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開支佔比大增 基層苦況誰能體諒?
上星期五(5月28日),政府統計處公布了以2019年至2020年為基期的最新消費物價指數,並根據本港新一輪「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成果更新了指數數列的開支權數。當中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住屋開支佔比由34.29%上升至40.25%,甲、乙、丙類消費物價指數的住屋開支佔比亦分別上升至40.46%、40.77%及39.24%。與此同時,除了食品與電力、燃氣及水之外,餘下像衣履、交通、煙酒或其他物品與服務等範疇在市民開支佔比皆有所下跌。
上述數字反映市民在住屋租金的開支有所上升,近五年間增幅超過了一成半之多。政府發言人解釋稱:「我們應小心闡釋有關數據……這差距不單是因為房屋租金在這五年間上升,也是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其他商品及服務類別的相對開支減少所致」,並且強調「統計調查期間外出用膳、娛樂、本地及跨境交通、旅遊及衣履等項目的開支,則受前所未有的社交距離措施、暫停面授學習、在家工作安排等影響而有不同程度的縮減」。
房屋開支難望回落
就算市民住房開支佔比真的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才會上升,這種情況應該也不會在短期之內得到改善。早於去年疫情流行之初,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警告病毒有可能將永久存在而成為風土病。在政府統計處公布數字的第二天,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袁國勇亦指本港疫情「久守必失」,第四波疫情成功「清零」後難免再有第五波、第六波疫情出現,社交距離措施也不能夠完全放寬,故此政府的解釋其實並沒有對正問題。
況且今次「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數據搜集工作止於2020年9月,而對比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物業市場統計資料後,可以發現到一些地區、種類的私人住宅單位2021年4月平均租金已經回升至高於2020年9月水平,像是九龍區不足160平方米的A、B、C、D類單位每平方米月租分別增加了0.5%至7.2%,新界區的A、B、D類單位更上升了3.3%至12.0%,正好說明房屋租金隨着疫情的舒緩只會進一步上升。
基層被迫節衣縮食
另一方面,無論是反映基層情況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抑或反映中等與較高開支組別的乙類、丙類消費物價指數,衣履、交通開支佔比在今次的統計同樣都錄得了跌幅,但唯獨在甲類指數這邊卻是連食品開支也一併下降,相反乙類、丙類指數的食品開支佔比則略為增加。此種差異足以說明過去五年基層住戶確實已經節衣縮食,然而這明顯是遭受住屋租金壓力增加迫出來的結果。
無奈的是,港府官員對於租戶苦況始終不聞不問、無動於衷,他們容許出租公共房屋輪候時間創下22年來新高,委任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發表報告建議裏實施時間表及起始租金倆皆欠奉,並且又一直玩弄數字遊戲掩飾過渡性房屋及公營房屋的發展進度落後,旁人完全看不出他們有意改善基層住民的生活環境。管治團隊若再拒絕直面此一問題,只怕五年後下次統計時房屋開支佔比甚至可能高出半數,未知屆時一眾高官又想用何藉口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