個更幫忙搬運物資。問過幾個漁護署的老師傅,他們表示行山人士的一聲「多謝」已經是大大鼓舞。漁護署方面跟我說,希望我可以向外界呼籲,行山時要行鋪好的路,別要自己開路,但我還想加多一項,希望各位行山人士在行山時遇到漁護署的工作人員,無論對方在修路,還是植樹,抑或是拾垃圾,對他們說聲「多謝」。

所有工作人員及義工合照。(顏銘輝攝)
來自台灣的步道專家徐銘謙帶領今次維修山徑的活動。(顏銘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