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跆拳道】品勢改革何去何從 切勿從普及走向極端
2018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剛剛在臺北落幕,韓國繼續成為大贏家,臺灣緊隨其後排獎牌榜第二。還有兩年便是東京奧運,面對空手道「型」(KATA)成為奧運比賽項目,WT(World Taekwondo,世界跆拳道聯盟)銳意改革品勢競賽方式,經歷世錦及亞運後,或者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WT跆拳道品勢的發展。
作者:洛生
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在之前的「套路系列」文章中,武備志曾就套路在現今武術中的意義作出不同角度的討論。無論在中國武術、空手道、柔道、劍道、跆拳道等等,都保存套路演練的鍛煉方式,甚至發展出套路競技的比賽形式。
【武術套路系列・前言】 套路在現今武術中的意義
【武術套路系列】套路的定義是什麼?組合技等於套路?
【武術套路系列】拳擊也有套路?!
【武術套路系列】傳統武術的練與用
2018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剛剛在臺北落幕,韓國繼續成為大贏家,臺灣緊隨其後排獎牌榜第二。連同8月份的亞運會,跆拳道品勢的新面貌經已呈現眼前。還有兩年便是東京奧運,或者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WT跆拳道品勢的發展方向。
不過先欣賞一下「2018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的精彩畫面:
▍跆拳道品勢的發展及分類
WT跆拳道中的套路最初在1970年代稱為"Hyeong"(形)或"Teul"(套拳),在1980年代改稱為"Poomsae"(品勢),品勢的動作表現了跆拳道所追求的武術方法論,並且每個「品」都是基於跆拳道的攻防技術制作而成,當中亦包含了體能鍛鍊、精神心理訓練、防身術元素。
品勢向來作為跆拳道必經訓練環節之一,用以練習跆拳道基礎手腳攻防動作、步法、身體協調等,更是晉級晉段的必備考核內容。及至2000年代,漸漸發展出品勢的競技比賽,為了使跆拳品勢比賽更公平及更具可觀性,WT重新統一競賽品勢的動作定下動作標準規範,制定一套較為客觀的評分制度,自此既有的品勢亦是為「公認品勢」。
另一方面,為了拓展品勢競技的可能性,國技院(Kukkiwon)、世界跆拳道聯盟(WT)以及大韓跆拳道協會(KTA)自2006年12月開始共同研究創作競技專用的「競技品勢」,最後開發出四套有別於「公認品勢」,演練難度較高、較具觀賞性的「新品勢」:Bigak、Nareusya、Himchari、Saebyeol。
其後,自2016年公布空手道「型」成為2020東京奧運比賽項目後,WT積極研究品勢競技的發展方向,而動作限制較少、配樂演練,具有飛躍、空翻、高難度踢擊動作的「自由品勢」便應運而生,更在2017年加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品勢競技項目之一。
▍品勢不只承載跆拳道方法論 更是跆拳道普及的關鍵
跆拳道「品勢」(相對於公認品勢、新品勢、自由品勢)分為色帶品勢(Yougupja Poomsae,太極一章 - 太極八章)及黑帶品勢(Youdanja Poomsae,高麗 - 一如)。
除了動作應用的研究外,套路的設計可能跟該種武術的方法論不無關係,是針對武術方法論的鍛煉或展示方式。WT跆拳道的發力原則其實並不「新奇」,亦不「獨特」,都是一些其他武術早已抱持的主張,包括:以身體主軸發力、螺旋發勁、縮短發勁距離等。
詳細內容可以參看武備志之前介紹兩種跆拳道的力學原理文章:
《【WT品勢】從動作細節 看世界跆拳道的力學原理》
《【ITF跆拳套拳】Sine Wave:國際跆拳道的力學理論》
另一方面,品勢在WT跆拳道普及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從色帶品勢及黑帶品勢的動作設計、難度設定、技術舖排,甚至是考核內容地位可見,它是為「廣泛」推廣WT跆拳道而設的。
品勢的動作大多只以一個攻防動作為主,甚少複合的手腳動作,而且踢擊只僅限於前踢、側踢、橫踢三種,加上動作編排往往左右對稱,動作重複性高,因此演練難度一般較低。尤其是色帶品勢的演武線大致相同,基本上去到黑帶品勢才會感到「棘手」。踢擊難度最高的應該是「平原」那記「前踢接旋轉側踢」,其次可能是「高麗」的二段側踢。馬步難度較高的,莫過於「金剛」的8秒「獨立步」。
除此以外,WT跆拳道的品勢具有頗完善的技術晉升階梯,它的動作編排是循序漸進的。「太極一章」(Taeguek,與中國太極不同)從最基本的走步(Apseogi)前進、中段正拳(Momtong Jireugi)、下中上段擋格(Arae/Momtong/Oelgul Makgi)、前踢開始,都是跆拳道最基本的技法。「太極二章」,在走步技法上加入「走步接弓步」、上段正拳的技術。「太極三章」在充分掌握基本步法及擋格後,添加了三七步、外手刀擋格、手刀攻擊等。「太極四章」在三章的手刀基礎上,推展至雙手刀擋格、拍手刺擊、側踢、燕子手擊等……在套路間存在技術的銜接,讓學員能一步步掌握基本技巧,然後再以此為基礎,漸漸晉升至較高難度的動作上。
設計簡單、難度偏低的品勢,即使是年紀尚小的兒童,抑或是年歲較長的中老年人士,都可以有能力掌握跆拳道基礎技術,大大增加了跆拳道「潛在參與者」的人口基數。而且品勢技術互相銜接,配合段級考核同步推行,讓習者能夠循序漸進、具體化地目睹自己進展過程,逐步建立自信心、培養習武興趣。
品勢以上種種元素,都對跆拳道推廣及普及有著莫大的幫助。可是,先天以「普及」為主要功用的公認品勢,是否足以擔當比賽項目嗎?
