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11年來浪費14億水 香港人如何「食水深」?
早前,港大舊生黎照昌建議於船灣淡水湖填平600公頃土地建屋,讓水資源議題再度成為焦點。近年,土地及房屋是社會最為關心的民生問題,但是否代表能夠向水資源的設施開刀?「水塘建屋」屬初步構想,但足以讓我們重新反思早已遺忘的價值—我們視水為什麼?
每天扭開水龍頭,水由細小的出口流出—我們稱這為「自來水」。水不會自然而來,當我們窺探水龍頭口的「黑洞」,順着水管來到配水庫、濾水廠、水塘,最後到達引水道或東江。然而,在這視水如無盡的城市,我們恍似從未想過水從何來,既沒否認水於生活的重要,但同時亦沒有重視過。
攝影:鍾偉德
14億立方米水「齋買唔用」
據水務署資料,香港2015年的食水用量高達9.73億立方米,其中住宅用水為約54%,即5.26億立方米。2011年一項調查顯示,家居用水主要經水龍頭和沐浴花灑使用,分別佔46.6%和43.3%。眼看天文數字的用水量,我們似乎不曾擔心過「冇水用」,這源於香港於1960年簽署首份《東深供水協議》,以每立方米僅0.022元人民幣供應2,272萬立方米東江水,協助香港穩定水源。50年過去,香港自2006年以「統包總額」方式購買東江水—即參照水塘貯水量和降雨量,按月彈性調節輸港東江水的實際數量,水價亦由當年24.95億港元大幅上升至2017年的47.78億港元。
價錢上漲近一倍,但香港實際需要的水量卻沒有明顯增長—除2001年因降雨量低而輸入8.18億立方米水(供水上限為8.2億立方米),其餘年份的實際輸水量為6.17至7.66億立方米不等。過去11年,香港用不完的東江水多達13.71億立方米。我們不禁質疑,既然用不着,為何還要高昂的價錢購入這麼多?
東江水貴,但係貴得嚟嘥,因為市民感受不到自己的浪費。
思匯政策研究所主席歐陽杞浚說:「東江流域有七個城市同你爭,香港位處下游,我們要求優先獲得所需水量,『優先』才是水貴的重點。」當大眾目光集中在近48億的水價時,歐陽杞浚則認為市民及政府的用水態度才是焦點所在。研究所於今年5月發表《水沛蜃樓:關注香港水資源安全,推動區域水資源共享》(下稱:報告),發現2015年有高達33%的淡水因水管漏水等問題而流失。政府有欠妥善的供水網絡管理外,模糊的政策更導致市民對浪費食水不痛不癢。「東江水貴,但係貴得嚟嘥,因為市民感受不到自己的浪費。」自1995年起,每個家庭均獲得每四個月12立方米(12,000公升)飲用水的免費配額,水費極為低廉。歐陽杞浚坦言,這根本未能反映獲取資源的代價,繼而加劇耗水的情況。「水費有必要調整,至少嘥水的人需要承擔責任;而政府要做的,是要有完善的措施協助基層市民。」
2008年,水務署公布《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下稱:TWM),制定了直至2030年的供水方針—用水需求及供水管理的措施,如宣傳節約用水、積極考慮試用再造水等。TWM推出將近十年,歐陽杞浚認為這根本缺乏實際目標及效果,一切淪為紙上談兵。「措施看不到影響力、效果,最明顯人均用水量下跌才叫成功,做不到就是政策失敗。」他指出其他國家會制訂「source to tap」政策,即由水源到水龍頭,定下供應量或防止漏水的目標;然而,水務署的角色僅是確保供水穩定,其餘的方向卻十分含糊。「政府是否決定用水價去控制市民的行為呢?係或者唔係,也是政策方向;但現在是冇,冇政策可言。」
土地、房屋是政府急需解決的議題,在香港每年有穩定供水的情況下,水源問題自然未到「水浸眼眉」階段。200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訂立《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為東江沿岸八個城市如東莞、深圳及惠州設下用水限額;東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28.6%,距離總量的33.3%上限已接近「安全紅線」—這意味着香港東江水源並非無窮無盡。
減少依賴東江水 政府欠目標
現時香港的食水有八成來自東江水,其餘則靠雨水收集。水務署分別於2002年及2007年研究興建海水化淡廠,並於今年3月就部分工程刊憲,計劃2020年於將軍澳落成。然而,日後海水化淡廠生產的淡水佔總額僅5%。港大社會科學學院策動永續發展坊副總監李煜紹博士直言:「這只是另一隻大白象,5%是不預期會用。港英政府年代也有興建海水化淡廠,當時目標是自給自足,與現在是兩回事。」1975年,港英政府於屯門興建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樂安排化淡廠,並籌劃於20年內,增加化淡規模至佔全港耗水量的40%;但後來因燃料價格高企,成本遠超其他食水來源,所以三年後關閉,並於1992年拆除。
回溯過去,我們曾經歷到處「撲水」的日子,開發井水,收集雨水、河水。在1964至1965年間,72%食水來自本地集水區,僅18%由內地輸入淡水,現時的供水情況徹底逆轉。
歐陽杞浚以新加坡為例,他說兩地的背景相似,同樣要向外地買水;但新加坡早在1970年代研發「再生水」NEWater—將污水淨化至飲用標準,現時佔全國食水30%,並計劃於2060增至55%。「這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絕對可以平衡供水來源,但香港政府有沒有一個目標,將現時供水的組合改變?無論海水化淡、擴大水庫等等都是投資,但我覺得現在最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浪費、防止洩漏。」
水塘建屋 水資源要讓路?
鄰近國家正着力發展永續水資源,反觀我們對此仍毫不關注。早前香港大學都市實驗室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建議填平船灣淡水湖,增加房屋供應。構思者黎照昌撰文指,在湖上興建人工島不會影響水塘集水、儲存、供水系統及現有環境。李煜紹博士承認:「單看報告數據,不會影響水塘功能,技術層面沒問題;但當牽涉到公共政策,就要考慮市民的價值觀—現時大部分人都覺得環境保育是重要,社會對此有很多反對聲音,報告在這方面是不合格的。」
土地資源緊絀,這是否等於水資源設施要讓路?李煜紹提到,當我們思考水塘作用時,需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及現今的需要。船灣淡水湖於1968年建成,是全港第二大水塘,水務署文件指,香港水塘存量可維持180日供水,確保水質、氣候有異時仍然有足夠儲備。李煜紹曾比較其他發展城市的水庫,均沒有類似的措施。「與其說是水塘,我會稱它們為水缸裝東江水,但點解要有半年的儲備呢?點解要起大水缸?」李煜紹估計,這是港英政府的「保險線」,假如中國政府突然「閂水喉」,港英政府有180日去談判或尋找其他水源。「當時這兩個水庫是有個政治任務,但現在還有這個需要嗎?當時的顧慮到現今還成立嗎?」
香港的供水背景一直與歷史發展密不可分。李煜紹多次強調,港英政府希望做到自給自足,所以供水是水塘的單一功能。可是,1970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水塘就成為提供生態環境的地方。「西方國家早就把水塘發展成多功能的環境,有人游水、釣魚,只要不影響水質便可,但水務署沒有着力搞任何生態—製造濕地、候鳥棲息的環境,到今時今日的角色仍只是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