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八|「新時代」之前最後的理論與思想準備
前文寫到,早在「第二個30年」(1978~2012)的最初,「共同富裕」就被確立為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之根本目標,同時實際上也是黨執政之根本「合法性基礎」。只不過,在過去很多年,此提法主要停留在厚重的官方話語體系內,對體制外的廣大社會而言,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甚或多少被遺忘。它被認為主要是一種務虛的、與現實無關的、形式化的政治措辭與表述。
當下,中國正從「第二個30年」向前發展,進入「新時代」,正在過往基礎的延續與發展上,構建一套新的框架體系。這套框架體系集建黨以來革命及建設經驗之大成,固然在具體的政策及執行上仍有不斷完善優化的空間,但以較過往的體系更加成熟、完備,具備穩定的基礎,預計可以在中國歷史發展階段裏佔據很長一段的時間。
本文,作者打算對「新時代」之理念與政策發展演變做一個簡單的回顧(「回頭看」)。文章不代表官方的觀點,也不是對官方理論的系統闡述,僅是作為幫助體制外年輕一代或公眾/外界/外國了解中國政治政策演變的一個參考或注腳。
一
中國共產黨不斷地根據時勢進行自我修正與改變。此正是這個黨的生命力及韌性所在。在「第二個30年」的後半段,黨的理論與政策又與時俱進,發生了漸進的演變。「新時代」的政治政策其實並未脫離過往的軌道,相反,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礎上的。理論和實踐一旦積累到一定階段,就會由「量變」發展到「質變」。我們現在所能感知的「質變」,之所以發生,都是因為了有之前的「量變」。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於2000年初提出,於十六大(2002年)寫入黨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國共產黨:
——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世紀初的中國,人們十分務實,忙著發展致富,觀念上十分地「去意識形態化」、「去政治化」(俗稱「不關心政治」),對黨的理論及話語並不感興趣,覺得沒有必要關心、也可以不去關心這些東西。有不少的人認為這些理論都是宣傳目的,「每一任領導人總是要提一些自己的東西以表現不同」,認為形式大於實質,對這些理論持輕視態度。
我記得,當時許多人對這些理論的內容也是不理解的,不知道「三個代表」到底是甚麼意思。到底是「實然」(即中國共產黨是怎麼樣的),還是「應然」(即中國共產黨應該變成怎麼樣)。在各級的實際宣傳與表達裏,因為理解與認識的差異,分得尤其不清楚。人們習慣性地拿過去來論證未來,因為中國共產黨做到了甚麼甚麼,所以應該是甚麼甚麼,必然是甚麼甚麼。這可能也和中文語義表達偏含糊,邏輯感不強有一定的關係。
從字面上看,卻是很清楚的。三個代表是「要始終」——should always、must always。是一個「應然」的概念,是在提出要求,中國共產黨應當、必須這樣。實際上,它提出的是若干目標。
筆者以為,「三個代表」裏面最重要的內容,是「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個表述是「革命性」的:它代表着,中國共產黨由一個階級性政黨,迭代發展至一個全民性的政黨;它服務的不僅再是「無產階級」,而是更廣義的民族與「人民」。在「第一個30年」裏,強調要以「階級斗爭為綱」,把人口/人群劃分為階級,明確階級性;階級系社會裏最主要的成分與認同,也是最主要的矛盾。絕不能混淆階級對立,務必要看到階級矛盾,要辨識階級敵人。政治上,是要確立一個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並消滅其他階級的。這些,來源於正統的蘇聯政治,也來源於「零和博弈」的西方文明,但與中國傳統政治與社會文化存在違和。
在早期的中國共產黨話語裏,「人民」與「國民」語義是不同的:「人民」一詞是狹義的,有「階級性」的——只有特定的人群屬於「人民」。如若屬於「不好」的階級或成分(資產階級、「地富反壞右」等),則會被排除在狹義的「人民」之外,並成為被專政的對象。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時,「人民」一詞的內涵已經發展演變,完成了「去階級化」,可以應用於最廣義的人口。後來所提的「以人為本」,及現在所提的「以人民為中心」,與此一脈相承。
黨既是服務全民的,黨員的資格/成分也相應得到了拓展。為了進行說明解釋,在建黨80週年大會的講話有此一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階層構成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而且,許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流動頻繁,人們的職業、身份經常變動。這種變化還會繼續下去。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這些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通過誠實勞動和工作,通過合法經營,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其他事業作出了貢獻。他們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解放軍指戰員團結在一起,他們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偉大而艱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忠誠於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優秀分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群眾共同加以推進。能否自覺地為實現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是否符合黨員條件,是吸收新黨員的主要標準。來自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幹部的黨員是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同時也應該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社會其他方面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並通過黨這個大熔爐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不斷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當時民間戲稱,「資本家也可以入黨了」,這背後的理論依託就是「三個代表」。「三個代表」是中國黨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發展與「迭代」,它為更廣泛的人口群體進行了政治賦權(political enfranchisement)。站在今天的時代回頭看,大概可能更可理解其時代意義。
2、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在2003年中提出,於十七大(2007年)寫入黨章。
當時中國的「體制外社會」對黨的理論與話語就更陌生了,感覺距離更遠了。黨一直在提新的東西,但廣大社會認為,新提出來的東西概念性過強,人們在日常生活所能感知的政策和大小環境似乎又都照舊,沒有變化,故判斷官方的話語是形式大於實質,不需要給予太多關注。
然而,黨的理論體系、框架、提法,除了與時俱進外,往往又都一脈相承、繼承發展,有著很強的歷史邏輯關係。「科學發展觀」將「第二個30年」中追求高速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做了歸納總結,並提出了新的價值導向,為「新時代」做了最後的理論與思想準備。
