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king爭議】英國特拉法加廣場 劣幣驅逐良幣的「街頭」啟示
在陰鬱不定、寒冷有雨的下午,特拉法加廣場只有寥寥可數幾個身穿厚厚大衣的遊人冒着烈風與冷雨疾走,連白鴿也瑟縮躲避。身穿綠袍的「尤達大師 」(Master Yoda)敬業樂業地凌空「站着」,寒風把他吹得難以如常靜止。他抱怨道:「因為整天下雨,這裏沒有遊客。」難得一身好本領,空間始終不可無。一片空地,就是街頭表演者最基本的謀生之所。
同樣坐落於特拉法加廣場的,還有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和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兩者同樣面對入場人次減少的問題;前者的訪客數目去年下跌兩成,後者的跌幅更多達四成二。國家美術館近兩任館長皆曾開腔批評,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更直指場館外行人專用區的街頭表演者阻塞道路,令有意前來參觀的民眾避而遠之。
窮追猛打 殺街有助提升訪客?
這個行人專用區是2003 年自當地一項主要重建項目中規劃出來,當時的想法是將繁忙的路口變成優雅的廣場,改善該區環境面貌,吸引更多遊人。現時,這裏吸引大約30 位街頭表演者,除了「尤達大師」外,還有模仿貓王者、蘇格蘭風笛手、Oompah樂隊和Wayne Avrili 等音樂人。
國家美術館近兩任館長對這些街頭表演者窮追猛打,認為他們破壞公共空間秩序。兩人希望「殺街」,趕走一眾街頭表演者,並在行人專用區栽種更多樹木,為遊人提供樹蔭和寧靜的環境,將此地建成倫敦矚目的景點,長遠提升藝術館的入場人次。
面對這場「藝術高低」之爭,全球街頭表演者組織Busking Project的負責人Nick Broad認為:「這次事件是一些勢利的人打壓街頭表演的差勁例子,因為藝術館入場人次下跌並不是表演者的錯。」在特拉法加廣場表演三年多的街頭藝人Wayne Avrili向《香港01》記者表示,街頭表演者吸引不少人前來。他指出,坐落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外同樣有街頭表演,但並沒有妨礙其他人前往。
他又認為,這場爭議很快會消失,「畢竟並沒有很多人認同這套說法,其實不少人被街頭表演吸引,而且樂在其中。」目前廣場外的街頭表演並沒有任何規管或發牌機制,當局希望日後推行自願性質的發牌制度。現時全職街頭表演的Wayne Avrili,並不認同規管街頭表演活動:「街頭表演應是獨來獨往,這樣才可以和觀眾有更好的互動。」
他又說,街頭表演者一般都很守規矩,也會互相幫助及協調,故很少發生問題。他平時會前往三個不同地點表演,由早上九時半開始,每次約一小時,表演後會讓出位置給其他表演者輪流演出。空餘的時間他會在附近等候,同一表演地點,在同日晚上或可以再表演一次。他表示很享受現時的方式,因為「可以自己話事」。
當然,首要條件是表演者都自律及禮讓。英國媒體曾訪問特拉法加廣場途人的意見,不少人表示這些街頭表演令他們想駐足觀賞,而且表演為該區增添了更多元素是好事。至於廣場旁的藝術館,有些受訪者表示無暇入場參觀,有些則批評館方的安排不當,令參觀者只可匆忙觀賞展覽,藝術館門外的保安也搖頭否定街頭表演趕走有意入場者的說法。
事實上,泰特現代藝術館去年入場人次雖下降逾一成,另一姊妹美術館泰特不列顛(Tate Britain)卻大增五成三,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入場人數同樣有顯著增長。當中的差異與街頭表演者阻撓參觀者無關,更主要因素是與展覽的吸引力和名聲。大多數入場人士有清晰意願,想要參觀特定的展覽,不會因展館外的街頭表演者而臨時選擇不去。
噪音擾民 休憩空間哪裏尋?
當英國倫敦面對藝術的高低之爭,香港亦面對相似的困擾。早前,旺角行人專用區「殺街」,有人批評在街頭表演的大媽有如「劣幣驅逐良幣」,導致行人專用區計劃中止。香港公共空間不足、噪音污染,以至如何規管等問題同樣嚴峻。對表演者來說,人流暢旺的西洋菜南街無疑是頗吸引的「搵食位」。
但整體而言,卻絕非街頭表演的理想地點。因該處距離民居和商舖太近,對噪音和阻街等問題容忍度較低。此外,街頭表演者佔用的空間太多,大街兩側的位置有時只能容納一兩個人通過,對鬧市的途人構成諸多不便。
在世界各地,街頭表演者在街道或地鐵站隨處可見,大型的公共空間亦是重要的表演場地,倫敦的高文花園(Covent Garden)、紐約的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巴黎的蒙馬特(Montmartre)等都是著名的例子。這些公共空間不僅地方大,能容納更多觀眾,而且大多遠離民居,減少滋擾問題。
雖然,香港有類似的公共空間,例如尖東海旁、尖沙咀碼頭、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荃灣海濱公園及屯門公園等,但空間仍然不足。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去年的研究指出,本港市區人均休憩用地只有2.7平方米,遠低於亞洲其他城市的水平。況且,公共空間不只是街頭表演的理想地,也是市民休憩的好去處,香港的公共空間匱乏,導致公共資源「你爭我奪」。
說穿了,「劣幣驅逐良幣」的論述未免把事件過於簡化,以至未能準確掌握問題的複雜性,指出問題的重點。只有當我們弄清楚這些徒添混亂的爭議說法,才能夠專心一致應對由街頭表演所引起的種種問題。
上文節錄自第13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8日)《街頭表演:點止藝術高低咁簡單!》。
【街頭表演爭議】系列: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