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違規村屋 應以零容忍取締
《蘋果日報》報道富臨集團行政總裁楊維村屋居所涉嫌違規僭建,其後分區地政處巡查確認該處存在違規擴建及僭建情況。雖然當局已發出警告信,但這僅是云云例子冰山一角,歸根究柢還是港府多年以來未能嚴正執法、姑息養奸,才會造成這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局面。
楊維被爆出在觀塘商廈違規出租劏房牟利後,不久便再度涉入僭建風波。他在元朗錦壆路的住所不但留有潛建簷篷,更存在玻璃屋、磚屋等建築物,合共擴建成近萬呎「巨宅」,遠大於每層面積不超過700平方呎的三層村屋設計。縱然分區地政處在巡查後已發出警告信要求業主處理,但亦難解決村屋僭建這「百年難題」。
在2015年至2017年間,屋宇署平均每年發出約13,000張清拆令,而平均每年約26,000個僭建物被拆除,但據報屋宇署已累積逾80萬宗的僭建個案,因此即使未來沒有新增僭建物,當局也要需時100年才能完成處理。更甚者是,不少鄉村道路屬於私人土地,村民有權不讓當局的執法或調查人員這些「外人」入村,大增執法的難度和時間。
雖說特首林鄭月娥以往在發展局局長時任內曾誓言要嚴厲執法取締僭建,但時至今日卻未見有何進展。申訴專員公署和審計署分別在2004年、2011年和2015年點名批評當局執法未能有效遏止村屋僭建,其中2015年一回更批評屋宇署的執法行動緩慢而有「重大延誤」,但現實僅換來當局以冠冕堂皇的官話敷衍了事。
不過村屋的爭議又豈止僭建一環?本土研究社報告《新丁再現》指出,過去兩年多的「套丁」 活動不跌反升,疑似「套丁」得來樓宇總數突破一萬,其中正好又以元朗區的情況最為嚴重。與此同時,報告拆解了村民「自發聚居」的假象,更首次發現有離岸公司疑似參與「套丁」以提升此一非法活動的隱匿程度。
必須強調,村屋的僭建物成為「百年難題」雖非特區政府一手造成,但其不敢打破既得利益的管治作風無疑會讓問題愈演愈烈。當前不少涉及村屋活動已非「自住」之用,而是藉著法律「灰色地帶」放租牟利,屬於讓社會經濟分配不公的矛盾之一。至於丁屋政策當初原意本是為了改善新界原居民的居住環境,迄今卻演化成「違法生財」工具,明顯有違平等價值。港府除了此刻應該加快步伐嚴正執法以外,長遠亦要劃下界線讓原居民此後不再享有丁權特權。雖然這種改變定會碰上極大阻力,但擇善固執才是有為政府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