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之城.三】渴望有伴卻不敢吐心事 90後:談寂寞如談死亡
喧鬧的城市,人來人往,孤單的背影,來去無蹤。何以孤獨也找上年輕人?筆者跟Sandy初次通電,她說:「因為害怕孤獨,總是把每天日程排得滿滿的。」「這樣不會很累嗎?」「已經習慣了。」書寫除了讓她記錄每日行程,也是讓人了解她的一扇窗口。
攝影:吳煒豪
(此為系列報道之三)
90後Sandy是精神復康機構的朋輩支援工作員,日常輔導工作接觸到不少孤獨人士。她透露,他們大多獨居,或子女長大後各自成家搬出,生活上沒有寄託,獨自承受太多傷痛,又找不到別人分擔,自然產生孤獨感,「在香港說自己孤獨,其實等於談死亡議題,究竟葬禮要去邊?很少人願意討論。和朋友吃飯談孤獨幹嗎?未必人人想聽你分享這些事。」
「孤獨,是不能說的秘密」
撇開工作身份,她坦言自己像一般人那樣,物質生活富足,心靈上卻經常感到孤獨,「孤獨感和情緒病完全是兩種東西,即使沒有情緒病,人都可能感到孤單……我喜歡人多熱鬧,有人相伴可忘卻孤獨感。」如此害怕孤獨,於是有事沒事都要「忙着」,日程塞進各種活動,就連平日下班後,行程也必須要填滿,「星期一放工去做音樂治療,星期二返教會查經班,星期三至五晚上可能約朋友吃飯,至於星期六、日有時休息,有時有其他活動。」
偶爾,Sandy嚮往安靜,但更多的時候希望有朋友陪伴,這樣才不會覺得寂寞。掛下電話,記者相約Sandy一周後見面,了解她公餘後的一個晚上怎樣過。首個地點就在她工作的復康中心。眼大大、臉圓圓,和同事有說有笑,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性格開朗,但當進一步吐露心聲,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從心底湧出。她形容,內心好像有塊大洞卻怎麼也填不滿,唯獨朋友在身旁可以填滿它,「有朋友攝晒我啲時間就好了,就好似為什麼那麼多人想拍拖?只是不想自己一個人。」單身多年,的確有點悶了,但她表示不會刻意找另一半,還是相信緣分。
900個Facebook「朋友」 常見的只有數人
訪問當天是星期一,根據預定行程,這晚她要上音樂治療班。下午五時許,我們離開復康中心,從天水圍乘港鐵往灣仔,繁忙時段車廂人潮眾多,擠擁得難以轉身,低頭族繼續玩手機。「平時一個人坐車,我都會玩手機、聽吓歌……都是一些舊歌,我會聽衛蘭的《離家出走》,頭幾句歌詞是我想做的事。」說起家庭,Sandy小時候有不愉快經歷,父親是潮州人,家裏比較重男輕女,她小時候曾受家庭暴力,要警察介入處理,童年不快樂又不敢找人傾訴,潛意識很保護自己。她現在和家人相處不俗,提起父親煮的海鮮大餐,Sandy更讚不絕口,但一家人吃飯時很少談話,「只顧看電視新聞,其實沒什麼大問題,不懂表達關心而已。」
對於孤獨,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Sandy眼中的孤獨,是心靈上無法與人溝通。「在社交平台看到朋友的照片,感覺好像置身朋友圈子中,但其實你沒有參與他們的生活,有種孤獨感。就是這個原因,我刪了Instagram,也不常用Facebook。」她說Facebook朋友多達900幾個,但常見的朋友只有三四個。不用多說,這個情況其實很普遍。
人之所以感到孤獨,是因為許多事情不能告訴別人。
孤獨問題被冷待,可能為社會埋下計時炸彈。從前的她習慣藏起心事,單獨承受一切負面情緒,不就是孤獨的源頭嗎?「少少孤獨感不會令你有抑鬱症,但如果你經歷太多,太多問題沒有好好處理,問題只會愈滾愈大。」中三那年,Sandy患上躁鬱症,當時有向精神科求診。本已康復,沒有再服藥,豈料中六時被信任的人性侵,導致情緒病復發,送院接受治療。
說着說着,轉眼來到音樂治療中心。本來只是想了解Sandy的上課過程,音樂治療師卻邀請記者和攝影記者一同體驗,治療室內擺放約30件以上樂器,記者隨手拿起木棒敲打鋼片琴,其他人在打鼓、玩沙槌搖鈴等,就這樣即興地玩「四重奏」。攝記笑稱,玩樂器時即使彈錯音,其他人都不介意,音樂治療師麥依汶解釋:「這就是陪伴的感覺。」
「人之所以感到孤獨,是因為許多事情不能告訴別人。」麥依汶舉例說,一些人童年被家人虐待,但家醜不出外傳,以為其他人生活過得比自己好,或者身為一家之主的爸爸面對工作壓力,未敢向家人透露半句,無形中構成孤獨感。「現實社會很難提供一個安全環境給人們分享心事。我們安慰別人的方式有問題,明明你想哭,朋友可能安慰說『唔好喊啦』,令你不敢把心事告訴對方。」 Sandy是個勇敢的女生,希望以自身經歷,道出社會禁忌,並勉勵所有人正視孤獨,說出這個心底秘密。
下課那刻差不多晚上九時,Sandy獨自在外吃飯,匆匆回家,這一天就大功告成。她提過,訪問翌日就是她生日,看看手錶,距離踏入28歲只剩數小時,有什麼慶祝節目呢?她淡淡說:「會約朋友。」生日當然不想一個人孤單地度過,大概所有人都是一樣吧。
上文節錄自第10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5日)《孤獨之城》。
【孤獨之城】系列: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1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