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雖已爆發 外交談判未遲
自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起,戰事已經超過兩周。在這兩周之內,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大量制裁,將對其經濟、金融體系以至於人民的基本生活都將帶來巨大影響。
俄羅斯政府近來已經清楚表態將不惜被西方體系完全孤立,堅持自己的立場。西方將手中的制裁牌打出,但雙方外交交涉的空間不見得增加,令人憂慮擦槍走火的機會正在增大。如果歐洲希望能為烏克蘭帶來和平,就必須想清楚如何與俄羅斯談判。
制裁工具所剩不多
制裁不是沒有傷害,但往往改變不了具體行為,美國從朝鮮、伊朗到委內瑞拉的制裁至今都未見成效。反而,制裁工具愈快打出,很易令對方覺得「反正已沒有彎轉」,有機會將談判大門關上。
歐美雖然仍有空間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例如歐洲仍未禁買俄羅斯的能源產品,美國也正在運用影響力拉動更多未參與或加大制裁,不過無可否認的是重要而且易下決定的制裁工具大部分已經打出,這已使手上的好牌愈來愈少,又或是只剩下一些有重大反彈的牌未有打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近日在訪問時就說:「至於金融制裁,當然總是可以走得更遠,但我們已經達到了我們能做的極限。我們已經做了我們能做的一切。」近來歐洲的制裁開始針對俄羅斯官員或寡頭個人,規模不及過去的制裁大。
制裁嚴厲,但俄羅斯不屈服的態度也相當明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周四(10日)表示俄羅斯也不想再依靠西方國家和企業,同日總統普京指俄羅斯可克服制裁並變得更強大。更甚者,俄羅斯開始展開對這些西方國家的反制裁。雖然這些反擊未見得有重大影響,但也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更重要的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談判仍然陷入僵局。最近一次在土耳其舉行的外長會面,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共識,這也顯示了制裁沒有令俄羅斯變得更願意妥協。
如何為烏克蘭危機畫上句號?
現時西方盡量克制不讓北約或歐盟直接參與到俄羅斯戰爭中,避免釀成大戰,但便等於烏克蘭要獨力對抗俄羅斯。烏克蘭的反抗比想像中要強,但隨着俄軍使用重武器及增兵,烏克蘭的代價只會愈來愈大。更重要的是,無論烏克蘭結局如何,歐俄沒有任何協議的話,未來再因地緣政治而爆發戰爭的機會仍然很大。
歐美此時應該思考到底想以什麼形式終結這埸危機。假如歐洲並非只想孤立俄羅斯,而是希望獲得真正的和平,那便不能只顧着如何升級制裁,更要為雙方保留更多的交談空間。
有別於冷戰後美國一度單極霸權的時代,烏克蘭問題正好教訓我們沒有互相妥協和讓步難以維持世界和平,甚至可能引起戰爭。只有歐美準備好在外交上作出妥協,回應俄羅斯的部分要求,烏克蘭問題才可能看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