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18.觀點】文憑試應用科目乏人問津 須解兩大硬傷
文憑試踏入第七屆,此前考評局、課程發展議會已就考制、課程作多次檢討,惟成效仍難讓人滿意。當中最為人詬病,莫過於「乙類課程」應用學習科目,惟落實至今報考人數只見寸進,未能符合預期。政府常言要規劃人力資源,以應對人口老化、產業升級問題,教育正正是重要一環;如果連這一環也做不好,產業政策就無從談起。當前應解決文憑試應用科目欠缺實習機會及認受性不足,這兩大硬傷。
2009年起,政府設立新高中課程,將「5+2」(五年中學兩年預科)的學制改為「3+3」(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新高中課程更多元化,在選修科方面,除了傳統術科,設有應用學習科目讓學生學習專業技能。觀乎2009年由課程發展議會及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的《應用學習課程及評估指引》,課程目標分別是「為學生提供真實情境與內容」、「提供具挑戰性的課程內容」、「讓學生掌握及緊貼各行業範疇的知識和運作情況」。
缺實習機會 流於紙上談兵
惟文憑試發展至今,應用學科的報考人數仍不理想。根據考評局數據, 2012年報考應用科目學生佔總日校考生的比率為6.9%,到了2018年,比率只微升0.8個百分點至7.7%。尤有甚者,在應用學習科目中,較受歡迎的就只有西餐甜品,2018年的報考人數一共有679人,佔應用科目的總報考人數達17%。以總報考人數來計算,36科應用學習科目的總報考人數,不過是3,948人,比起日漸式微的中史科,還要少2,002人報考,可見問題嚴重。
應用學習科目難以推廣,源於課程設計、評分制度的不足。顧名思義,應用學習科目與其他學科的分別,在於其更重視應用層面。若要達致這目標,課程必須提供充足的實習機會。但事與願違,大部分應用科目只流於紙上談兵,以「酒店服務營運」一科來說,其學習模式主要以講授、模擬練習、參觀為主,而沒有到酒店正式工作的機會,這情況同樣出現於其他應用科目。對於學生來說,與其花上180個課時在「理論學習」,倒不如在暑假到酒店當兼職,吸收工作經驗。
囿於評分機制 認受性不足
評分機制、認受性的不足也是課程的硬傷。過去少有大學將應用學習科目當作選修科目計算,報考該科變相影響學生入讀大學的機會。及至今年,終有四所大學將部分應用科目當作選修科目計算。然而,參與學系的總數卻只有40多個。尤有甚者,學生就算獲得應用學科的最高分數,也只算作文憑試的4級(最高級是5**),足見應用科目的認受性比其他學科為低。政府須進一步提升應用科目的認受性,並細化科目的評分準則。部分學術、專業並重的學科,應與其他選修科目看齊,其最高評分理應是5**,而非4級。
另一方面,現時應用學職課程主要為大專院校提供課程,政府應吸引更多企業為學生提供職業訓練,增加實習機會,提升課程的實用性。可比較的是德國的專業教育體制,當地學生在讀畢初中後便分流到文化學校、職業學校。在職業學校,語言、數學、科學等傳統科目約佔課程四成,其餘時間學生則在企業接受培訓。學童在完成課程後,只要通過國家考檢,即可獲頒證書,成為技術人員,每年多達三分之二的畢業生可獲轉聘為受訓企業的全職僱員。林鄭月娥在出任政務司司長時,曾經到德國考察,並指該國教育體制「值得參考」,如今應用學職科目乏人報考,是時候反思制度的不足,尋求治本之道。