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龍|希望財政預算案會接「九招」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相信本文刊出之際,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已經付印待發,有關方面透露會用「晨曦色」來做今年財政預算案的封面色,預示著經濟即將明朗,但仍需要一定時間。

我早在月前已經就預算案直接向財爺提交建議書,其中審時度勢提出「九招」。本文將「九招」公開與公眾分享,預算案公佈後,且看財爺的最終版本,會接多少招 ?

來稿作者:尚海龍

第一招:政府採購、加強轉化

政府應該善用《產學研1+計劃》。計畫撥款港幣100億元資助8間大學的研發團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每個獲批項目資助金額由港幣1000萬元至1億元不等。

建議政府可考慮推出扶持政策加以配合,增加試行及採購計畫有關項目,例如政府各政策局每年至少採購4項本港研發成果,15個政策局共可至少採購60項。藉此落實本港研發成果落地示範的帶頭作用,將有助於大力推動本港的研學成效,而本港的研發開支佔本地總生產值的增長,亦即立見成效。企業成果落地,關鍵在成功的交付和生意閉環,只要企業有獨立的造血功能,就能夠促進企業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日前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有關財政預算案的建議。(作者提供)

第二招:開位申請、司長決定

特區政府編制龐大,每當政府部門認為欠人手欠職位時,都會向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提交公務員特別是首長級公務員的「開位」申請方案,我認為日後的有關申請,必須先行得到由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及律政司司長的共識意見下,才可以向立法會提交,以令政府部門內部可以靈活調配部門間公務員人手。

我作為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成員,認為讓職位開得其所,公帑用得其所,而部門要求開位必須審慎研究,深思熟慮及清晰說明,開設有關職位能否提升特區政府的體整表現和財政效益。

第三招:用者自付、用者自助

政府有必要檢視公共設施收費,要以「收回成本」為方向逐步優化公共支出,除要將有關收費分為必要性和必需性外,並要向市民有清楚解說,令市民明白不能長期以公帑補貼市民使用公共設施,而增加費用的加幅不宜太大,建議為10%至20%之間。例如:康文署的公共設施、交通罰款、申領牌照等則上調空間較大。此外,建議政府在本年度應加大對「智慧城市」技術的投資,尤其是研發及升級「智方便+」及預訂康體設施應用程式Smart play等。

同時,亦建議政府探討全面實施以二維碼設定為康樂設施「簽到」方式,以取代傳統的紙質登記方式。這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能減低政府人力成本,實現全面電子化管理。此舉將在鼓勵市民更積極參與康體活動的同時,也為香港打造更現科學便利,節能環保的城市奠定基礎,進一步落實香港追求「智慧城市」發展的整體方針,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

第四招:支援人才、擴闊消費

留住人才是提振經濟的關鍵。人才最看重的是機遇和舞臺,「高才通計劃」已初見成效,但若政府未能提出適切的政策和措施,協助到港人才解決他們所面對各種生活難題,甚至未能為他們開拓更廣泛深入的就業領域及創業發展空間,最終或會導致「高才通計畫」事倍功半,效益成疑。

就此,政府必須就人才到港的後續跟進,作出整體全套調研,並推出不同配套措施。例如居住方面,香港只有科學園提供分別於大埔及大角咀的兩個「創新斗室」,不但供應有限,而且條件只由科學園所定。

政府亦應全面加強與NGO合作,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協助解決包括醫療、住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讓人才得以在香港「安居」和「樂業」,而到港人才及後來者,無後顧之憂。

此外,政府更應與企業進行溝通合作,為高才們提供多元「搵工」平臺,以擴大優勢產業持續發展的機會,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提高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將餅「做多,做大,做強」,讓國際及內地人才來港,源源不絕。

