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打破自由市場迷思 政府思維必須創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三(9月4日)提出四項行動,包括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試圖紓解持續數月的政治衝突。必須指出,今次政治動盪暴露了當局管治失效、民眾不信任政府,示威者的怒火已不止於政府強硬推動修例,因此不會隨政府撤回修例而罷休。假如政府希望從根源上「拆彈」,必須痛定思痛,凝聚改革共識,抓緊時機推動社會改革。不然,持續及更大規模的管治危機可能成為常態。
《香港01》一直提醒香港政治精英,香港正面臨社會轉型的巨大挑戰,管治團隊必須認清前進方向。林鄭月娥在上周三的電視講話中,承諾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及檢討,並向政府提出建議。特首明白香港需要改革,當然值得肯定,可惜她依舊停留在「研究」、「檢討」的層次,未免後知後覺,跟不上時代要求。
正確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我們不厭其煩地指出,回歸以來連場政治衝突實際上只是表徵,真正根源是深層次結構矛盾遲遲未獲解決。當局必須重拾領導力,肩負了解情況、闡明挑戰、謀劃未來,以及切實執行的重任。具體而言,它應以積極而非迴避的態度,透過「思維創新」,帶動「政策創新」,解決房屋等一系列民生問題,為普羅市民,特別是年輕人提供創業等上流機會。若非如此,香港將繼續原地空轉,難以向前邁進。
一提起「重拾領導力」,許多人也許覺得太空泛,而且太理想主義,但香港其實不乏先例。例如戰後的港英殖民地政府長期不作為,拒絕直面房屋、教育、貪污等深層次結構矛盾,再加上內地難民潮這個外因,最終釀成「六七暴動」。1971至1982年擔任港督的麥理浩沒有蕭規曹隨,而是擺脫原有官僚習氣,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包括落實十年建屋計劃、開拓新市鎮、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以及成立廉政公署等,令香港社會面貌煥然一新。
令人扼腕的是,英治末期亦滋生了一種「大市場、小政府」邏輯——迷信市場萬能,把政府怠政合理化;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更將香港推向民粹政治,明明自己就是英國委派的殖民地總督,卻儼然成為民主化身,把香港的困局只定義為「選舉」,甚至不惜讓香港政制在回歸後推倒重來。彭定康作為選舉型政客,當然懂得如何取悅市民,但試問香港人會記起他什麼政績?
港英在經濟上毫無作為,加上彭定康大搞民粹政治,對香港產生深遠影響,回歸後的香港亦難以擺脫這種影響:政府施政總是向商界,特別是地產商傾斜,例如出身港英公務員體系的曾蔭權和林鄭月娥先後出任特首後,一直不敢向地產商「叫板」——前者停建居屋,後者拒絕全面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興建公屋,對基層住屋困局不聞不問;而泛民主派亦用意識形態偏見思考問題,只懂得拿「普選」做文章,獨沽一味,對社會轉型的各種挑戰毫無討論,致使香港市民的整體利益被嚴重忽視。
林鄭月娥在麥理浩年代成長,肯定感受到當年的積極變化,並且明白這種積極變化其實源於麥理浩的強大「領導力」,何以她本人卻毫無魄力撼動深層次結構矛盾?當然,昔日香港和今日香港的情況千差萬別,林鄭在推動改革時不應盲目抄襲,而是必須推陳出新。在這方面,特區政府看似早有認識,實則似懂非懂,關鍵在於它的腦袋未有真正「創新」。
廣建公屋惠及民生回購港鐵下調車資
住屋問題便能揭示港府思維滯後的弊病:當局一方面「呻」難以覓地,埋怨土地供應不足,另一方面卻容許四大地產商壟斷土地資源,任由它們囤積一千多公頃閒置土地,繼續成為主導土地與房屋發展的力量。正因當局「精神分裂」,不敢觸碰地產霸權的既得利益,才會導致今天住屋供應緊張的情況。
