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妥協於初步協議 美國下一步應該這樣做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中美第13輪貿易談判10月11日在美國華盛頓結束,據中美官方公告,以及白宮所公佈的詳細語錄來看,兩國目前已按照「數周內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以便二位元首於11月APEC峰會期間簽署」之計劃推進下一階段的貿易談判。
此前美方一直主張簽署「全面協議」,然而隨着關稅開徵,兩國企業持續承擔關稅成本,中方暫停對美農產品訂購,特朗普(Donald Trump)也逐漸更改態度,數次傳達「縱然更傾向於全面協議,但不排除可先達成初步協議」之意。與此同時,遍覽此次兩國公開的談判內容,美國此前「中國放棄產業政策」等主張都未被包括在內,美方最在意的「落實機制」也被更改為「糾紛解決機制」。

從態度的軟化、關鍵主張的缺失再到措辭修飾的變化,白宮擺出了一定願意妥協的態度——而北京也順坡下驢,為特朗普提供了「得以交貨」的台階。

「小協議」數周內達成 中美暫休關稅戰

特朗普10月11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對比中方通稿以及特朗普的表態,中美基本已經達成第一階段的協議,涉及農業、技術轉讓以及知識產權的領域。至於金融方面,美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表示,中美雙方在金融服務進行廣泛討論,美方要求中方向美國金融服務企業開放市場,而雙方在這些問題上已接近達成協議,同時亦指中美在外匯市場和自由市場的透明度上達成了協議。

+1

針對各方關注的關稅問題,美國原定10月15日向價值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由現行25%上調至30%。姆努欽對此表示,特朗普已決定暫停加徵該部分關稅。而針對將在12月15日生效的,涉及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由10%提升至15%的規劃,萊特希澤則表示,特朗普尚未作出最後的決定,現時仍有許多時間進行考慮。

特朗普特別表示,這些共識將被落在紙上,需要3至5周撰寫文本,「你知道,我們會在智利相聚(APEC峰會11月16日在智利舉行),也許到那時就會完成(第一階段的協議),或是大約那個時候(簽定協議)」。

北京積極鋪台階

對比兩國以往態度,美國未有在此次談判期間強調此前一再提及的「落實機制」(enforcement mechanism)問題,而只是在記者的追問下,由特朗普表示「我們對落實的問題有規劃」,並由萊特希澤表示「我們將展開詳盡的對話討論」,「雙方都同意設立一個可行的糾紛解決機制。我們已經很接近這個目標」。而此前針對「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的分歧,此次也未公開任何相關討論。

對於美方這種有所和緩的態度,中方也立刻給出了積極回應。中國商務部的官方通稿顯示,「雙方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將農業置於中美貿易談判的首要位置。

美國農民是特朗普不可丟失的票倉之一。(Getty)

而據特朗普表示,中國已經承諾提高對美農產品採購量,最終提高到每年400億至500億美元的規模。財長姆努欽和特朗普進一步澄清到,將於「翌年」(within the second year)也即2020年內提高到該年採購水平。劉鶴亦就此適時補充道,中方已經在近幾周內訂購了兩千萬噸美國大豆。

近幾個月來,中美農產品貿易因兩國貿易糾紛而受到嚴重影響,一方面是美國農業承受着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中國豬肉價格也因瘟疫和大豆豆粕價格高企的雙重原因而高居不下。而今中方破格承諾大額農產品採購,按特朗普的話,是從「過去160億的史上最高水平提升到400億至500億美元」,可謂是在美國放緩談判態度,做出適當妥協後,積極為特朗普提供「下台階」的契機,展現了足夠誠意。

「初步協議」已然可期 貿易戰猶無盡頭

在今年7月底中美「上海會談」之後,《香港01》便多次撰文,預判中美兩國自彼時起已經達成共識,不再於近期談判過程中尋求「全面協議」,而貿易談判也必先以先達成一「小協議」為初步目標。當下局面也確實按照該情況發展,中美兩國在剛剛落幕的第13輪談判中都呈現出了一定誠意。

然而,這絕不意味着貿易戰的中止。接下來,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兩國在現有關稅繼續加徵的基礎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會晤中,相互適應。

歸根結蒂,兩國之所以尋求先達成「小協議」或「初步協議」,皆是因為相互之間存在難以解決的重要分歧。其中除了所謂「強迫技術轉讓」、「落實機制」、「產業政策」這些表象訴求之外,更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中美綜合實力此消彼長所帶來的結構性挑戰。

