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18】新高中必修科過多 政府「謀殺」文科
隨着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等文憑試主科考核完畢,考生都忙於準備選修科考試。設立新高中課程目的之一是讓課程更多元化,然而,觀乎報考數據,部分選修科報考率一沉不起,實難言達標。選修科讓學生接觸不同知識、擴闊眼界,由於文憑試主科比過去多出一科,學生修讀選修科的時間比過去為少,以致部分學科的報考率下降,這問題在文科選修科尤為明顯。教育局應正視問題,考慮對主修科作適度剪裁。
文憑試實施後,文科報考人數下跌,原因之一是必修科太多,大大減低選修科的生存空間。過去會考只有中、英、數三科必修科,至於高考,則只有英語運用、中國語文及文化兩科必修科。一般而言,學生在中四至中五階段修讀三至四科選修科(最多七科選修),在中六至中七階段修讀兩至三科選修科(最多四科高級程度選修科)。另一方面,由於預科生報考大學時中、英只當半科計算,學生有較多時間學習選修科,專研自己感興趣的範疇。
新高中推出後,中、英、數、通識已經佔去大部分課時,大多數學生在高中階段,只會報讀兩個選修科目。觀乎2018年文憑試的考生數據,一共有70.4%的學生選擇「4+2」的課程組合,選擇報考三個選修科的考生,則只佔17.4%,他們接觸選修科的機會,比舊制為少。一些課程範圍較廣、得分較沒有保證的文科科目,尤其受到威脅。
觀乎2018年文憑試報考數據,中史、歷史、中國文學的報考人數佔甲類科目的總考生,分別是10.7%、10%、3%,相比起首屆文憑試的11.3%、9.5%、4.2%,只有歷史科的報考人數企穩。相比起2010年會考,跌幅更見明顯,當時中史、歷史、中國文學的報考率分別是18.7%、14%、6.8%,比起今年文憑試的報考率高出8、4、3.8個百分點。
為了提升選修科目的報讀比率,局方應從裁減主修科目着手,讓學生可增撥時間學習選修科目。在四科主修科中,通識科課程最具可議之處,固然,通識科包含「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身份和身份認同」等內容,幾乎是眾多學科中唯一深入探討公民、政治身份建構的科目,值得保留。但是通識科還涉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科學、技術與公共衞生」等單元,其博而不精,與其他科目內容重疊,早為人詬病。觀乎課程文件,通識科的學習目標是培養學生「跨學科的能力」、「擴展看事物的角度」,但是通識科的存在,本身就扼殺學生修讀選修科、吸收其他知識的機會,與課程目標背道而馳,局方應考慮剪裁課程以釋出課時。
另一方面,局方亦須正視文憑試中文科考制繁複,令師生在課堂外要額外操練試卷。現時中文科共設四份考卷,分別是閱讀、寫作、說話、聆聽及綜合能力,中文科可以只考讀寫,減省學生的壓力;相信此舉同樣有助增撥時間,讓學生修讀選修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