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套路系列】套路的定義是什麼?組合技等於套路?
在套路系列開展至今,開始引起不同的意見及討論。要有效討論一件事物的價值,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而對於「套路」的不同解讀,或會引申出截然不同的價值。本篇文章在於跟讀者分享一下編輯W對「套路定義」的看法。
套路的定義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包括:狹義的整體套路,以及廣義的練習套路。
視為整體的套路
狹義下的套路是指:基於某些因素下,把一連串的相關的招式動作刻意編排後,組合成一整體的套路。在這個定義下的「套路」是作為整體的看待,而且動作次序有明確要求,為著某目的服務。
而那個目的可以是表現套路的起源及特色,以突出某些獨特的發勁方法。如象形拳便是一種模擬各種動物的特長和形態,以及表現動物搏鬥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術。以形意拳中的熊形為例,練習熊形時,身體要落得夠穩,關鍵處在頸、肩部份。久練能長身力,有助靠勁及其他近身發力。
同時,整套編排的套路亦具有提昇武術門派武術辨識度的作用。在展示武術的獨特性時,除了招式應用及搏擊風格外,把一些武術動作編排成套路演練,能夠令大眾對該武術建立起心中的形象。尤其對於一般人而言,單純的招式展示或許不足以分辨不同的武術,而經刻意編排又能展示武術方法論的套路便提供多一種辨識方式于大眾。
套路動作的組成,可以為了針對該武術的方法論,或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徵的招式而組合套路,讓習者能更容易掌握同類招式的重點。正如武備志之前介紹過兩種跆拳道的力學原理(《另一種跆拳方法論——從品勢看WT的方法原理》 及 《ITF跆拳道的力學理論——Sine Wave》),我們可以在套路當中看到不同武術各自的方法論。
又如空手道的「三戰」,便明確指出施展時是以獨特的息吹(即呼吸法)使全身筋肉強化,及立禪(精神修養)為目的。三戰型的演武,如有演武同伴時,可由同伴用拳打擊自己的側腹、胸部及腹部等位置,以鍛煉「耐痛」、「抗打」的能力。簡言之,便是訓練、提升身體的感知操控及身體狀態。
此外,套路與套路間甚至可以組成系統,互相補足,或層層遞進。就好像上文提及過的熊形,它便是跟鷹形相對,熊形勁走沉實,故不少人會將兩式合練,達致兩力平衡,是為「鷹熊合演」。又以WT跆拳道的色帶品勢(套路)為例,它的動作編排是循序漸進的。太極(Taeguek,與中國太極不同)一章從最基本的走步(Apseogi)前進、中段正拳(Momtong Jireugi)、下中上段擋格(Arae/Momtong/Oelgul Makgi)開始,發展至二章的走步接弓步、上段正拳,到三章的三七步、手刀擋格,到四章的雙手刀擋格、拍手刺擊、側踢、燕子手擊……在套路間存在技術的銜接,讓學員能一步步掌握基本技巧,然後再以此為基礎,漸漸晉升至較高難度的動作上。
某些武術甚至在套路寄託了一些文化價值,或賦予套路一些特殊意義,使其動作表現、演武線、緩急輕重各有不同。例如形意拳的五行拳,便藉以五行的運行,以達相生相尅連橫相扣之意。又如上述的WT色帶品勢,一至八章各有各代表的掛象及意象。另一種跆拳體系ITF的套路亦以不同朝鮮文化象徵為名。
(以上為 ITF 套拳Kwang-Gae(廣開),套拳名稱就來自高句麗王朝的廣開土王)
單以武術傅承而言,以上寄託或許如《國術與國學》一文所言,是前人的傅統語言,甚至只是穿鑿附會,但當中亦無可避免地記載了武術文化的印證。
在以套路為整體的狹義定義下,套路在整套操練甚至作為系統時,有著不同的作用,甚至是單純用來比賽、表演。而當套路完整演練時,可鍛煉到所屬門派招式運用,但相較集中於招式的完成度、招式與招式之間的相連性、發力表現、重心平衡等。
換言之,完整套路操練普遍應用在比賽層面及個人武術修練層面。前者較容易理解,就是鬥表現度準確度較好。後者則在於個人動作、體能、精神層面的鍛煉,而這往往導致出另一種的「套路定義」出現。
視為練習方式的套路
當套路操練應用在個人武術修練層面下,很多時侯便成為廣義的套路,即是套路為練習方式之一。它與狹義套路的最大分別在于,它不會把整個套路作為目標,而抽取套路的部分作為鍛煉方法。
在操練套路時無可避免地會把套路分拆為一個個組合技來練習,並透過重覆練習來提昇動作表現,並同時練到各種要素,如體能、肌力、身體感知、發力操控、精神等。在這個情況下,套路便成為練習方法之一。
但這並不代表組合技練習,或是其他重覆的動作練習,甚至是打影練習就直接等同於套路練習。
組合技跟套路的差異在於:組合技是一組動作,目的通常較為簡單,或培養身體記憶,或集中於組合技的效果;而套路包含多個組合技,當中動作是經過編排的關聯體。
套路大多具有一定的形式及重點,例如起式、收式、呼吸、節奏等。套路可以作為整體地分析拆解,它的內涵比單純的重覆動作要大得多。那就是為什麼簡單的"One two"可以作為套路的構成部分,但不可被稱為套路的整體。而打影練習是基於想像對手動作而作出的即時技術組合,跟套路那些經過編制的組合動作截然不同。但是從套路動作引申出的應用討論則是現今套路的重要價值之一,為今日武術再增添技術價值。
( 蔡莫派的風雷手中有多個重覆、左右相反的動作,但內涵就比普通的組合拳如"one two”大,下文會繼續解釋)
或者有讀者認為組合練習便是套路練習的一部分,而組合是否來自一套套路本身並不重要。確然組合技練習經常出現於套路練習中,但兩者背後的目的其實有所不同。組合技練習是以組合技動作本身為重點,而套路練習中的組合練習是以建構、接連其他套路動作為主。
要分得這麼清楚,是為了認清套路的真正價值,而不應把與套路無關的組合練習成果亦加諸套路的價值身上。正如套路某程度上確實能鍛煉到武術動作的基本功,但我們必須同時認清單單進行套路練習或訓練基本功,對提昇搏擊能力的作用並不顯著。正如練習套路不等同打影練習,打影練習不等同對打練習;或者套路馬步基本功練得好,便不會被人摔倒。它們的練習重點,所針對的武術元素壓根兒就不同,並不能相提並論。就跟某位讀者所言,不同的練習各有所取,缺一不可。
傳統武術完整的訓練應該是套路築基+拆解單練練功力+再來是實戰模擬對練,缺一不可。
最後,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於否定套路於現今武術的價值,反而是希望嘗試透過為套路定性,使之與其他訓練模式區分開,更容易認清套路的真正價值。
(此文為武術套路系列的其中一篇文章,武備志的各編輯都對武術套路都有不同的看法,當中有所重疊、亦有所反對,畢竟這個題目在武術中的意義非淺,意見不同實不奇怪。如果各位讀者有自己的意見,歡迎投稿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