無論是經濟體量、工業實力、尖端技術研發、科研投入,還是軍事實力及可支配財力,今日之中國都並非昔日之蘇聯或日本可比擬。2019年8月卸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一職的史金納(Kiron Skinner)博士於同年5月的一次國務院會議上表示,「美國從未與對手展開需要如此巨大資源支持的戰略競爭」。

史金納同時表示,「幾十年前沒有人預料中國會成為我們全球性的經濟和意識形態競爭對手,同樣震驚的是,我們第一次面臨一個非白種人的強大對手」——這也就是說,除了經濟軍事科技以外,中國與美國在政治、社會治理、尤其是意識形態等領域的差異,才是兩國結構性挑戰的根源。

可以說,美國是從承認人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功的國家,來自18世紀的英國清教奠定了美國的基督教文化基礎,對人性和基督教信仰的追求而形成的政治文化,使美國產生出巨大的國家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超越了以民族為紐帶的舊式國家凝聚力。

再看中國,儘管不斷的改朝換代,卻是世界上歷史延綿最悠久的文明,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精英行政體制和科舉考試官僚行政文化。與美國「國家是個體的集和」不同,中國的國家概念作為不可或缺的社會構成部分,架構在個體及家庭概念之上,個人利益需要服從國家利益。

中美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乃至文明觀的重大差異,是美國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的核心原因。(Getty)

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尋求的不是取替美國,也不是金融控制權,而是希望繼續改善國民民生民權,完善國家政制。並且一面繼續與發達國家對接,相互取長補短,另一面用中國技術,中國工業企業和中國金融把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釋放出來,將這20億人口納入中國經濟圈,為這些國家提供幫助的同時,也為自己尋找新的資源來源地,包括21世紀最稀缺的經濟要素:能看懂說明書、按時上班、能夠掌握基本工業技能的勞動力。

中國的這種做法對世界有重大幫助,但也會讓中國進一步越向世界的中心。很多美國人不願看到中國從這全球化中脫穎而出,成為主導世界的國家。但是美國及西方所主持的全球化卻相形見絀,造就了一系列分配不均、產業發展難以為續的現況,無法適應當下及未來的需求。至於美國在5G建設的問題上脅迫各國不要使用華為,結果也是可想而知,從意大利到法國到德國到荷蘭,盟國先後拒絕美國的要求。

這並不奇怪。試圖用自身影響力去阻止競爭對手從事某些事情,而本身又不提供備選,這種策略註定無法成功。那麼,美國又該如何呢?

給美國的建議:打鐵還需自身硬

短期而言,特朗普大可以升級當下和中國的貿易和科技戰,甚至進一步蔓延到金融、政治等多領域,動用一切可動用的「工具」,包括香港問題、台海問題等等,最終達到讓中共屈服的效果。當然了,這麼做不僅會對當今世界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害、也可能有損特朗普2020大選,且還不能擔保一定能夠奏效——畢竟中國在過去10年裏一直在為這樣的對抗做準備,且就當下情況而言,中方「打,隨時奉陪」的表述,有着足夠的底氣。

既然此路不通,那麼美國能做什麼?所剩下的選擇,就是尋求暫時停戰,投入長期的對抗,並在此過程中恢復過去那些奠定美國光輝的長期政策。

或許,美國更應該推動關鍵性的高科技產業,特別是半導體製造返回美國本土;

或許,美國更應該把國防研究的重點放在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不是延續過去的技術和裝備,美國需要的不是航母和F-35隱形飛機,而是無人機群;

或許,美國更應該推動新的國防教育立法,正像艾森豪威爾在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後,培育整整一代工程師那樣,加大對基礎研究之投入;

或許,美國更應該在科研領域抱以開放性態度,提供便捷的移民、就業政策,吸引大批中國優秀科技人才,展開對人才的爭奪;

或許,美國更應該為所謂「印太戰略」提供具體的、可替代「一帶一路」的方案,並與歐盟、日本、韓國、澳洲、印度一起開展落實。

當碰到發展的瓶頸時,中國政府寧願頂着引發更多社會不穩因素的風險,冒天下執政者之大不韙,在經濟下行期推動「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經濟結構改革,只為更好地應對下一階段的發展挑戰,堪稱「刮骨療毒」。反觀白宮在面對自身經濟產業空心化、分配不均等國內經濟問題時,將問題歸咎於國際社會,以關稅、制裁這些手段,又或是對盟友施壓,要求其予以配合,這些都是行不通的。美國若想保住自身綜合國力的絕對領先,必須紮根於自身發展。

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