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紫荊黨|香港的內外挑戰
8月9日新加坡57年國慶。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獻詞中明確指出,區域和平與穩定的環境未來幾十年可能將不復存在,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應付挑戰。李顯龍的警告是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反復規勸和警告依然竄訪台灣引發台海局勢急劇升溫、中美關係明顯惡化的情況下做出的。
而此時的新加坡滿城紅色,民眾沉浸在疫後首次回復正常的國慶氛圍中:新加坡已經成功邁入後疫情時代,遊客和資金再次湧入,本地房價加速上漲,實質GDP在去年增長7.6%後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再分別增長3.8%和4.4%,全年則預計增長3.0%至4.0%,而人均GDP也預計達到7.5萬美元的超高水平。
來稿作者:周小稞
新加坡政府的未雨綢繆是有目共睹的,面對強勁的復蘇勢頭,李顯龍明確向國人提示新加坡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呼籲國人團結一心,積極應對。相較於新加坡未來可能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香港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更明晰,也更迫在眉睫。在中美可能爆發的激烈衝突中,新加坡還只是一個局外人,但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則將毫無懸念地置身其中。如果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實施類似於針對俄羅斯的經濟與金融制裁,那麼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資金與貿易中轉地的香港將無可避免地遭受重大的衝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也會受到嚴重的動搖。
外部挑戰:金融和貿易安全
香港在可能爆發的地緣政治衝突中首當其衝的是金融安全問題。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都是美元資產,包括大量的美國國債。俄烏戰爭爆發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凍結了俄羅斯中央銀行超過一半的、約3,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香港的外匯儲備身上,那麼大量的香港財富會被掠奪,聯繫匯率制度也會崩潰。
除了外匯儲備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歷年來對外的金融投資也規模龐大,累計對外債權高達12.5萬億港元,比對外負債高出近3萬億港元。香港前十位的對外淨債權國家,除中國內地、阿聯酋和泰國外,其它都是美國及其緊密盟邦,包括澳洲、英國、加拿大、英屬西印度群島以及日本與韓國,美國一家的淨債權額就佔到了淨債權總額的近30%。這些金額巨大的、對西方國家的淨債權在中西激烈衝突中都可能成為被制裁目標。
相比於香港未來可能面對的金融安全問題,香港未來可能面對的貿易安全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但也並非高枕無憂。商品貿易方面,香港是中國內地進出口的最大中轉地,2021年自中國內地的進口和向中國內地的出口分別佔到進口總額(53,078億港元)和出口總額(49,607億港元)的46%和60%,而美國的這兩個佔比分別只有4%和6%。
不過服務貿易方面,美國的佔比則要大許多。2020年香港4,263億港元的服務輸入中,美國佔比達到16%,僅次於中國內地的39%;5,189億港元的服務輸出中,美國佔比達到23%,超過中國內地的20%而居首位。服務貿易是香港未來可能面對的主要貿易安全問題,而這又同外匯儲備或金融安全問題緊密相連,因為香港在服務貿易上的順差不僅彌補了在商品貿易上的逆差,而且是香港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來源。
如果說金融和貿易安全還只是香港未來可能會面對的外部挑戰,那麼香港面臨的內部挑戰卻已是實實在在的存在。首先,相對於新加坡在處理新冠疫情上的完全放開和完全通關,香港針對疫情的防控措施依然偏緊,嚴重影響香港的對外交流,導致不少金融人士與機構撤離或考慮撤離香港。儘管特區政府剛剛宣佈放鬆抵港人士的隔離要求,但以香港目前和新加坡相似的每日感染人數,與內地通關的目標短期內根本無法實現。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不先實現對外的完全通關,在確保登機前和抵港後嚴格的PCR檢測的前提下完全取消隔離要求?畢竟香港和澳門的經濟定位完全不同,對內通關對澳門更為重要,而對外通關對香港更為重要。
經濟壓力大 土地房屋爭議多
其次,受到年初第五波疫情的衝擊,香港今年一季度實質GDP按年收縮3.9%,二季度按年再收縮1.3%,除了政府消費開支連續兩個季度同比明顯上升外,私人消費開支一季度明顯下跌但二季度未見反彈,固定資本投資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跌,對外貿易一季度大致平穩但二季度明顯惡化。今年上半年遜於預期的經濟表現加上急劇惡化的環球經濟前景,迫使政府不得不將全年經濟預測向下修訂至收縮0.5%至增長0.5%,或者說今年下半年實質GDP需要同比增長1.5%至3.4%。
與此同時,儘管特區政府新的管治團隊組建伊始就強調以「以結果為導向」,上任一個多月來也確實為香港的政壇帶來了一絲新風,但民眾對於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否有效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尤其是土地房屋問題仍持觀望態度。近些天來圍繞粉嶺高球場用地、境外購房者雙重印花稅、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等問題,社會各界又開始掀起新一輪的爭執,讓人擔心香港在土地房屋問題上又重回過去議而不決的老路。
對於香港面臨的這些現時的或未來的內外挑戰,政府高官很少會像新加坡政府那樣發出明確的提示或警告,給人的感覺是「一切盡在掌控之中」。我們也真心希望特區政府面對這些內外挑戰能夠胸有成竹,並在10月份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為民眾帶來希望和信心。
作者周小稞是紫荊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