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之城.一】寂寞有害 英國如何拯救900萬名「邊緣人」?
「孤獨是最後的禁忌,我們會談論身邊一切,甚至談死亡,但偏偏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孤獨的。」英國著名女作家Deborah Moggach曾這樣說。孤獨是社會的隱疾,英國首相文翠珊今年初宣布設立「孤獨事務部長」(Minister for Loneliness),為問題找出具體解決方案,制訂長遠政策。然而孤獨是空泛的,也讓人難以啟齒,要對症下藥也許不易。
除了英國的例子,《香港01》記者亦訪問了本港立法會議員、社工、獨居老人、自稱孤獨的人,希望啟發讀者正視孤獨的嚴重性。
(此為系列報道之一)
孤獨,雖是一種主觀情感,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隱形流行病」,影響着不同年齡層的人,在熱鬧都市裏普遍不過。孤獨並非沒有人陪伴那麼簡單,它關乎人際關係,活躍於社交網絡的人也可能感到內心孤單。人生大事如初為人父母、承受喪親之痛、失業、轉學,又或者搬新居,這些經歷都是孤獨的源頭 。英國精神健康基金會一項研究發現,18至34歲青少年比55歲或以上的人更常感到孤獨。
現年39歲的Amy Perrin是職業治療師,也是英國布里斯托慈善組織Marmalade Trust的創始人之一。和熱線中心義工一樣,她每天用心聆聽求助者的想法和感受,致力於解決城市人的孤獨問題,她遇過大學生、初為人母的母親、單親父母、老人、精神病患者、學習障礙者和殘疾人士,富人窮人也有,超過數百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曾向她訴苦求助。事實上,她自己也是過來人,就在30歲那年,她和情人一起搬到布里斯托生活,但後來這段感情關係破裂了,便開始感到生活變得孤單。
「我突然發覺距離朋友和家人很遠,一個人在200英里外的城市生活,有時周五下班後獨自在停車場徘徊,內心很害怕,我知直至下周上班前,我都不會和任何人說話。」Amy憶述說。數個月後,她意識到自己很孤獨,但沒有把內心感受告訴任何人,因為怕尷尬。當時她報名參加陶藝課程,又參加健身運動,以為可以解決孤獨問題,怎料一下子覺得很難交朋友,難以適應社交生活。
拒絕承認孤獨 因它不吸引
直至當上義工,她每月參加慈善機構舉辦的長者茶會,透過志願服務和接觸其他志願者,漸漸重拾自信,「當我工作時能夠與同事交流起來,沒有那麼自責,心情有所改善,我覺得自己有使命要幫助其他感到孤獨的人。」說起使命,她希望提高公眾對這種「隱形流行病」的認知,使孤獨的人能夠公開談論自己的情況,以及敢於主動向家庭醫生說:「你知道嗎醫生?我覺得很孤單。」這麼一番話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是革命性的。
害怕說出口的不只她一人,35歲的英國女子Rebecca也如是。四年前,渴望婚姻的她與拍拖多年的男友分手,沒有了另一半相伴令她很不自在,「很多人不明白我為何孤單,我有一份穩定工作,又有不少好友,他們大部分都結婚了,要照顧自己的孩子,我替他們高興,但當我情緒不好,想找人傾電話又無人理,無人覺得我重要。」為擺脫孤獨感,她不停在網上結識朋友,透過交友網站尋找真愛,至少有過100次約會,不過全部失敗收場。翻看網上資料,她描述自己是性格開朗、喜歡閱讀和旅行的女生,拒絕承認孤獨,「孤獨好像一種傳染病,人人都不覺得它吸引。」
孤獨問題不會因避而不談就消失,英國紅十字會及生活協助組織CO-OP調查顯示,英國面臨社會老齡化,無人照顧以至於「孤獨死」的問題愈趨嚴重。在英國6,560萬人口中,有超過900萬人表示經常感到孤獨,約20萬名長者超過一個月沒有與朋友或親人交談,甚至完全沒與社會互動。Amy補充說:「我記得曾經有一個90多歲的老伯前來求助,他的聲音很古怪,後來才知他三個多月沒有跟任何人說過話,當他張開嘴巴說話時,是多麼的興奮。」
孤獨可導致情緒低落,亦有可能嚴重影響精神健康,有研究指出孤單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等同每天抽15支香煙。去年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心理學教授Julianne Holt-Lunstad領導的團隊就孤獨與健康關係進行研究,報告顯示,與有良好社交生活的人相比,孤獨者的早死比率高達50%,孤獨的「殺傷力」比癡肥可能更大。另外,英國約克大學在2016年一項研究發現,孤獨者患冠心病的機率高出29%,中風的機率則高出32%,他們的健康狀況明顯較差。
孤獨問題,困擾最多的不單是年長或中年人士,根據英國兒童慈善組織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統計,2016年有4,063宗兒童求助熱線涉及孤獨問題,年紀最小的求助者只有六歲,反映孤獨問題呈低齡化趨勢。Childline熱線中心創辦人Dame Esther Rantzen表示,她最擔心的不是那些打電話來的人,而是那些因為過度孤獨,連電話也不想打的人。
社交網絡 易引發互相嫉妒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群體活動較多的年輕人也陷孤獨潮,元兇或包括使用社交網絡。有份參與研究的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Elizabeth Miller表示:「年輕人最初感到孤獨就去玩社交媒體,或是由於他們大量使用社交媒體,愈覺得與真實的世界隔離……不清楚哪個因素在先。」科技進步把人與人的距離拉近,但同時容易引起嫉妒,例如看到朋友參加活動充滿歡樂的照片,自己卻不獲邀請,便會感到被孤立。波蘭思想家Zygmunt Bauman生前曾表達對社交媒體的質疑。他認為,社交媒體在現代社會成了人與人之間互相聯結的紐帶,它讓人感到沒那麼孤獨,卻剝奪了學習社交技能的機會。
「對太多人來說,孤獨是現代生活的悲傷現實。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所有人,我希望面對這項挑戰並採取行動,對長者、照顧者及失去至親人士提供支援,協助那些沒有傾訴對象或不能與別人分享心聲和經驗的人。」文翠珊說。就在今年1月,她宣布委任文化部的體育與公民社會政務次官孔芮忻(Tracey Crouch)擔任孤獨事務部長,延續前年遭槍殺的工黨議員考克斯(Jo Cox)的遺願,訂立打擊孤獨問題的具體策略。
孤獨部長能否真的解決問題,仍需要時間觀察。不過,也有人質疑英國在此時推出政策的動機,本港社工龔偉森稱:「孤獨不會即時釀成人命,英國關注當然好事,但政府通常借助青年人問題來掩飾管治危機,以轉移公眾視線。」
上文節錄自第10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5日)《孤獨之城》。
其他【孤獨之城】系列文章: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1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