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抗疫訊息的工具貴乎善用
政府在周三(9日)傍晚首度向全港手機發放緊急警示,指伊利沙伯醫院該日起轉為新冠定點醫院,呼籲非新冠病人勿到伊院急症室。事出突然,社會也隨手機震動起來,部分市民感到一刻的恐慌。政府要準確發放訊息,同樣謹記有效傳意,慎用媒介發放資訊。
政府以往使用手機短訊公告官方訊息,但短訊服務有不足之處,包括傳送需時,而且通知不到使用太空卡或漫游服務的手機用戶。新的「緊急警示系統」利用區域廣播技術,透過基站向市民傳播訊息。
周三傍晚5時55分,全港絕大部分手機也發出長約十秒的響號,螢幕顯示政府公告伊院變陣的中英文訊息,呼籲非新冠病人切勿前往。整個緊急警示系統由防疫抗疫基金撥款,在2020年11月推出,至今首度使用。此類系統不是新事物,台灣、日本、新西蘭和美國等天災較頻繁的地方亦有同類系統,港人在外旅行時也可能收過海嘯、地震和火山爆發等警報。
民眾不應關閉警示功能
政府要檢討選取訊息準則
港府運用手機發放需要公眾關注的資訊值得肯定,而內容含有資訊來源、地點、時間、問題本身和建議行動,傳意清晰。林鄭翌日解釋,不是所有市民也會看記者會,而伊院急症室是最繁忙的,難保有市民跨區到伊院,故值得發緊急警示。
林鄭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伊院變陣的影響未達致洪水、山火等即時威脅,啟動警示反而降低了民眾對警示的警覺。這樣就衍生一個危機,即市民輕視政府日後的緊急警示,甚至乾脆在手機關閉提示功能以避滋擾,而不少市民在社交網站反映同感。這個後果似乎是林鄭預期之外,因為她坦言「不知可否關閉」功能。
正因為警示系統是初次啟動,政府大可事先公布推出測試版本,指明在某個時段內發放訊息,而訊息照樣是伊院更改用途。此舉既可讓市民熟習機制,同時傳達訊息,市民定當更為接受。
就此,官員要交代訊息挑選的準則和牽涉的部門。系統的執行機構是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但訊息內容和批准指令相信來自其他部門。有報章引述消息,指政府高層沒有聽過特首下令即日試用系統,而多名司局長事前不知情,林鄭亦表示收到警示一刻感奇怪,意味同樣不知情。那究竟是哪個部門挑選這訊息和拍板發放呢?這裏不是要找部門苛責,而是要共議官民接受的警示標準,爭取市民認同,說服市民維持開啟手機警示功能。
訊息發放勿忘要完整
至於合適使用抗疫警示系統發放的訊息,可以是開展全民檢測時間同時呼籲勿囤積糧食,或者是血庫告急呼籲捐血。政府曾在財委會文件提到,訊息內容包括健康/安全警報或極端天氣情況,更可分區發放。官員日後大可列出示例,讓市民有所預期。
今次政府的不足在於傳訊方式,既錯判訊息的緊急程度,亦沒有在事前讓市民熟習警示系統。方式重要,訊息的完整性同樣重要。早前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一句「不排除禁足」言論牽起全城搶購風。此言的問題是只講情境卻無時間和適應過程,市民於是一面倒向最壞打算,即快將執行而且持續一段長時間,故不停購買食物日用品。政府至今仍未講實檢測日期,搶購風只是稍緩但未消退,仍未吸收失言教訓。
政府被批在第五波新冠疫情惡化之際,抗疫方向模糊、訊息混亂、未能及時制止民眾恐慌。蹉跎了兩三周後,政府改變策略,由特首和問責官員每天上陣舉行記者會解釋最新抗疫政策,周三首天行動的表現不錯,交代了「三減、四集中」對策及配合措施,怎料警示系統又暴露政府行事未夠周詳和掌握民情。行軍打仗,將軍務必要與下屬民眾準確和恰如其分傳遞訊息,林鄭和問責官員在抗疫戰前線,理應深諳謹言慎行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