第五招:靈活上市、簡化提升

近年香港的IPO市場相對落後於全世界,直接影響政府財政收入。建議政府簡化IPO審批程式,善用科技手段,縮短申請時間,提高審查效率。

具體而言,應考慮優化更靈活的審批機制:建立更高效的監管機制,更透明的申請要求,令企業的業務,計畫在上市前所受影響減至最小, 也令對有意參與IPO者的吸引力擴至更大。而港交所的監管審批在效率和嚴謹兩方面,又得以達致平衡。

第六招:取消辣稅、交易土地

近年來,香港樓市呈現放緩下行狀況,取消「樓市辣招」可視為一項積極的理財政策措施,有助於激發樓市活力,帶動房地產業發展,進而促進整體經濟的增長。

「樓市辣招」政策使得房地產市場受到限制,明顯減弱樓市交易活躍程度。而在目前經濟不明朗,投資者採觀望著比比皆是的情勢下,取消相關政策,政府大可不必擔憂會刺激炒賣現象。

樓市的繁榮對於政府稅收的貢獻極為重要,直接影響政府大宗收,取消「樓市辣招」將有助於恢復樓市活力,進而保持政府的財政收入。

第七招:妥善發債、刺激金融

據悉,本年度政府將會錄得千億赤字,財政儲備按年跌近20%,但庫房仍然坐擁近7,000億儲備,政府需要節流,更要開源。

綜觀世界各地政府,通常會以量化寬鬆政策、發行債券及向外借款等方式,作為財政開源的途徑。

國家財政部已連續15個財政年度於本港發行人民幣國債,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樞紐,在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

隨著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國家的認可程度不斷提升,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日增,而政府坐擁近千億的人民幣存款,應該仿傚國家發行人民幣債券。政府應考慮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以增加金融產品,提供市場更多選擇。及與利於國家也有利於香港,間接亦增加政府庫房稅收。

第八招:保護環境、雙碳達標

為加快實現政府承諾的「碳中和」目標,在發展和推動氫能源和電動車方面,政府當局可以考慮以下方案:

升級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資源投放升級,在財政預算案中撥調更多資源,或設立一個固定的資源預算,以確保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有足夠的經費進行相關研究、推動和實施工作;領導層次升級,由政務司司長或財政司司長親自督導,確保高層支持和積極參與,提高效率和加強協調。

加強氫能源產業發展:資源支持,提供資金和稅收優惠等支援,鼓勵企業參與氫能源產業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創新科技參與,引入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代表,促進科技創新在氫能源領域的應用,加速香港在氫能源產業的發展。

有關電動車「一換一」計劃:資源延伸,考慮在財政預算案中繼續投放資源,延長「一換一」計劃,但逐步減少補貼,設立稅項封頂金額,以鼓勵更多市民轉換至電動車,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同步亦增加稅收。

有關電動車充電設施:研究專業參與研究計劃,與「兩電」推行的研究計劃,吸引「兩電」的專業人才參與,以確定最有效的增加充電設施方案,包括在公共「咪錶」增設充電站,提供政府儘快實現充電設施建設的專業支援。

第九招:先做減法、循序漸進

「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是寫入《基本法》第107條的法律要求,是要香港衡量自己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政府曾說等待外圍經濟好轉及疫情影響消退,香港的財政有望逐步改善。因此,建議政府在節流方面,調整「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個龐大都市規劃基本建設的進度策略,避免全面同時上馬,優先發展難度較低,而又有相對急迫性的北部都會區,減輕在目前經濟不明朗的情勢下, 讓政府庫房得以「緩一口氣」。

結語

盡管目前整體經濟形勢仍不明朗,而且外圍環境不穩定,要對可能「超級黑天鵝」事件保持警惕。但亦有種種經濟生活的跡象和訊息,令我們有信心,未來年度有機會走出谷底。政府財政要轉赤為盈,自身「開源節流」固然重要,但提振經濟,吸引投資,活躍市場,刺激消費,加上政府更新理財思維,調整策略,才是根本「王道」,由此政府庫房狀況自然改觀。

形勢不明朗,作最壞打算;自身有信心,做最好準備;窮則變,變則通,盡最大努力。

作者尚海龍是立法會議員(選委會界別)。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