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令民眾切實感受 政策才算真正到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從近來公布的各種數據以及市場氣氛來看,中國毫無疑問陷入經濟信心低谷。《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近日針對內地經濟下行等問題,發出了多篇評論文章或觀點,主張要在抗疫與發展經濟中取得平衡,尤其不能讓上海般的封城再次出現,並提倡政府應動用更大力量去挽救經濟。

內地一篇文章《除了胡錫進,已經沒人關心經濟了》借着胡錫進討論經濟的氣勢,對內地面對疫情封控下的經濟困難作出痛心疾首式的評論。作者結尾更臚列出近來各項慘不忍睹的經濟數據,晦氣地說已經沒有能力再關心了,只能讓胡錫進一個人去空關心。而有傳內地科技巨企騰訊創辦人馬化騰最近也轉發過此篇文章,成為另外一場小風波。

胡錫進連續兩天發文強調擁護市場經濟,呼籲「擁抱新的機遇」。(微博截圖)

內地經濟預期比疫情初期還差

內地對經濟的看法已經陷入近年谷底,情況甚至比起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時,又或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激烈時更為嚴重。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時,雖然世界對病毒了解不多,但經濟預期還是相對正面。一是因為內地在2月起經歷一個多月全國封城後,基本上控制住疫情傳播,國內得以基本上復常,對經濟的破壞在短期內得以緩解。二來全球為了應對危機都採取了貨幣寬鬆政策,經濟預期快速轉好。前年2月開始出現危機,至3月底全球股市已全面有力地反彈,可見經濟預期並沒有太差。

當下的情況則相反,一方面是疫情愈來愈複雜,內地一直以來的嚴格封控政策成效愈來愈差,對經濟的影響恐怕長期難以消除。第二是,全球央行開始回收疫情期間過剩的貨幣,加上很多外部因素如俄烏戰爭的影響,全球對經濟預期都相對地悲觀。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尤其是4月份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美聯社) 原文網址: 「不計一切代價救經濟」 中國開始實踐MMT? | 香港01 /sns/article/773093

民眾未感受到改變

不少人對於經濟數據下行、失業率和通脹爬升等問題都萬分憂心,但平情而論,內地政府近來對這些問題也已經非常關注,絕對不是「除了胡錫進便無人關心經濟」。中央近來多次就經濟問題召開大小會議,由國務院以至於央行及市監機構等幾乎每天都就經濟問題發放穩定訊號,包括了宏觀貨幣及利率政策、市場氣氛、甚至是放寬了對科企監管政策的口氣。

不過,這一系列的政策似乎未有改變到人們對經濟惡化的預期,市場情緒仍然處於相對的悲觀狀態。內地現時經濟的核心問題在於擔憂封控將會長期化、並持續影響經濟發展,如果無法改變將要不斷封控的預期,恐怕政府即使大量「放水」也未必能對經濟起太多作用。因此,內地要穩住經濟,關鍵要是須在防疫政策上尋求突破,消除民眾對將來不斷封控的預期。民眾預期經濟將繼續轉差、這將限制他們的花費開支,最終令整體經濟的困難更大。此刻無論是市場或是普羅大眾,都未能感受到現時政策的作用,這正是為何《除了胡錫進,已經沒人關心經濟了》這篇文章會在商界及民間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及討論。

雖然我們不能期望政策一步就到位,但從某程度上說,如果無法扭轉民眾對經濟繼續惡化的預期,那政策並未到位。這對香港同樣也是一個教訓,政府只是留意到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即使推出了一些政策,但對應還是不足夠,普羅市民對於政府在改善經濟結構、解決房屋問題上仍未有切實的感受。政策如果未能傳導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上,就表示政策還是未能到位,必須要花更多力量認清問題的核心,並採取更多政策大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