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羨慕「Swiftonomics」和「Barbenheimer」?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語世界最近流行兩個字詞,「Swiftonomics」和「Barbenheimer」。

Taylor Swift的巡迴演唱會自從今年3月在首站亞利桑那州展開以來,在美國所到之處均帶動酒店、餐飲等生意暢旺。就連費城聯儲局近日亦指出,儘管旅遊業復甦放緩,但由於Taylor Swift的演唱會帶來觀眾,5月是費城自疫情爆發以來酒店收入最強勁的一個月。下周完成加州六場演唱會之後,Taylor Swift就會開始巡迴海外,包括明年2月的日本東京和3月的新加坡——在亞洲僅有的兩站,而不包括香港。

至於《Barbie》和《Oppenheimer》兩部電影,同樣於7月21日在美國上映,票房迅即報捷。美國銀行的信用卡錄得的娛樂消費,在截至7月22日的一周按年急增13%。聯儲局主席鮑維爾7月26日也被問到,Taylor Swift演唱會及兩套電影上畫對經濟的影響,並指出美國的經濟有韌性及消費信心增強。

香港經濟按季收縮 3.5%預測難成事?

回看香港,本周一(7月31日)公布第二季經濟數據之前一天,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經進行期望管理,在網誌表示數字「按年增長幅度可能較第一季稍為放緩」。結果遠遜社會預期,按年增長只得1.5%,比第一季更是收縮了1.3%。政府歸咎於「外部的商品需求仍然疲弱」,以及「金融狀況收緊」,司長則表示「整體經濟仍處於改善的軌道上」。

在本地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之中,商品進出口明顯表現較差。翻查6月份的商品貿易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加坡(-31%)及馬來西亞(-22%)是主要貿易伙伴中跌幅最大的兩個國家。但如果以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美國(-17%)和日本(-12%)的貿易跌幅才是最多,與台灣(+70%)和越南(+46%)的增長則最大。

美國向來都是內地之外,香港的最大貿易伙伴,但自2020年起貿易額已被台灣超越。職級D6的香港駐美總經貿專員自前年起亦一直懸空。至於日本,如果霞關真的在今個月排放福島核污水,香港政府無可避免將會擴大限制食品進口,與日本的貿易額自然下跌。香港若能在短期內加入RCEP,政府必須利用此平台,擴大與日本、韓國及東盟的商貿往來。

各界憧憬與內地及海外通關,可以帶動本港經濟復甦,政府早前更預測今年度經濟增長可達3.5%至5.5%。不過以首季2.9%、次季1.5%的經濟增長幅度來看,官員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

其中一個關鍵,當然在於旅遊逆差。6月份訪港旅客275萬人次,亦即是疫情前同期的53%;但6月份離港居民603萬人次,亦即是疫情前的73%。可幸7月份內地旅客入境人次按月大升三成多,達到接近300萬人次,對於7月份的旅遊及零售相關生意相信有所幫助。

不過,即使經濟在數字上增長也好,更重要是令廣大市民受惠。事實上,九龍區的舖租已經回升至貴過疫情之前。司長表示「希望和業界一起探討更多新穎構思,一同為進一步帶旺市道、振興經濟努力」,更應該的不只是「一起探討」,而是政府拿出有效的產業政策,幫助營商的同時增加市民收入。好不容易捱過了三年疫情,這一年的經濟不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