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柱惹私隱憂慮 智慧政府須建基信任
上月底,九龍灣常悅道、啟德承啟道和觀塘市中心50支智慧燈柱投入服務,引發市民有關監控私隱的憂慮。政府上周二(16日)舉行技術簡介會,指基於社會關注,燈柱部分攝影機功能將不會即時啟動,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會再進行諮詢,取得地區和區議會的共識才會考慮重啟。然而,政府還須釐清收集數據的目標及裝置分布,改善整體系統的運作透明度,方能在推動智慧科技的同時,平衡市民私隱及安全。
2017年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為期三年的「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於中環和金鐘、銅鑼灣和灣仔、尖沙咀、觀塘和啟德發展區四個地區,分階段安裝約400支智慧燈柱,目的是配合第五代(5G)流動通訊服務基礎建設,並提供便捷訊息服務及收集各類實時城市數據。創新及科技局同年12月發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下稱《藍圖》)中,智慧燈柱是推動「智慧政府」的基礎設施之一。局方去年初向立法會申請2.7億以開展試驗計劃,燈柱可透過各類電子監測器材收集實時城市數據,如氣象、空氣質素、道路車流等。
遇信任危機 須暫緩功能
然而,大眾本已對私隱及政府數據收集有疑慮,加上《逃犯條例》修例爭議令政府管治出現信心危機,連帶智慧燈柱的政策亦受質疑。隨着首批50支智慧燈柱於今年6月底在九龍灣常悅道、啟德承啟道和觀塘市中心投入服務,不少市民憂慮在分布較為密集、覆蓋空間廣泛的燈柱上安裝攝影機、探測器及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有機會被監測行蹤及私隱。
另一方面,內地自2014年逐步落實社會信用體系,當中包括以監控鏡頭輔助社會信用評分制度,市民因而關注香港政府部門會如使用所得數據。
上周二資科辦澄清,智慧燈柱的功能將會分階段啟動。現階段會使用的功能包括氣象資料及空氣數據監察等,全景攝影機暫時只會用於交通快拍,4K影像會在燈柱內處理,降低解像度並傳送至「資料一線通」,隨即刪除。三項探測和攝影功能則暫時不會啟動,包括環保署以攝影機協助監察非法傾倒建築廢物黑點,運輸署的藍牙交通探測器,以及攝影機收集車牌號碼計算不同類別車輛使用道路數量。燈柱雖然已安裝鏡頭,但資科辦指不會啟動功能,將來新裝的燈柱亦不會預設相關軟硬件。
社會另一個疑慮是燈柱的RFID技術,因新身份證具備同樣技術,部分人擔心燈柱可識別到自己的身份及行經地點。資科辦解釋,裝置只可發出信號的電子標籤,其中一個用途是配合視障人士手杖系統作導航,但不能收集數據或讀取其他裝置的資料。
政府考慮到目前社會憂慮,暫緩部分功能,做法可取,但亦揭示了當局推出的科技應用未充分考慮私隱問題,亦未作充足諮詢。
智慧城市的目標是善用科技改善生活質素或解決都市挑戰,而過往政府收集的實時城市數據確有助提升社會服務,如公共交通班次、公共服務的輪侯時間等。不過,一旦涉及私隱,市民角色被動,無法限制使用者的用途,因此政府作為數據的收集及發放者,須衡量如何發揮科技的功能的同時,不會成為個人私隱的隱患,並主動採取預防措施。
應針對用途 有限度收集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強調智慧燈柱的設計無人臉識別功能,亦不會將拍攝所得數據與第三方分享作人臉識別的功能應用,但按計劃燈柱收集的數據會在「資料一線通」網站公開,政府無法確保將來4K超高清攝錄鏡頭完整功能啟用後,大眾或機構會如何利用具個人訊息的數據。若然當局隨後增設相關識別技術,資料的儲存會更具風險。故此,要確保市民私隱得到保障,政府須從源頭小心考慮數據收集的覆蓋範圍,更精準地設置相關儀器,並避免收集如車牌、人臉特徵等牽涉個人身份的訊息。
燈柱本來備有超高清攝錄鏡頭,署方現時指交通快拍將降低鏡頭解像度,加上暫緩啟用攝影機和探測器,令此等設備有得物無所用之嫌,或致浪費公帑。
其實政府的合理做法是預先探討其他收集有關數據的可行技術,防範漏洞,而非待問題出現才亡羊補牢。例如去年10月政府介紹在科學園的智慧燈柱測試時,便有科技公司提及其設計的燈柱雷達能在沒有鏡頭之下偵測附近車流和人流,可避免所牽涉的私隱問題,最終政府公布的設計卻備有鏡頭,可見政府或許規劃疏忽,欠周全考慮。
攝錄機日增 須監管使用
事實上,私隱問題並非始於是次的智慧燈柱事件,政府設置攝錄機的數目一直有增無減。至今年4月,由運輸署及其隧道或管制區營辦商管理運作的閉路電視攝影機共有1,470多部,並將於所有主要幹線上安裝交通探測器;食環署由去年6月起,已在全港115個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預計逐步在300多個地點設置網絡攝錄機;康文署及房屋署的閉路電視分別有4925及640部,分別協助人群管理及監察場地,負責保安及監察高空擲物。
不只鏡頭日益增加,政府亦有意擴展攝錄系統,如將監察攝影機、交通探測器等數據收集系統,與政府龐大的資料庫組合、連結、配對,技術上可分析出市民身份及行蹤。但現時並沒有嚴密監管機制負責處理資料的部門如何使用數據,處理程序亦不公開透明,加上《藍圖》表明政府將於2020年建立新的大數據分析平台,讓政府部門互相實時傳送和分享數據,長遠而言仍須釋除市民憂慮。今次的智慧燈柱,只怕是一個先例。
面對社會訴求,資科辦稱月內會成立諮詢委員會,邀請業內專家及私隱專員評估目前智慧燈柱是否符合私隱指引等。但專家評估只是基本做法,要消除坊間憂慮及解釋政策原意,政府還須面向社會大眾,作公眾諮詢。與此同時,當局須盡快交代各類儀器的分布地圖,並增加運作透明度,涉及的相關政府部門需交代數據儲存方式、用途及使用限制等。
在收集數據後,政府亦要加強監察渠道,如參考美國芝加哥政府推行的智慧燈柱計劃(Array of Things),指明將來有任何有關私隱的技術改變,例如需新增收集新的數據類型、圖像處理或傳感器,需由專家、業界、非府組織及公眾參與的監察委員會通過,並由獨立顧問定期檢討。
推智慧城市 需政治智慧
智慧城市是全球發展大趨勢,但新科技的在地應用需靈活變通。回顧《藍圖》,政府在引入科技、收集及開放數據上欠缺清晰目標及策略,未能疏理發展方向,以及如何運用所得數據解決市民生活及社區問題,亦未見其了解科技研發合作夥伴所需的數據,作出配合。若無法真正使科技政策落地,具體配合社會需求,政府的努力及公帑只會用不其所。
香港人關注私隱,要推動智慧城市及收集數據,本非容易。智慧燈柱要暫緩功能一事,正好反映當局忽略了市民的習慣和憂慮。不論是智慧燈柱抑或修例風波,市民同樣擔心政府會濫用政策,作不合理之事。
正如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出,問題在於市民對政府的信任,不能單以技術角度解決。面對這種社會氣氛,退一步暫緩政策縱能解燃眉之急,但要從根本重建市民信任,政府更應反省政策制訂及落實過程中有否顧及民情,並要以實質措施向市民展示出當局的善意——這正考驗管治者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