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鬼故.影評】改編自「十大禁書」 典型恐怖片轉型之作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講鬼故》(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來頭不小,既改編自「禁書」,監製更是金像電影《忘形水》的墨西哥大導吉拿域戴拖路(Guillermo del Toro),執導的則為擅拍都市傳聞恐怖電影的挪威人André Øvredal。然而,電影水準卻不算突出,由恐怖氣氛到人物劇情皆僅屬中上,莫說是得獎大熱了,最多只延續推進了荷里活鬼片的前進步伐。撰文︰李美

本片取材於曾連續二十年列為美國圖書館「十大禁書」的小說,不過,也許是小說的想像空間更大吧,畢竟鬼片有個天條是「看不見才最恐怖」,故拍成具象的電影反而失去神秘感,何況本片正正大玩「自己嚇自己」。再者,所謂「禁書」云云,其實是指「兒童禁書」,Alvin Schwartz所寫的《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原著三部曲皆為兒童讀物,所以,拍成了成人電影,難免予人不外如是之感,也莫說三者皆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久遠之作。

本片取材於曾連續二十年列為美國圖書館「十大禁書」的小說。(《講鬼故》劇照)

退一步而言,今時今日的恐怖片,主菜實不限恐怖二字。就似推理片不一定着重推理過程,可以像社會派的松本清張、東野圭吾等,旨在揭示案件背後的社會問題。電影甫一開始道出的主旨便完全跟恐怖無關,戲中角色的命途也同樣值得觀眾留意,這是荷里活電影的好兆頭,不再單單追求感官刺激,而含有更高層次的探索。

可惜,不論深層的言志,抑或感官的恐怖,《講鬼故》都難言出色,堪稱「捉到鹿不懂脫角」,浪費了本來不俗的點子。唯一慶幸是,飾演主角Stella的18歲演員Zoe Colletti演出討好,如果下一集繼續由她擔綱,則捧場理由將大增。

飾演主角Stella的18歲演員Zoe Colletti演出討好。 (《講鬼故》劇照)

《講鬼故》的「人」既無特別,反正就是一般校園青春片格局,有乖巧、有勇敢、有懦弱、有口多,還有惡霸等等。至於「鬼」,則是電影的着力側重點,在荷里活相關新風上更進一步─事實上,片商之所以開拍本片,或由於原著作者一早做好大量資料搜集。

片中出現的「鬼」,譬如稻草人、大腳趾、蒼白女、地魔剎等,均取材自都市傳聞,以及他們各自夢魘。這玩法絕對不差,可訴諸集體回憶,惟對海外包括香港觀眾則不然,就似「狐仙」、「辮子姑娘」放諸外地一樣陌生。況且,在鋪墊角色的「夢魘」時更遠遠不夠,例如Ramón甫一講完親戚「斬件」地自越戰歸來,Jangly Man便馬上「斬件」式登場,這做法也太急就章。除了惡霸Tommy事前跟稻草人有較多「對手戲」,其他角色的夢魘伏筆均粗疏得很,包括愛美的舞台演員臉上長出蜘蛛亦然。

片中出現的「鬼」,譬如稻草人、大腳趾、蒼白女、地魔剎等,均取材自都市傳聞。 (《講鬼故》劇照)

當然,電影終極的「鬼」Sarah Bellows,才是重點刻劃的角色。荷里活近年開始關注歹角背景,着墨作惡的「理由」,《復仇者聯盟》的Thanos固然是佼佼者。部份電影甚至乎會將變「鬼」的背景悲劇化,本片監製自家大作《血色莊園》便如是,情形亦似《安娜貝爾:造孽》以至《午夜凶鈴》。《講鬼故》主角查出的Sarah身世,固然涉及白化症歧視、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虐待等不幸,但對此「悲劇人物」的慘情刻劃仍嫌力度不足,至少觀眾不太為之動容,更莫說電影依然未改傳統鬼片的逐一殘殺格局,不似其他推理命案的死者大多死有餘辜。

也許,就如安娜貝爾,須留待續集再作補充吧。事實上,本片也似埋下伏線會拍攝前傳,改由Stella媽媽的消失談起。此外,也不排除會拍續集,因為除Tommy和警員鐵定死亡外,Stella其他好友均僅消失而已。屆時,就很可能觸及讓媽媽和朋友一併歸來的方法。譬如,在主要講畢「story hurts」後轉到「story heals」再造文章,恍如由「死亡筆記」改為「生還筆記」。

《講鬼故》的走向值得稱讚,但就只算是荷里活恐怖片轉型的過渡作。始終,當有觀眾為「鬼」大表同情,以至滴下眼淚,這隻「鬼」的悲劇「人設」才告成功。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走佬阿媽.影評】天才主婦悲喜劇 童話色彩難服眾【驅魔使者.影評】鬼神觀未見突破 故事性嚴重不足【情迷紐約下雨天.影評】年輕愛情故事連結觀眾 浪漫中暗藏嘲諷【小三妻.影評】 探索妻妾情慾 控訴父權社會【天氣之子.影評】 純愛故事膚淺 難撼動殿堂地位

上文節錄自第17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9日)《《講鬼故》荷里活恐怖片 轉型過渡之作》,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