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專欄|葉文祺、王雲豪
最近政府接二連三公布北部都會區的最新發展進度,當中創新科技地帶內的「河套區」、「新田科技城」及「牛潭尾」組合拳已漸有眉目,由基建規劃的「招式」,到吸引人才的「內功心法」也有進展,將成香港一部創科發展秘笈。然而,從規劃層面到詳細設計上仍會遇到不少挑戰,北都作為創新科技地帶的試驗場,又是否能以新思維、新科技解決問題呢?
與時競賽 北環線成重中之重
整個北都的創新科技地帶包括了由北至南的「河套區」、「新田科技城」及「牛潭尾」發展,這些地方將會由北環線及北環線支線聯繫新皇崗口岸、屯馬線及東鐵落馬洲支線,加上現有的新田公路及規劃中的北都公路,未來兩地的創科人才交流將會更便捷。由此可見,超前規劃及建設交通基建是發展北都最基本的條件,亦只有這樣做才可吸引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各類創新主體落戶。
現時北環線預計會在2034年竣工,北都公路預計2036年開通,而最關鍵、將連接新皇崗口岸的北環線支線仍未有確實時間表。雖然政府預計「河套區」、「新田科技城」及「牛潭尾」三個創科區全面發展的時間表會「配合」北環線的落成進度,然而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首批次的大樓在今年年底已投入服務。創科發展如箭在弦,在未有北環線及北都公路的基建配套下,加上經濟前景未明朗,北都未必會是投資者優先考慮的投資項目。政府必須加快提供最基本的交通骨幹,讓周邊的土地變成「半熟地」,策略性選擇優先發展的「片區」位置,才能讓投資者更有信心落戶投資。
因此,政府現時分階段發展「新田科技城」是正確務實的部署,利用現時的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優先發展鄰近的落馬洲邊境管制站用地及棕地作「片區」試點,串聯「河套區」及「新田科技城」,讓創新科技地帶逐漸成形。按照配合北環線的時間表,政府下一步應發展沿北環線的土地,包括新田站一帶的新田巿中心,成為宜居的創科社區;並繼續向南伸延至牛潭尾站,發展成培育人才的社區。此外,政府亦必需盡快落實北環線支線發展時間表,才可真正貫通整個創新科技地帶,直達新皇崗口岸,讓兩地創科人才暢達交流。
培育人才為組合拳內功心法 大學城佈局助高效交流
除了硬件基建外,人才更是成功發展北都創新科技地帶的關鍵。事實上,政府今次建議牛潭尾發展成大學城、教研醫院及住宅綜合區的概念,是整套創科「組合拳」培育及吸引人才的上乘「內功」。香港地方細小,卻擁五間世界百強大學,有條件吸引高質素的內地及海外學生,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此外,全世界都面臨醫護人才短缺,培育醫護科研人才是「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在牛潭尾發展第三所醫學院及教研醫院,能夠與「河套區」及「新田科技城」產生「產學研」的協同效應,是整個北都創科發展重要的底氣支援。
規劃中座落牛潭尾的大學城區景觀概念圖。(政府圖片) 規劃設計方面,有意見認為政府建議的大學城面積只有46公頃,比中大的逾一百公頃校園面積還小,有「名過其實」之嫌。然而牛潭尾地勢平坦,與中大依山而建的校園佈局不同,加上未來大學城是會以跨院校、跨學科、跨界別及跨境模式發展,只會吸納最優秀的學院進駐,走精品大學路線,46公頃的校園佈局反而讓各學院更有效率集中交流,因此比起校園面積,高效的交通設計才是更重要的規劃考慮。
發展全天候交通佈局 連接牛潭尾東西兩端
因此,政府應吸取發展啟德的經驗,在智慧城市無縫出行方面作更好的準備,例如牛潭尾的地形與啟德跑道區一樣呈「線性型規劃地形」,最適合以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把牛潭尾東西兩端貫聯,讓市民能夠在全天候的環境下實現「15分鐘生活圏 」的出行模式;鐵路站位置方面,以啟德體育園為例,一般的情況下市民雖可在5至10分鐘內步行到最近的宋皇臺站,但也可以預想在炎熱或下雨的天氣下,並非舒適的旅程環境。
筆者留意到建議中的教研醫院及大學城與牛潭尾站有一定距離,與醫護人員及市民需從美孚站沿山坡步行到瑪嘉烈醫院的情景類同,情況並不理想。因此政府應善用牛潭尾的「線性型規劃地形」,及早佈局地下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大型地下停車場及其他地底公用設施,除了便利市民外,更可避免日後挖掘回填土地,減輕工程難度及建築成本,若採用「片區」開發模式,使日後能夠協調聯繫不同的「片區」,讓發展更具彈性及開發能力。
低空經濟最佳試驗場 劃好空管實現載人載貨
發展硬件需時,傳統陸路交通基建或未能一時三刻提供,可考慮發展新的航空載具 ,例如「空中的士」電動垂直起降機(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用以接送兩地人才,是另一額外選擇。
要發展低空經濟,無可避免需面對政策及技術兩大挑戰。縱然沒有不能克服的技術障礙,但基於安全考量,政策上未必能夠完全放寬容許各類飛行載具在人群上空飛過,因此在已發展的高密度城市推行低空經濟並不容易。然而,筆者相信北都是推行低空經濟的最佳試點,現時「河套區」、「新田科技城」及「牛潭尾」附近並未發展,向西穿過深圳灣便到達深圳,若在規劃階段已劃好空域管制、非建築用地範圍及載具升降位置,便可實現載人載貨的場境。政府應檢討過往經驗及善用最新科技,跳出2D平面規劃思維,加入地底及低空3D規劃維度,預早落實規劃基建,避免日後不必要的補救方案。
綜上所述,北都發展以產業為發展主軸,無論願景、規模及定位與過往新發展區不可同日而語。畢竟北都發展規模龐大,難免會遇上不少挑戰,北都正是應用創新科技及落實超前基建規劃的試驗場,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典範。
作者葉文祺是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王雲豪是團結香港基金政策倡議高級經理。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