《香港01》多次指出,政府其實有很多「板斧」解決問題,關鍵是當局能否正確認識自身角色。最能解決居住問題的方法莫過於全面收回上文提及的粉嶺高爾夫球場,並在原處興建公屋。與此同時,當局可建立土地儲備基金,全面收購農地,亦可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閒置土地,大量興建高品質的公屋,徹底從破敗的地產經濟中解放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除此之外,取消丁屋和棕地政策,推行具針對性的住宅租金管制、強化空置稅、考慮建立資產增值稅等,皆可徹底改變地產經濟的結構,重構港府在土地和房屋政策上的角色。
另一個揭示港府腦袋仍未「創新」的例子是港鐵私有化。港鐵私有化本身就是「自由市場」邏輯的產物──時任運輸局局長吳榮奎在1999年向立法會推銷地鐵上市時聲稱,地鐵在注入私有股本後更能緊貼市場規律運作,有助提高服務效率和質素。最終事實卻慘不忍睹:港鐵由原先服務公眾變成服務一小撮股民,在「牟利」的動機驅使下連年加價,令市民深受其害。必須強調,港府以服務市民為宗旨,同時是持有港鐵75%股權的大股東,它卻任由後者剝削市民,增加出行負擔,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為此,我們曾提議政府全面回購港鐵,再透過「兩蚊搭港鐵」等資源再分配政策,大幅紓解市民的生活壓力。
公屋供應不足和港鐵「私有化」只是港府其中兩個敗政的例子,充分證明了自由市場之弊,因此政府實在沒有藉口逃避「二次分配」的責任。事實上,在很多國家,類似廣建公屋和回購地鐵的概念根本不算新穎。例如新加坡早就懂得興建大量廉價房屋,因而就算私樓房價高企,卻沒有住屋困局;瑞典斯德哥爾摩交通公司由省議會全資擁有,乘客毋須繳付高昂車資。珠玉在前,港府只須突破原有思維,稍為「創新」一下,民生困局便會明顯好轉。
改變始於正確認識思維創新助拓新局
港府是否在認識自身責任上有所突破,是香港能否開拓新局的關鍵。眾所周知,香港過度側重地產、金融業,經濟結構「容量」不足,窒礙其他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懷有「另類想法」的青年根本沒有太多選擇——他們未必有能力或興趣當醫生、律師,當中部份人被迫從事地產、金融業,但鬱鬱不得志;另一些人則投身創新科技、藝術創作等產業,做一隻艱苦的開荒牛,並默默承受開荒失敗的風險。試問在這種環境打滾的年輕人,怎會不感到冤屈、滿腔怒火?
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部份「成功人士」動輒指摘示威者為「廢青」,卻從不反思為何政府沒有為年輕人創造上流機會。今次反修例衝突的教訓極為深刻,倘若政府執迷不悟,繼續死抱「不干預」教條,拒絕推動產業多元化,為市民特別是青年營造較理想的出路前景,社會怨氣將無法消弭,香港只得在原有的結構中沉浮。
新加坡、深圳的經驗證明,只要政府主動籌謀,積極規劃新產業藍圖,社會便可煥發生機。《香港01》一直認為港府有條件做得更多,包括為年輕人提供更慷慨的政策優惠、財政補貼,讓他們通過創業釋放潛能,達致人盡其才。即使退一萬步,年輕人創業失敗,起碼有公屋遮頭、有廉價港鐵可搭,怨氣未致於太大,未必重演「佔中」、旺角騷亂、反修例抗爭等政治事件。
香港在這個夏天經歷了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政治衝突,所有熱愛這個家園的人都明白,香港已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但改革不能沒有前提和方向,必須建基於正確認識。麥理浩曾展現的領導力,是值得林鄭月娥效法的精神資源——她必須摒棄不合時宜的「小政府、大市場」思維,以無比魄力撼動深層次結構矛盾。假如港府繼續活在夢中,拒絕透過政策創新,為市民建造可以一展所長的舞台,那麼香港便難以涅槃重生。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9日出版的第179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