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時代來臨!天地一體、AI智能融合 中國移動領跑通信技術革命

6G時代來臨!天地一體、AI智能融合 中國移動領跑通信技術革命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本文獲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授權轉載。

中移動董事長楊杰。(梁鵬威攝)
中移動董事長楊杰。(梁鵬威攝)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6G改變未來。

在通信技術的發展長河中,每一次技術迭代都代表著人類文明的一次躍升。當5G乃至5G-A步入商業化,6G的曙光已在地平線上初現。

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通信技術演進有一定週期,一般是8-10年,我們正在全面進行6G研發,當前重點推進6G標準制定等相關工作,積極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楊杰介紹,6G在5G基礎上有進一步升級發展,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天地一體,6G將構建空天地一體的通信信息網絡;二是注入AI的功能,6G的網絡更加智能,服務也會更加智能;三是6G不僅解決通信的問題,還能實現通感一體,能夠為經濟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楊杰的表態,再清楚不過地傳遞出一個信號:6G正式從技術預研階段邁入實質性的標準化階段。這個信號意味著,一場關乎全球通信產業格局重塑的大幕已然拉開。

楊杰在採訪中清晰勾勒出6G的三大革命性特徵:天地一體、智能融合、通感一體。這三大特徵正是6G顛覆性的核心所在。

首先是天地一體,將構建無縫覆蓋的全域網絡,6G時代將徹底打破傳統地面網絡的局限,構建「空天地一體」的立體通信網絡。這意味著未來的網絡覆蓋將不再有盲區,從深海到高空,從城市到荒漠,全球每一個角落都將被納入統一的通信網絡之中。星鏈計劃在非洲邊遠地區取得的成功,僅是這一趨勢的初步體現。在6G時代,衛星通信必將與地面網絡深度融合,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無縫覆蓋」。

這一變革將徹底改變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模式和商業邏輯。傳統依靠地面基站的覆蓋模式將轉變為地面與空間系統協同的立體覆蓋模式,大幅降低在偏遠地區部署通信設施的成本,同時也為航空、航海、極地科考等特殊場景提供全新的通信可能。

其次是智能融合,即AI驅動的自主網絡。6G網絡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AI與通信網絡的深度融合。這不僅體現在網絡優化和資源配置上,更將創造出智能感知、智能決策的自主網絡系統。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預測,6G網絡中的AI處理能力將比5G實現數量級的躍升,網絡自我優化和故障自愈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這意味著未來的網絡將如同具有「生命」的有機體,能夠實時感知環境變化,預測用戶需求,主動調整網絡架構和資源配置,甚至在故障發生前就進行預防性維護。

更重要的是,6G+AI的結合將催生全新的產業應用。例如,基於邊緣計算的實時AI處理能力將支持複雜的工業自動化控制,遠程外科手術將突破當前的技術限制,自動駕駛汽車將獲得更精准的感知與判斷能力。

最後是通感一體,解鎖超越通信的全新維度。與前幾代移動通信不同,6G將不僅解決「通信」問題,還將實現「通感一體」,即通信與感知能力的深度融合。這一特性將使6G網絡不僅能傳輸信息,還能感知環境、物體和人員,成為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的橋樑。

以太赫茲通信為例,憑藉其超高頻段特性,6G網絡將實現厘米級甚至毫米級的精準定位與感知能力。這一技術突破將使網絡本身成為一個巨大的傳感器系統,能夠實現環境監測、健康監測、工業質檢等功能。通感一體的特性將催生諸多創新應用,例如基於網絡的非接觸式健康監測、全息會議、沉浸式遠程教育等。

6G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通信技術的迭代,更是一場關乎國家戰略的重大博弈。在這場博弈中,標準制定權將成為決定產業話語權的關鍵因素。

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基礎,誰掌握了標準制定權,誰就掌握了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在6G領域,全球主要經濟體已經展開了激烈的標準爭奪戰,作為國內運營商老大哥,營收超過電信、聯通總和的中國移動,更是責無旁貸。

目前,中國移動已在這場標準之戰中展現出強大的影響力。

去年3GPP首個6G標準項目—6G場景用例與需求研究項目獲得通過,該項目主報告人由中國移動代表擔任,得到全球超過90家公司的支持,標誌著全球6G標準化工作正式進入實質階段。6G需求立項由中國移動代表擔任報告人,也是中國公司首次牽頭新一代移動通信首個標準工作。不久後,3GPP無線接入網首個6G標準項目—6G場景與需求研究項目(Study on 6G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又是由中國移動與美國運營商Verizon、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和歐洲運營商德國電信共同擔任報告人。

同時,在國際電信聯盟ITU-TSG17(ITU-T第17研究組)全會上,中國移動成功主導完成ITU-T首個6G安全研究項目《IMT-2030(6G)網絡的安全考慮/Security Consideration for IMT-2030 Networks》立項,為後續6G安全技術和標準的推進工作確定了先發優勢。這是中國移動在ITU-T的第二個6G研究項目,也是目前ITU-T僅有的兩個6G研究項目。

這些成就表明,中國已經從5G時代的「跟跑者」轉變為6G時代的「領跑者」之一。根據2021年的統計,中國6G相關專利佔全球專利總數的40.5%,其次是美國35.2%,日本9%,歐洲8.9%。

雄厚的專利基礎,也正在逐步轉化為實用產品,如在中國移動大力支持下,中信科移動已經在面向Sub7GHz 頻段的6G基帶概念原型系統、基於全息超表面的新型天線陣列等關鍵子系統開發上取得重要突破。

6G時代的技術創新不僅體現在器件性能的提升上,更體現在網絡架構的根本變革上。中國移動自主提出的業界首個系統性6G網絡架構,以「三體四層五面」全服務化為基礎,從增強自身管控能力、擴展服務要素、拓展服務領域三方面作出創新,為全球6G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這一架構下,網絡將從傳統的「連接服務」向「計算服務」、「數據服務」、「能力服務」等多維度拓展,形成覆蓋各行各業的數字基礎設施。這種架構變革將有望重塑整個ICT產業鏈,催生新型運營商、新型設備商和新型服務商。

總體而言,6G通信技術的發展,不僅是通信速率的簡單提升,更是通信架構和應用場景的根本性革命。從天地一體到智能融合,從通感一體到產業重構,6G將重塑人類社會的通信方式和產業形態。

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競爭中,中國移動等國內企業已經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隨著6G標準化工作的逐步推進,中國有望在新一輪通信技術革命中佔據更為主動的地位,為全球通信技術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未來已來,變革正酣。6G時代的大門正在打開,一個更加智能、高效、互聯的世界正向我們走來。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