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發展瓶頸是什麼
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行長李曦光在《紫荊》雜誌最新一期的文章嚴格而言並沒有多少新東西。第一,國開行當然可以為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建設融資,其過去已曾支持機場三跑和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融資。
第二,李行長建議港府適度提升公營機構負債率,有序加快土地及房屋供給,這也可以說是現屆政府的方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度的預算案已宣布,將會每年發債650億元以支持工務工程和基礎建設。
什麼是「對公用事業領域進行控制」?
第三,亦是最引起關注的,是李氏論及香港電價大幅上漲時,建議「特區政府謀劃公營機構對公用事業領域進行控制」。關鍵在於何為「控制」。廣義而言,港府藉着與兩間電力公司簽訂《管制計劃協議》,已經在對電力公司的回報、財務安排等作出規範,電力供應此公用事業領域在香港絕非「無王管」。惟《協議》能否充份保障民生福祉,卻是別論。兩電坐享百分之八盈利的情況下仍可加價,可見政府的「控制」明顯不足。
而這亦正是李氏文章對香港政府的最大意義。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宗旨,港府官員和李曦光同樣表示要更好結合高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但兩者所呈現的政策討論以至發展規劃有一定差異。例如,同樣面對電費影響民生的問題,李曦光提到了港英政府曾有意收購中電,且認為現在特區政府也可利用中資力量以進行控制,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卻只會說「只能尊重合約精神」。
以利用市場、改善民生為使命
事實上,不論是文章標題所提及的「開發性金融」抑或國開行本身,都反映出金融之於中央政府的意義是作為一個手段,以促進社會發展及民生福祉。國開行作為1993年內地金融體制改革的產品,標誌了江澤民時代、鄧小平南巡後的改革開放新進程,中共政府進一步利用市場力量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把資金引導到於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建設上。
有別於內地的社會主義,香港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但這不代表政府在公用事業領域、基礎建設上毫無角色。從開發新市鎮到利潤管制可見,即使港英時代亦絕非如此。惟對於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場力量以促進社會整體利益,香港官員確實沒有充分的思考。由港鐵上市到出售屋邨商場,港府只得「交給市場」單一套路,終造成港鐵、西隧等一個又一個尾大不掉的民生困擾。
香港只踏出了嘗試的第一步
開發性金融作為另一種結合市場和政府的路徑,簡單而言,可以說是主導權仍然在政府手中,市場或者資金只是其利用的手段。事實上,這一屆政府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旨在進一步利用財政儲備以促進香港經濟和產業發展,本身亦可以說是更好結合市場和政府的一次嘗試,縱然成效言之尚早,公司目前看來只是召開了一次會議。
無論如何,不論北部都會區如何融資,或者政府對電力市場如何管制,如何更好結合高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以促進社會福祉,毫無疑問都是破解香港民生困擾、社會矛盾以至發展瓶頸的關鍵手段。可惜不少議員在立法會上仍然只是為了反對收地建屋而吵吵鬧鬧,而不是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從大局和長遠需要出發積極謀劃香港發展」以及「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這或許更是香港困局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