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展取代人力 既是挑戰亦是機會
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技術將漸漸取代人力工作,近年大國都致力發展,希望能競爭相關領域的領導地位。但在這些科技發展的同時,卻有不少人擔憂傳統人力會遭取代,令大量工作消失,引起廣泛的失業潮。的確,一部分的工作將來很可能會被自動化機械取代,但同時,自動化亦會帶來新的工作機遇。最近,組辦天津達沃斯夏季論壇的世界經濟論壇就發表了研究報告,指出自動化帶來的職位將比其所消滅的多。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真正應擔憂的並非人類被取代,而是如何轉型,令人類能適應新時代工作。
本周,世界經濟論壇組辦的達沃斯夏季論壇在天津舉行,其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第四次工業革命意指自動化機械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變革,將顛覆人類生活和社會。這些變革當中,自動化意味現時一些重複、單調的人力工作將被取代,漸漸令社會擔心工業革命將伴隨着一陣失業潮與社會災害。
世界經濟論壇本周一(17日)又發表報告,指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科技發展,至2022年將令全世界7,500萬職位消失,但同時又會創造1.33億個新的職位,故此將有5,800萬個職位淨增長。可以說,人工智能的普及雖然會改變行業生態,令一些工種消失,但總體而言卻不會消滅工作本身。
為了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變革,有遠見的政府應該未雨綢繆,令一些工作能有序地逐步被淘汰,不致於產生過激的影響;同時又積極培訓更多能適應新類型工作的人,以應將來之需。例如內地政府近年積極發展貴州成為全國大數據集中地,貴州不少大學亦紛紛開辦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以應發展所需。反觀香港,現時尚有不少互聯網公司與科技公司仍面對僱人困難等問題。香港將來要保持國際競爭力,便得積極訓練合適人才。
其實除了職位數目之外,自動化亦會帶來工作上的重要改變。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續指,至2022年,機械人分擔的工作內容將由現時的29%增至42%,而人類相對的工作時數佔的比例亦將由71%下降至58%。對勞動人口而言,這些改變意味人類的工作時間可能會漸漸下降,而人類在工餘之外將有更多空間讓他們自由選擇,可以從事更多的生產,又或是享受空閒。而對於企業而言,人工智能機械人可以近乎不間歇地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將大大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可以說,人工智能的應用對人類可能有很正面的影響。
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發展不單是大勢所趨,亦會為人類帶來重大機遇,人類其實並不用過份擔心其對工作的影響,反而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能在這種改變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