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打「中國牌」討好美國還有用嗎?

西方國家打「中國牌」討好美國還有用嗎?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頻繁與俄烏總統通話,並於3月25日促成雙方有限停火。在此期間,白宮多次發布有關通話或會談成果的聲明,但都鮮少提及歐洲。在19日的聲明中,白宮只提到歐洲一次,但也只是將歐洲視為「武器供應國」,而不是利益相關者。

顯然,對於特朗普政府而言,歐洲並不在俄烏問題的「餐桌上」。美歐間關係的裂痕已經超出了安全範圍,延伸到了貿易領域。現在,美國親密盟友們正面臨來自美國的關稅威脅。

諷刺的是,在加拿大剛剛舉行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上,西方國家為討好美國,反覆打出「中國牌」,對南海、台海等事務指手畫腳,甚至在聲明中未提「一個中國」。

3月27日,《南華早報》刊文稱,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與西方他國似乎沒有什麼共同點,對貿易、安全和俄羅斯等問題分歧嚴重。但他們認為,「中國威脅」成為彼此間唯一可以達成一致的議題。

「但問題是,西方國家這個時候打『中國牌』討好美國,還有用嗎?」文章問道。

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對於G7成員國來說,「中國牌」被視為解決關稅、烏克蘭問題和對俄政策等嚴重分歧的一種方式,但也只是無奈之舉。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實際上只能依靠打『中國牌』來緩解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吳心伯稱,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和日本這麼做,可能是為了從華盛頓獲得持續的安全承諾。

吳心伯分析認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中國是否會面臨來自西方更大的地緣政治壓力,可能取決於中美關係的走向。他解釋說:「如果中美關係處理得當,我認為,G7打『中國牌』的空間將大大縮小,利用『中國牌』討好美國、獲得美國支持的可能性將降低。」

吳心伯補充說,即使中美關係沒有回暖,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和對盟友的冷淡態度,仍可能使美國盟友缺乏信心繼續挑戰中國。

+2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同樣認為,儘管歐洲和美國仍然將中國視為西方的「共同威脅」,但這不太可能彌合特朗普任期內G7成員國間的內部分歧。

孫成昊表示,在特朗普上任前,G7長期以來對中國的立場就不友好。

他還說,如果歐洲國家認為透過推動華盛頓將注意力轉向北京,西方的內部矛盾就能得到緩解,那麼它們對特朗普領導下美國的看法就「過於樂觀和簡單」了。「也許有一天美國可能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中國,但前提是歐洲必須在經濟和貿易問題上對美國做出巨大讓步。」

對於中歐關係,孫成昊表示,美歐關係惡化未必能為中國和歐洲國家間關係改善鋪平道路,但雙方仍有合作的機會,例如關稅問題、俄烏衝突,以及其他全球治理問題。

近期,歐盟委員會對華語氣明顯軟化,歐盟及成員國官員也接連訪問中國,就貿易問題舉行會談。隨著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持續進行關稅和安全威脅,有種說法認為,歐盟將向中國靠攏。

3月9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舉行連任100天的記者會,期間稱歐盟仍視美國為盟友。(X@vonderleyen)

不過,歐盟對中國的態度依舊彆扭。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與經濟安全事務的副總幹事瑪麗亞.馬丁-普拉特日前回應表示,這種想法「非常引人注目,但過於簡單化」。她還說:「我們將面臨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經濟分裂,以至於你將在不同的領域談論不同的幾何圖形。」

當地時間3月14日,G7外長在加拿大發布聯合聲明,聲稱對東海、南海、台海局勢「深感擔憂」,繼續所謂「脅迫」「航行飛行自由」等陳詞濫調。

談及台海問題時,G7聲明中依舊夾帶不少私貨,自說自話一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內容。他們還炒作中國軍事威脅,聲稱對中國軍力建設深感擔憂。他們再次重複毫無根據的指控,「譴責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軍民兩用部件」。

路透社注意到,最新聲明對華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在涉台問題上措辭更加嚴厲,並刪除了過去聲明中的一些和解性言論,包括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

《南華早報》則提到,加拿大外長趙美蘭曾呼籲G7在俄烏問題上態度一致,對俄羅斯態度強硬。但這遭到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強烈反對,他曾警告不要在聲明中使用關於戰爭的「敵對語言」。

果然,在最新聲明中,G7成員國並沒有提及「譴責俄羅斯非法侵略」等相關措辭。

2025年3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圖為加拿大外長趙美蘭參與G7外長會。(Reuters)

報道認為,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近期的一則推文,總結了美國在俄烏問題上,對於烏克蘭以及歐洲國家的看法。梅德韋傑夫當時寫道,俄美在餐廳裡,菜單上的前菜是布魯塞爾芽菜、英國炸魚薯條、巴黎公雞,主菜是基輔炸肉排。

對於G7試圖打「中國牌」討好美國,《人民日報》3月19日發布評論文章指出,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不會帶來和平與穩定,遏華反華不是解決七國集團內部分歧的「靈丹妙藥」,「七國集團當反躬自省」。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刊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