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只依靠福利助基層脫貧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政府本周三(10日)發表《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新冠疫情重創經濟,政府統計去年香港貧窮人口達165.3萬,貧窮率達23.6%,較前年增加2.2%個百分點,即每4.2人就有一人貧窮。是次報告跟以往一大不同,是突顯所有政策介入後扶貧成效,但政府此舉只是誇大扶貧工作,背後亦道出政府輕視社會資源分配失效的痼疾。

雖然是次跟往年報告也提到各類政策介入後的扶貧成效,但以往政府突顯綜援和長者生活津貼等恆常現金介入,今年報告把所有補助項目湊合,除恆常現金介入外,還加上一萬元派錢等非恆常金介入和公屋及幼稚園學費減免等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項目。

本港去年貧窮人口達165.3萬,貧窮率達23.6%,較前年增加16.2萬人,創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資料圖片)

勿誇大扶貧成效

扶貧委員會今年的新聞公報的標題正是「2020年政府介入下貧窮人口55萬」,而非往年常用的「政府發表《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內文率先提到「計及所有選定項目的政策介入後」的貧窮率為7.9%,較前年下跌1.3個百分點。到了文件後半部分才提到分項,當中非恆常現金項目又先於恆常現金項目,又指公屋福利轉移的成效比個別恆常現金項目還要高。

政府一改表述方式,相信是因為去年為應對疫情要推出重磅紓困措施均是單次性質,例如一萬元派錢就拉低貧窮率3.8個百分點,令26.7萬人脫貧,官員因此認為成效顯著。

派錢固然有助基層解燃眉之急,但派錢是全民有份,能否當作福利本有爭議。就算派錢真有扶貧之效,但其效力只是短暫性的,面對失業、就業不足以及食物、住屋支出居高不下,市民一會兒耗盡這筆錢,生活便會打回原形。政府絕不可因為派錢換來一時掌聲而上癮,放棄善用公帑改善民生機會,反而更要專注制訂長遠脫貧策略,而廣建公屋是其中之一。

本港2020年貧窮人口達165.3萬,貧窮率達23.6%,在包括恆常現金項目、非恆常現金項目及非現金福利項目等政府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為55.4萬,貧窮率則為7.9%。(截圖取自《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公屋成效既要重視亦要導正

公屋固然能夠減輕基層生活負擔,政府至今亦已再三強調將會加快興建,無奈從其成績來看仍然是口惠實不至。房委會於周四(11日)公布公屋申請者平均要等5.9年才獲首次獲配屋,數字創22年新高。早前為輪候逾三年的申請人發放津貼,亦只是緩解他們的財政壓力,不能真正改善其居住環境和協助他們擺脫貧窮。

話雖如此,政府計算公屋扶貧效用的方法一直有着誤導公眾的嫌疑。當局估算得來的公屋戶福利轉移金額受周遭的私人單位市場左右,私樓租金愈高,估算的公屋福利轉移額愈大,去年和今年的平均每月金額為4,100元,但住戶的可動用現金並沒有增多。若要更真實比較公屋的減貧作用,政府在收集住戶收入數據時,應同時問及收入及房屋開支,好讓統計處計算其實際可動用收入。

以三人家庭為例,一個月入1.5萬元、房租2,000元的公屋戶生活水平應該跟月入1.8萬元、房租5,000元的「劏房」戶相若,而公屋戶也不會在得到3,000元公屋福利後因為收入增至1.8萬元就得以脫貧。此外,此組數據也能突出劏房戶房租沉重。

香港的貧富懸殊是相當驚人,單單一條相對貧窮線是完全低估香港的貧窮人口。(資料圖片/王君豪攝)

儘管政府一再吹噓自身扶窮政策成效,但其具體內容除了廣建公屋和增加福利外,就只有重提現行的鼓勵就業、再培訓措施以及託兒等輔助服務,卻沒有對於工作收入方面的基本保障。像是提升最低工資和開拓新興產業等。

在工作以外,政府亦要打破導致貧窮的結構因素,即資產財富高度集中於一小撮人和企業。政府必須從改革稅制着手,透過調升最富裕階層利得稅和個人入息稅等,把新增稅收投放教育、醫療等範疇。此舉既能收窄香港的相對貧窮,更有助團結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