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應該生生不息
近日社會熱搜街市俊男,網民嚴選哪些檔販酷似明星,有市民特意到與真身求合照,甚至有廣告商邀約拍廣告。熱潮令逛街市成為話題,街市管理者看準追星熱潮乘勢宣傳街市,究其根本,是街市給一般人心目中也是中老年尋常人家工作,與俊俏的青壯年人進場形成對比,但街市本有條件吸引不同年齡階層、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群來謀生、營商、發展志向。
早年室內和露天街市給大眾的感覺是骯髒、灰暗、沉悶,故被光猛整潔、富宣傳技巧的超級市場搶走生意。在房委會拆售屋邨室內街市商場給領展後,領展積極翻新街市,要求街市乾淨衞生,而且引入外判集團管理者,同商戶推出速銷優惠,洗脫街市落伍形象。後來房屋署的新街市也仿效領展做法,把街市租予承辦商管理並分租。反而是食環署經營公營街市在進行一輪現代化,尤其是加裝冷氣系統和電梯等設施後,就沒有什麼改進。雖然街市形象和管理模式在變,但員工和消費者的背景變化有限,仍以消費能力不高的主婦和中老年人為主。
其實,街市也是可以給人初嘗工作和創業的理想地方,主要是租金成本較商場低,店舖業務又不需要太高學歷要求。數年前有人在元朗和大埔的食環署街市經營二手書店,後來一家結業,另一家搬到附近商場營業至今。也許二手書店業務較為偏門,較少受大眾注意,直到街市俊男湧現才打破大眾對街市的固有印象。
明星面孔成焦點 食環署應乘勢推廣街市
當然,街市多元化也不是這麼容易。雖說街市租金較低,但領展和房委會旗下街市商戶不時因為不敵加租而離場,而前者亦傾向由承辦商擁有的零售商經營,個體戶的比例減少。另外,不少街市因為缺乏人流或疏於管理導致舖位長期空置,部分食環署街市淪為貨倉。街市變了「死場」,再廉租也難有人落腳。但同時,有關注團體去年召開記者會,指食環署競投制度有不公之嫌,只把少量空置街市檔位數目的不足兩成公開競投,有組織耍手段壟斷競投配額和刻意抬價,妨礙個體戶進場,造成街市寡頭壟斷,促請署方處理。食環署應審視競投機制,鼓勵個體戶投得業務,鼓勵創業和公平競爭。
署方亦在鼓勵創業之餘同時鼓勵創新,例如在招租時訂立條件,租金可以有優惠,但業務要有新意念和吸引人流。例如說,公眾街市經過翻新和增加衞生設施後,可以生產特色手工餅食,配以網上銷售,吸引區內和區外顧客。又例如署方把街方空置舖位打通,邀請五金店商戶在街市開班介紹裝修竅門,邀請家庭用品店與收納師合作提供整理雜物知識。現在營商流行聯乘,署方大可捕捉民眾需要,利用街市培育和實驗新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