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協議之後的中美關係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自三年前,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國總統,就開啟了頻頻「退群」的進程,在雙邊框架下利用美國多方位實力優勢,試圖以關税、軍費等多種手段向各國逐個「壓榨」收益。在美國這場面向全球的攻勢中,各國應對談判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歐盟(EU)方面一邊通過各種渠道勸解白宮,一邊也積極準備相應報復手段;日本安倍政府展現出過人地果決,以最低限度的讓步安撫了白宮,在剛過去的聯合國(UN)大會上簽訂了新的貿易協議,為國內政綱提供了穩定的外部環境;反觀中美的情況則複雜得多。

事實上,「貿易戰」已經不足以形容中美此輪摩擦。金融、科技、軍事、學術文化交流、國際政治等多領域的博弈,正令中美逐步滑向愈發未知的境地。也就是在此背景下,由劉鶴及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兩位中美談判牽頭人領銜的第十三輪談判,即將於10月上演。

+3

或許我們可以對過去十二輪談判做一個切割。在前十輪談判中,中美兩國都處於相互摸底的過程,也就是今年5月的第十輪談判,原以為已經諸事妥當、只待簽約的美方團隊,卻遭遇中方強硬的態度轉折,以至於無果而終,美方不乏對此頗多怨辭和指責。一度中斷的談判,經6月大阪二十國集團(G20)習特會重啟,至7月底的「上海會談」才終於讓兩國清醒地重回談判桌。雖然談判進程自上海之後依舊緩慢,但兩國都已放下不切實際的期望。美方不再奢求中國做出「修改法律」、「接受監督」等干犯主權的所謂「結構性改革」,中方也不再幻想美方獲得幾個農產品、能源、客機等採購大單就心滿意足。

本報曾於8月2日《3000億新關税9月開徵 上海會晤才是中美談判的真正起點》一文中斷言「先達成一個能暫緩硝煙、可供交差的小協議,大協議的談判日後持續進行」。這應該是「上海會談」的基本前提。此等判斷,如今依舊適用。無論是美國各大媒體近幾周熱議的「中期協議」,或是特朗普9月12日表示「儘管自己期望能與中國簽署一份全面協議,但也會考慮先達成一項中期協議」,都表明這是當下中美現階段所嘗試達成的目標。

9月18日至20日舉行的中美副部級磋商也秉承這個談判思路。由此我們看到中方於磋商前數日對部分美國農產物、化學品等產品提供一年期的附加關税豁免,美方將原訂於10月1日落實的、針對2,500億美元中國貨的關税滯後加徵;磋商當日,美方也對437項中國商品提供一年的附加關税豁免。這種決策既是雙方考量國內消費者及企業的迫切需求而做出的適當調整,亦是為雙方基本同意的談判思路提供更多周旋空間。

當然,在這過程中還會有變因出現。同樣是以9月副部級磋商為例,雙方會後均表示會面有建設性,中方指出「雙方同意將繼續就相關問題保持溝通」,美方表示「期待歡迎中國代表團參加10月的高級別會談」。可是特朗普當日晚間在與澳洲總理舉行聯合記者會時「不急於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達成協議」,改稱「需要完整協議」的說法,或許這就是中方在約一小時後取消了參觀美國多州農場乃至簽訂採購訂單計劃的原因。

這都是正常的,縱使中美已經對雙方底線和共同談判思路有了共識,但對於如何包裝最後的協議,如何回應輿論的壓力,都還需要時間和耐心。歸根結蒂,中方還在逐步適應一個對華態度全面趨硬的美國,而美方也在逐步適應一個立場底氣愈來愈足、立場愈發堅定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