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快測技術港府零資助 促進科研成空話
理工大學本周二(11日)發布一套全自動快速多重診斷系統,可用於即時基因檢測,區分出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體,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新技術可以大幅降低微流控濾芯的生產成本,預期系統可廣泛應用,現準備量產。
香港有新科研產品,尤其針對疫情檢測,令人振奮。振奮背後卻是滿腹不忿,研究團隊以至市民慨嘆,研發項目得不到政府垂青,如今有如狠摑了聲言推動科研的政府一巴。
零資助反映缺乏眼光
參與研究的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文遜稱,研究長達四、五年,團隊曾經向創新及科技基金申請資助,失敗後獲深圳市政府資助。
誠然,港深兩地的科研環境不同,項目即獲得港方資助,團隊亦可能把部分工序移往深圳,減低成本。但團隊以至外界執着香港政府沒有資助,是因為資助代表政府具慧眼,洞悉產品在未來能禆益社會,同時研發成果可以量產、商品化,展示官產學研結合的成果。深圳市政府願意出資,更顯其對項目的遠見。
香港政府已不是第一次「走寶」。電動車MyCar同樣是理工大學有份研發,在2009年推出產品原型後,卻因為缺乏香港政府和財團資金支持,MyCar品牌和技術後來售予美國公司,不再跟香港沾上邊。如今看來,快速測試機很大機會重覆錯誤。
創科基金審批成功率偏低 須探求原因
記者會沒有交代為何團隊碰壁,也許只有評審委員會才知道箇中原因。該研究長四、五年,跨越兩屆政府任期,要把個別項目「走寶」責任全部歸咎於在本屆政府,未必公允。雖然如此,今次記者會亦提醒現屆政府,過往落後於人,今天即使表示要急起直追,但包括增加創科基金項目在內的措施效果仍然未如理想。
就快速測試項目而言,與之相近的資助計劃包括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大學與產業合作計劃及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翻查申請及獲批數字,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在2016-17及2017-18年度的獲批比例不足一半。大學與產業合作計劃的獲批比例較高,兩年度合計超過九成,但要注意,2017-18年度獲批個案達31宗比申請個案20宗還要多,或許表示審批時間較長,延遲了獲批時間,有機會拖慢了研發過程。另外,院校中游研發計劃在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的獲批比例更不足兩成。
政府積極洽商 未為晚也
成功率偏低,可能是審批嚴格,可能是程序繁複容易出錯。若是後者,署方更應簡化申請,避免有心者因為行政程序打退堂鼓。若是前者,署方應該主動協助申請者再次申請,而非就此分手。或許港府多做一步,團隊就會改觀,甚至有辦法留港生產,真正做到香港設計、政府支援。
團隊仍表示希望日後優先投入於本港使用,言談之間表達愛惜香港這個培育科研的地方。事已至此,政府應該汲取MyCar的教訓,主動跟團隊洽商,推動技術普及,補償去屆政府缺失,同時要檢討各項創科基金的申請及審批程序,協助有志在港研發的項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