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百周年 世界會再次滑向大戰嗎?
1918年11月11日,在法國北部城市貢比涅(Compiègne),前來求和的德國代表簽下停戰協議,歷時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
百年遠去,硝煙盡散,但汲取歷史教訓卻是前所未有的迫切。如何消弭緊張的國際局勢,避免釀成另一次大戰悲劇?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歷史教科書總會提及四個原因:殖民地衝突、極端民族主義、軍備競賽和軍事同盟。但歸根究柢,為甚麼歐洲各國會打一場本可避免的世界大戰,英國戰爭史專家基根(John Keegan)曾言,這是個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謎。它的起因難以理解,過程亦如是。」
如此形容並非要神秘化歷史,而是突顯出其不乎常理之處。由德國無條件支持奧匈帝國、俄國為面子動員參戰,到德國對施里芬計劃過分自信,以為可以迅速拿下法國和俄國,各國採取的每一步都難言理性,似未深思熟慮。
錯估形勢的夢遊者
劍橋大學歷史學家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2012年出版專書The Sleepwalkers,一針見血地以「夢遊者」形容當年歐洲列強竟然錯估形勢,「視而不見,迷於夢障,看不到真象」。克拉克重塑列強的決策過程,闡明他們的觀點怎樣逐步形成,作出後人眼中不明智的決定。揮筆500多頁後,他下結論說:「爆發戰爭是場悲劇,而非有人作惡。」
對照當前世界,美國在中東一再玩火,包括去年將大使館搬進耶路撒冷,一下子挑起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怒火。在總統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中,只要將槍頭對準伊朗和什葉派陣營,他就能挾持遜尼派世界,以至為所欲為。此外,英美法空襲敘利亞、中美在南海的軍事動作等,種種零星衝突,都沒有人能保證不會擦槍走火。若說一戰的成因是錯估形勢和外交誤判,只怕當下世界也可能重蹈覆轍。
修昔底德陷阱的歷史軌跡
一戰爆發,歐洲列國皆有責任,但德國崛起並動搖英法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正如美國政治學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研究近500年歷史,發現16次新興國家威脅原有強勢國家地位的個案中,多達12次會爆發戰爭。其中第八場戰爭,正是1870-71年德意志統一運動引發的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沒有令德法消弭恩怨,反而埋下一戰伏線。法國甚為忌憚德國的冒起,外交家德爾加賽(Théophile Delcassé)1898年甫上任即拉攏英國為盟,奠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法國有英國撐腰力抗德國的局面。德爾加賽亦因此成為德皇威廉二世口中,「對德國最危險的法國人」。
新舊碰撞的歷史軌跡,艾利森稱為「修昔底德陷阱」。後來學者套用在中美兩國。特別在過去大半年,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副總統彭斯全方位狠批北京政府,令兩國博弈有溢出經濟層面的危機。中美會否重演德法的戲碼,甚至觸發一場熱戰?艾利森在9月一場演講指出,中美領袖已經感受到「修昔底德陷阱」的危機,「但壞消息是,未有人有可行的方案,避免歷史發生」。
基辛格:中美張力似一戰前夕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11月6日在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上,同樣提及中國已成為新型大國,可與美國匹敵,「所以我們必然會互相得罪對方」。以均勢外交聞名天下的基辛格分析指,美國認為兩國矛盾很快就可以解決,而中國則認為根本沒有完美方案,若然分歧發展下去,「遲早會有失控的危機,這正是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只要這樣看法不同,世界秩序又由中美的持續衝突來定調,那麼遲早會有失控的危機,這正是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但基辛格補充說:「我認為目標可達到,我對此感到樂觀。」他建議中國要適應與另一個大國關係平衡,美國亦要明白對方不一定有惡意。簡言之,兩國都必須調整心態,尋找與對方互惠共存之道。套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回看歷史,德國和法國在短短70多年間,先後打了普法戰爭、一戰和二戰,惟1945年後痛定思痛,化敵為友。這既有冷戰的時代背景,亦有德法敵友意識上的轉變。兩國先在1952年共創歐洲煤鋼共同體,以經濟合作牽引外交,西德總理阿登納(Konrad Adenauer)和法國總統戴高樂亦積極溝通,至1963年促成《愛麗舍條約》,官方及民間全面合作。德法友好從此成為歐洲一體化的核心動力,造福歐洲以至全世界。
一戰鳴金百載,當今世界要走出悲劇軌跡,必要從歷史中悟出智慧,避免錯估形勢和互相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