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一】反修例掀移民潮 愈認同本土價值愈想離開
移民這個詞語,對香港人來說不陌生。在香港的近代史上,經歷過好幾次移民潮,較大型的三次是六七暴動後、六四事件後及九七回歸前,尤其在六四之後的幾年,對中央的不信任與回歸的不安情緒達到高峰,近30萬香港人遠走。三次移民潮,都與政局相連,時代愈不穩,愈是人心思變,對土地的歸屬眷戀容易被恐懼不安掩蓋。6月反修例運動爆發後,不少人再起移民念頭。與近年不時將這兩個字掛在嘴邊不同,以往大家講移民,都有對大環境的不滿,但往往滲入其他因素,譬如個人追求、下一代教育等。但今日再講移民,許多人直指政府,帶着憤怒與絕望,有着誓要出走的決絕。去與留,不是容易的決定,是對土地、對根的探尋,也是對身份認同的叩問。特首指摘一群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在摧毀香港,今期專題的受訪者卻說一個行之有效的政府很重要,離開是對政府不滿的投射,留下來的人則說不要靠政府,靠自己吧。緣何要走,為何留下,我們聽聽他們怎麼說。
今年一月,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顯示,市民對香港宜居的平均評分是62.1分,34%受訪市民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調查亦發現,年齡及教育程度影響移民意願,年輕人打算移民的比例較高,而具大學以上學歷的亦比中小學高。移民目的地方面,最多人選加拿大、澳洲及台灣,移民的因素不外乎社會撕裂嚴重、居住環境擠迫、不滿意香港的政治制度,可見政治氛圍與移民關係密切。
移民伴隨巨變
自反修例運動以來,渴望移民的港人增加,多家移民公司表示,收到的移民查詢激增,坊間的移民講座場場爆滿。從Google Trends可以看到更具體的趨勢變化,以0分代表熱度資料不足,50分代表熱度為一半,100分代表熱度達到最高,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移民」一詞在Google的搜尋熱度大約介乎15-25,6月9日起,搜尋熱度攀升至92,至8月11日該星期,熱度升至100。數字顯示,6月至今港人移民態度的轉變主要源自幾件事,包括6月9日的100萬人遊行及6月12日的金鐘衝突,7月21日的元朗襲擊,及8月11日深水埗及東區遊行後多區爆發警民衝突。這次專題的受訪者亦表示,612及721是誘發他們離開的主要原因。
到底這次移民潮意味着什麼?今時今日的移民與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有何不同?
翻查歷史,香港過往的移民潮都伴隨着巨變,如前途談判、八九民運等,根據香港統計處數字,1980年至1995年間,約有60萬香港人移民,移民地點主要是加拿大、美國、澳洲、新西蘭、英國等,而這次的移民潮雖然不乏「傳統」移民目的地,但更多亞洲地方,如台灣、日本、馬來西亞、泰國都被追捧。馬來西亞政府今年已接納251宗港人移居申請,比去年全年批出的申請多30%;至今年六月,獲台灣內政移民署批出定居許可的港人有605人,比去年同期升27%。
有移民公司負責人指,過去兩三次的移民潮大多是基於對回歸局勢的憂慮,為自己及家人留後路,不少人在得到居留權後會回流,但現在離開的人反而較多是一去不回的心態。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的看法是,過去某些地區的法令寬鬆,許多人根本沒有住在當地。有些人一家人移民,父母會回香港工作,經常飛來飛去,他們未必是怕九七回歸,而是為了保障下一代。他指,當下有移民想法的人確實增加,但半年、一年後有多少人會移民是未知之數。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退休教育馬傑偉談到移民者的心態,指現在最想離開的,往往是認同香港本土文化最深的人,而愈是認同本土價值的香港人,愈覺痛苦,為了排解失望與抑鬱情緒,只會決絕地離開。
三個月的反修例運動,戰火從立法會蔓延至社區,有情侶直言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無政府狀態,決意離開,詳情請看:【移民.二】對政府失去信心 情侶計劃遠走新加坡
相關文章︰【移民.三】在澳洲目睹香港亂象 他們希望齊上齊落【移民.四】經歷三場社會運動 他選擇到台灣重新開始【移民.五】從澳洲回流香港 青年:這裏還有可做之事
上文節錄自第18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16日)《移民?去留之間的掙扎》,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