▍公認品勢作為競技的先天不足
假如把公認品勢跟空手道「型」放在一起,相信不少人都會認為後者在觀賞性上略勝一籌。
品勢在動作設計上前後手分工明確,甚少在一個馬步上出現單手同時作出攻防動作,動作、步法變化較少,每「品」大多以單一基本動作為主,難以跟空手道那急速多變的技法相比。另一方面,公認品勢對動作位置、操演節奏有明確要求,品勢選手要像體操選手般按照標準而行,變相令選手個人的自由發揮空間有限,不同空手道選手能在演練同一套「型」時,能透過改變動作快慢節奏,展示獨特的風格。
技術不全面亦是「公認品勢」的不足之處。正如上文指出,公認品勢只包含了三種踢擊技法,即使手部技法亦未能充分展現,間接令品勢演練時難以展現明確的攻防意識,令觀眾從演武得到投入感,進而覺得好看。而對品勢習者自身而言,豐富品勢的技法內容亦可以提高自身的武術修為。因為筆者認識一些品勢運動員明明可以把「公認品勢」演練得虎虎生風,卻踢不出一腳正常水平的後旋踢。
▍對新品勢、自由品勢「特技化」表示擔憂
WT針對「公認品勢」的先天不足,先後研發出「新品勢」及「自由品勢」作為新一代的競技用品勢,當中加入了搏擊及特技動作元素。而且在「公認品勢」的評分準則上,亦漸漸改以著重「表現性」為主,鼓勵運動員提升動作質量,而不是單求動作準繩度,令動作觀感威力有所改善。在新品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拳擊組合及搏擊踢擊組合出現,這打破了以往「一下接一下」的品勢技法展現方式,亦為觀眾增添了多元化的技術體驗。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自由品勢」過分「特技化」、「表演化」的趨勢。
在跆拳道表演中加入「空翻」、「轉體」、「超高難度踢擊動作」,筆者尚可理解為「提高表演、娛樂效果」,始終武術表演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吸引觀眾目光,令一般人感興趣去接觸武術。正如以上比賽是「特技比賽」,而不會被稱為「跆拳道比賽」。
但是品勢始終應該是跆拳道技法的載體,品勢競技所比拼的應該是跆拳道技術的高下,不應該為了提升比賽觀賞性,而硬加入非跆拳道技法的內容,除非WT認為「特技空翻」已經成為跆拳道的一部分。
相信很多武術習者對空手道「型」會感覺較好。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縱使動作難度再高,它們的「型」都不會超出武術技法的界限,很難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在動作編排上具有一定的武術合理性。可是在新品勢及自由品勢中,我們卻不時發現一些純展示性的「高難度動作」。一旦品勢動作脫離實際應用的話,它就只會淪為一種「表演」,原先的「武術」展示淪為「舞術」展示。
不過幸好在世錦賽中,公認品勢及自由品勢完全分開,有一種「武術鬥武術」、「特技鬥特技」的感覺,似乎視「特技」為全新另類的比賽。但是,如果可以的話,希望WT還是好好認清品勢跟「自由品勢」的根本差別,干脆加開一個名為「特技跆拳表演」的比賽項目吧。
▍品勢改革何去何從
面對空手道將於2020年加入奧運比賽中,跆拳道必須與時並進方可繼續處身於現代搏擊運動潮流之中,可是「怎樣變」「如何變」是一個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在剛過去的亞運及世錦賽中「新品勢」及「自由品勢」先後上場,當中固然看出WT改革品勢的決心及嘗試,但「特技化」絕對不是一門武術或搏擊運動應取的方向。希望世界跆拳道毋忘跆拳道應有的堅持,能夠如搏擊項目般取得平衡。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