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能否活起來、動起來?

香港能否活起來、動起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超強颱風蘇拉上星期吹襲香港,未至於造成重大破壞,特首李家超提到五個體會。

第一是政務司司長的統籌、各個部門和承辦單位的工作做得好,第二是地區關愛隊發揮了積極的關愛服務作用,第三是「全政府動員」有助善後復常,第四是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參與防風,第五是政府提早發放信息,傳媒廣泛地傳播資訊。

蘇拉環流緊密 政府反應超前

毫無疑問,這次的信息發放的確很早。政府在上星期四下午已經預告,星期五凌晨將改發八號風球,因此學生、家長、教師和很多打工仔都能提早知道翌日安排,不至於要時刻留意何時改掛、在日間趕忙回家之類。

尤其是蘇拉環流緊密,其實在星期五下午才給本港帶來顯著風力,可見前一日預告、凌晨掛八號的部署可謂超前安排。今次是否多了政府官員的考慮角度,有別於以往按實際風力的科學預測,或許值得當局更多說明。

另外,同樣由於蘇拉環流緊密,猛烈風力集中在中心附近,因此有別於2018年環流廣闊的山竹,對吐露港一帶、大美督的影響較小,風暴潮未及山竹時嚴重。這也是蘇拉沒有給香港造成重大破壞的原因。

颱風不扣分 施政未加分

從實際結果和輿論來看,社會對於這次政府的應變工作似乎沒有多少不滿。但是沒有扣分,亦不見得坊間對政府加了分數。畢竟防風、應變可以說是基本工作。颱風過後,市民對於政府的要求還是會從其他方面出發。

例如說,大家目前最關心——或者說是憂心——的經驗問題。特首看來亦明乎此道,在行會前主動提及財政司司長和財政司副司長正在積極籌備搞旺夜經濟的工作,可能在下星期公布細節和內容。他又宣布十一國慶當晚將再次舉辦煙花匯演,配合其他慶祝和優惠活動,「務求讓香港的晚上不斷活起來、動起來」。

比起防風、應變,經濟政策無疑更考驗政府能耐。即使不看網上討論區,從樓市、股市和消費市道三方面來看,已可見市民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有限,不是司長開多兩次記者會、局長落區「打卡」就能夠提振信心。這進而影響市民是否留港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沒有人想香港再過幾年後,九一開學日已經變得無關痛癢。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