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布尼茲:神義論 - EP25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上一篇提到,如果每個單子都是獨立和封閉的實體,那麼為甚麼它們彼此協作﹖萊布尼茲認為是出於上帝安排;上帝在創造萬物時預先安排好各自的軌道,讓整個宇宙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後人把萊布尼茲這個觀點稱為「預定和諧」(pre-established harmony),預定和諧理論除了能夠解釋事物之間能協調一致外,還被解決心物交互問題。

 

心物協調

 

關於精神和物質如何發生作用,笛卡兒認為精神和物質透過松果體發生交互作用﹔斯賓諾莎訴諸實體一元論,認為精神和物質統一於實體,兩者只是同一個實體的兩個不同面向﹔萊布尼茲提出預定和諧,認為上帝猶如一個出色的鐘錶匠,把精神和物質製作得完全互相協調。舉例來說,當思維希望把手舉高時手就自然會舉高,實則上兩者也都遵守各自的規則。萊布尼茲進一步指出,精神每作出一個決定,都有相應的形體運動伴隨,反之亦然。

 

萊布尼茲透過預定和諧理論,指出宇宙中所有毫不相關的事物能夠協調一致,證明宇宙中存在一位完美的上帝,祂把宇宙安排得秩序井然。然而,萊布尼茲說的上帝到底指甚麼呢﹖

 

超級單子

 

對於萊布尼茲而言,精神是獨立的單子;而既然上帝是最完滿的精神實體,所以也是最高級的。此外,由於上帝是純粹的精神實體,所以也沒有物質的形體。當萊布尼茲說上帝是最完滿時,他的意思是上帝除了沒有缺點之外,祂亦是所有東西的存在理由。上帝除了是所有實際存在東西的存在理由之外,也是所有可能存在的東西之理由。既然在上帝之中包含了所有可能性,到底上帝會選擇實現哪些可能性?如果在上帝的思想中存在著多個世界,上帝為甚麼會選擇創造我們這個世界而不是其他的世界?

 

萊布尼茲指出上帝的本性必然是善,如果上帝不是善,上帝就不成上帝。依此邏輯,上帝必然會在眾多可能世界中,選擇最好的那個世界。因此在萊布尼茲看來,雖然這個世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惡,可是已經沒有比這個世界更好的其他世界。那麼,萊布尼茲就來到另一個問題:既然上帝的本性是良善,為甚麼會容許惡存在?

 

神義論

 

為甚麼良善的上帝會容許惡的存在?如果上帝容許惡的存在,這又和上帝的本性相違背﹔如果上帝沒有創造惡,又和上帝全能的本性相違背,因為沒有東西不是由上帝所創。萊布尼茲晚年重要的著作《神義論》(Théodicée)就是關於這方面的探討。神義論要證明的是︰面對世界上存在的惡,上帝仍然是美善的。

 

萊布尼茲的解決方法是把惡的起源歸於有限者,他認為上帝不需要為世界的惡負責。他區分了物理惡倫理惡:物理惡指自然界突然發生的災害,它的出現只是為了宇宙的平衡與為了懲罰惡人;倫理惡是人類濫用了上帝賦予的自由意志,自己選擇棄善從惡。

 

萊布尼茲的神義論思想反映了西方哲學家對人類自由的重視,自由凌駕於善惡之上。如果我們要判定一個人的善惡,這是出於我們認為行為者有自由選擇行善或行惡,但他最終選擇了行惡。我們認為一個人是善的,這是由於他本可以行善和作惡,但他仍然選擇了行善。反之,如果一個人只是迫於行善,我們大多不會把他稱為善人。

 

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爭

 

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歐洲,哲學史的舞台上演了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雙方的分歧在對於知識的基礎上。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正是這個星期我們無睡意哲學課的笛卡兒、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而在下星期開始,我們就會著手介紹另一陣營的經驗主義哲學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霍布斯(Thomas Hobbes)、洛克(John Locke)、巴克萊(George Berkeley)與休謨(David Hume)。他們主張知識的基礎是經驗,反對人有天賦觀念,在認識論上則主張運用歸納法來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