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工冇難度】Facebook已過時? NGO教你LinkedIn打造專業形象
對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總幹事江嘉惠(Judy)及良師香港創辦人 陳君洋及(Arnold)認為,社福界工作人士的想像,表示社福人士都能夠營造出專業形象,其中線上工具便是他們營造形象的重要平台。
LinkedIn早前公佈2018 年香港Power Profiles,首次加入社會企業界別,該名單包括業內致力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最多人瀏覽的 LinkedIn 個人檔案。而Judy和Arnold均在社福界別上榜上有名。兩位便分享他們如何運用線上平台的心得。
線上形象打造Tips? NGO總幹事:才沒有!
視乎打工仔所從事的行業及職位,儘管facebook、Instagram都可以帶來工作機會,但說到專業、職業的社交平台的話,大部分人的腦海彈出的還是LinkedIn。而本地傳統社福界人士還停留在Facebook時,Judy及Arnold則更擁抱LinkedIn,但兩人卻沒有像許多線上文章鼓吹那般把它玩得天花龍鳳。Judy表示無需刻意經營,因為「 LinkedIn本身的定位就是讓人分享工作見聞的職場版Facebook,只要如常分享工作想法、平日見聞、所遇困難、事情意義及對所屬界別的見解就足夠了。」
同時,無數HR顧問及LinkedIn用戶都強調個人檔案要寫得簡潔又精彩,對此兩位又怎樣看呢?Judy覺得做真實的自己就好,「如果平時分享的資訊與個人檔案無關,那麼寫得再漂亮都沒用。而且一定要定期使用,不然就和社交場合上不出聲一樣無用。」簡單來說,即Share和Connect。
用!用!用!分享及轉載 LinkedIn不能怕醜
他又對Judy提出的Share & Connect加以補充。他表示香港人有害羞的小毛病,但到了工作埸合,一定要主動結識他人。他說:「以前在美國讀書時,好多外國同學都會cold message聯絡別人,了解別人有趣的背景、加入某行業的原因,他們又真的會約對方出來喝咖啡;香港人較少這樣做。最簡單的就當做識個朋友吧,不一定要很功利。」說到這裡,Arnold特別提醒,虛擬社交最終都要帶回現實才有用。事實上,這個原則可以應用到所有社交平台上,線上世界只是協助去增長資訊、拓展人脈,但最終都要現實世界來幫助籌款、執行活動。
既然Judy和Arnold都強調不停使用社交平台,他們又喜歡在上面分享哪些類型的資訊呢?Judy把工作與私人社交平台分得很,事業相關的會放LinkedIn,私人感受則擺Facebook和Instagram。「見到得意的小朋友會發在Instagram,服務對象的故事就由Facebook page發出,多以故事抒發來打動人;而LinkedIn則轉載一篇研究運動如何幫助小朋友的文章。」她一句話總結各種社交平台的使用:「兩個不同的分工。」
Arnold則認為分享的資訊類型極其視乎自己想與什麼群組溝通。專業和工作夥伴不用說了,「而作為教育NGO,一定要主打年青人、大學生,所以就用年輕人都有的Facebook。」
對於Judy和Arnold來說,他們的專業形象也代表機構及其使命。樂於建立網上專業形象最終也為兩位的機構帶來回報。Judy表示:「平均每星期都會有人過來詢問有沒有board member、義工位置的開放,又想了解多一點凝動香港。」
而Andy則試過較高級的商業夥伴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捐款,另外他本人十分喜歡LinkedIn鼓勵用戶分享工作經驗的功能,因為「可以知道別人職業之路,十分有用」。他解釋:「如果我是想請人,透過這功能就能夠知道具備經驗的僱員的行情、某行業的人什麼出身為觸,令我對就業趨勢及市場都具備一定了解。例如我知道很多startup會請軟件工程師,這已經了解不少行情。」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
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