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表演】悠久街頭風俗 漸成城市風景

撰文:張家佳
出版:更新:

街頭表演(busking)從字面上被定義為一種在城市街頭進行的表演藝術,此類藝術表演可以是表演者的即興創作,也可以成為一部份人的日常職業,形式涵蓋音樂、舞蹈、雜技、魔術等等。這種從公元十四世紀流浪藝人(minstrels)的街頭表演發展而來的藝術形式,最早是市井中流傳的通俗表演文化,被稱為「street performance」。

現在常用的busking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英語中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busk這個動詞的詞根來自於西班牙語buscar,意為「尋求」,後來演化成英文單詞中的街頭表演之意。

二十世紀左右,普普運動藝術(pop art)的興起,提倡讓藝術變成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事物, 街頭藝術(street art)或者城市藝術(urban art)等從平民階層中萌生,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開始頻繁在街頭出現,成為網羅大眾的表演形式,發展至今。在歐美國家的一些城市,街頭表演更隨處可見,甚至是當地的獨特風景。

來自海外的街頭表演者。(視覺中國)

倘若追溯歷史,早在1841年左右,英軍在上環水坑口一帶登陸駐紮,其後將軍營遷到了西環碼頭,也就是如今西營盤地名的由來。軍營撤離之後留下了一片有樹木的空地,這就是大笪地的原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此地一度被稱為是香港的平民夜總會,也成為香港傳統街頭表演藝術的發源地。

大笪地,在地道的粵語中是「一大塊空地,開闊、簡陋、專賣平價貨品的地方」的意思。而今,香港這樣的空地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節次鱗比的高樓,公眾的活動空間被限制在這些樓與樓之間刻意被打造的街道、公園和廣場中。

今日上環街頭,孩子們在行人道被規劃的區域玩耍。(視覺中國)

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大多數市民的娛樂活動不多,於是與街坊鄰居聚集在空地談笑風生是尋常百姓的消遣活動,民間墟市等應運而生。除卻集市買賣,市民還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江湖賣藝人慢慢湧入,那些古老的技藝包括馬騮戲、畫炭相、木偶戲、耍功夫等,亦有講古佬及醫卜星相的人聚在一起,講述民間故事及占卜,表演過後會向民眾索取金錢,為舊時香港的城市風貌帶來絲絲生氣,也成為香港街頭表演文化的歷史雛形。

尖沙咀碼頭上的表演者。(視覺中國)

香港的歷史地理優勢讓年輕人和西方文化互動頻繁,加之原本已有的民間街頭表演藝術淵源,使得在千禧年代之後,街頭出現很多年輕人載歌載舞,展現才藝。而這些表演融入了現代元素,歌曲的演唱、樂器的演奏,以及魔術、雜技等等,與舊香港景觀截然不同,卻營造了現代香港街頭的獨特氛圍。

香港,旺角曾經的街頭表演藝人。(視覺中國)

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中,香港是座鋼筋水泥包裹下的城市,似乎只剩下了金錢交易永不眠。大家覺得人像浮萍,城市像浮城,在精神上無根無家可以寄託。

如今,此類街頭表演的重新演繹,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慢慢多了可以放鬆精神的依靠。傳統的習俗在新思維下開花散葉,或許是文化的另一種傳承吧。

相關文章:【街頭表演】在自由中發聲 一個城市藝術的困境與抗爭【街頭表演】後旺角殺街時代 街頭表演生態堪憂【街頭表演】自由還是監管 街頭表演究竟屬於誰?【街頭表演】被擠壓的城市空間 藝術在夾縫中生存

上文節錄自第16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0日)《把藝術融入城市血液 街頭表演:在自由中發聲》,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有關街頭表演文章:

【Busking爭議】英國特拉法加廣場 劣幣驅逐良幣的「街頭」啟示​【Busking爭議】從美國「鼓圈」小城 反思本港街頭表演前途問題【Busking爭議】各處鄉村各處例 細看街頭表演的「世界規則」【Busking爭議】街頭表演與立法如「水溝油」? 澳學者戳破假象【Busking爭議】旺角「殺街」以後 香港須正視公共空間規劃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