另外說點題外話,「科學發展觀」(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這一提法,其實也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因為,這裏的「科學」兩字,實非西方所說的「科學認知體系」及方法論裏的「科學」(science),它更多是中國人日常口語裏的說法,即「這麼搞不科學!」裏面的那個「科學」。因此,這裏的「科學」,指的是合理、理性(reasonable)、整體化思維(holistic)、良好協調的(coordinated)、均衡/平衡(balanced)的意思。(這類概念提出後,如不進行清晰的詮釋,也會使得外國人非常難於理解)。
那個時候,之所以要提「科學地發展」,自然是因為人們認為過往中國的發展是不夠「科學」的。
十七大報告裏對「科學發展觀」的表述: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1)在這一認為當前社會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繼續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並把發展(「把蛋糕做大」)確立為首要目標。
2)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胡錦濤時期最重要的貢獻是,係統性的拓展了對「發展」的定義,提出了發展所需的價值導向。發展應該是全面的,兼顧經濟、社會、文化、生態,而不是片面的追求GDP;發展的導向和價值觀,就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不可忽視大多數人的大多數利益、權利及福祉。發展必須要充分的協調,統籌兼顧各方面的因素。這是對前二十年「發展」理念的一種反思,在努力希望引入更廣泛的評價標準及價值標準,統籌兼顧更多的利益與考量,提出更多維度、更全局性同時也更復雜的要求。
及至十七大,中國當代經濟社會發展裏所涉及的主要問題、矛盾、關係都被提出來了,且已經具備相當的系統性,均被涵蓋在「科學發展觀」的體系裏。
中國共產黨遵循馬克思主義思維傳統,講辯證法,特別擅長總結、發現、歸納一對一對的關係。這是黨的重要的思想武器。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可謂開端。後續的人可以很容易的依託這樣的思維方式去分析中國的現實。
在「科學發展觀」裏,在發展中所需要統籌好的重大關係(或「矛盾」)是:
1)統籌城鄉發展
認識到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與農村的發展比較的不均衡,城市發展快,農村則滯後。需要更多的關注照顧農村問題,也讓城市帶動農村。
2)統籌區域發展
發現區域之間發展是非常不平衡的,主要是西北、東北等地方掉隊了。所以,開始講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
3)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片面發展經濟也不行,從社會到個人,在科教文衛體這些領域都要實現全面發展。
4)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光是發展經濟,損害自然環境、生態資源也不行,還要照顧保護環境。改革高速發展的前幾十年,是以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這樣的發展不可持續。
5)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一方面要發展國內的企業,繼續改革,同時也要充分對外開放,利用國際環境,引入國際資源。
6)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
在治理體系裏,中央是宏觀管理,顧及全國大的局面,地方則總有自己的利益與考量。中國是講究全國一盤棋的,但又要兼顧各地的差異。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任何一個時期發展與治理的重中之重。
7)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
個人佔多少,集體佔多少,雙方的張力與沖突,是任何一個社會的恆久矛盾。及至今天。
8)統籌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
這一條,其實是統籌中央和地方、統籌個人和集體的進一步衍生或升華。個別政府部門、個別機構、企業、群體的利益都是局部利益,社會、國家、長期利益則是整體利益。局部與整體利益的分配與平衡是任何一個社會和政治體需要面對和解決的。
9)統籌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照顧眼前的利益,這一代的利益,可能損及未來的利益,下一代的利益,應當統籌兼顧。
10)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這一條,更多是從地緣政治及外交角度來講的:如何讓中國處在一個比較好的國際環境裏尋求發展,並找到自己在國際社會裏的合適位置。
「科學發展觀」最初提出的是「五個統籌」,到十七大,其實補充完善到了至少十個。這些統籌關係,基本界定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矛盾。
此外,在這個體系裏,還提出了「增強把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辯證思維能力」,這裏,貢獻的是一些看問題的角度,與前面的統籌發展觀有交集與重合。它們是:
——正確認識和處理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係
——正確認識和處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係
——正確認識和處理發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關係
——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當前與長遠、局部和全局、平衡和不平衡,很容易可以從前面的「統籌關係」裏找到對應。
但最棘手的,還是「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對於一個左翼傳統的政黨(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放置在全球化經濟下的21世紀,這恐怕是最難處理的關係:大的原則並不難確定,難在具體實踐與執行: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到底在哪裏?政府應該有多大的職能?甚麼該管,甚麼不該管?管多、管少會有甚麼後果?前述的十大「統籌關係」裏,如何置入政府的角色?
對這些問題,並沒有清楚的答案。在任何一個社會/政治體裏都沒有清楚的答案。到今天的中國,其實也還在摸索,尋求確立一個最合理的邊界。
小結:
到「十七大」,領導團體已經將中國改革開放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矛盾大部梳理出來了,同時,秉承中國黨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及系統性,已經十分全面,從各個維度提出了問題,也嘗試給出解決方案。
現實的政治政策實踐遠比理論要復雜。這段時期最核心的貢獻,還是系統地提出了問題,並確立了解決問題的根本價值導向——「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這是定義何為科學發展的價值出發點。它其實是「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的延續,本質沒有不同,只是應用了更加「與時俱進」的表述方式。
讀到這裏,其實可以看見,「新時代」的政策,也是前代領導團體常年實踐積累的結晶。它是一種由量變到質變,集大成的迸發。
「回頭看」,讀過去二十年的政治政策和思路演變發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當下。
作者:兔主席(微信公眾號:tuzhuxi)原文連結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